一城两坊 唤醒城市记忆

南方日报 2021-01-15 06:24

清代梅州城内公署设置分布图。青春百年照像店提供

如果说名人故(旧)居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灵魂所在,是对外展示的文化窗口,那么“一城两坊”就是梅江千年历史文脉浓缩的精华。

近年来,梅江区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将名人故(旧)居打造成名人文化、红色旅游、革命教育等品牌,推动文化底蕴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

在江北老街东门塘附近,有一家青春百年照像店,走进店里,仿佛踏入了时空隧道,梅城近百年的变化,以照片的形式一一展现。青春百年照像店老板梁才昌告诉笔者,他在梅州住了50年,也在梅州记录了50年。梅州改革开放以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梅城的历史文化没有变。

人文秀区攀桂坊、书香之地望杏坊,与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嘉应古城,构成了“一城两坊”,是梅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初步统计,梅江区现有历史文化名人48人,名人故(旧)居47处,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梅江区不可移动文物有19处。这些名人故(旧)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凸显。

从照相馆挂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曾经的攀桂坊是梅江河水运的重要码头、梅城的繁华地,但最好的地方不是亭台楼阁,而是书院、书斋、私塾以及传承至今的学校。在科举时代,攀桂坊孕育出了近百名举人,以及黄遵宪、叶璧华、张资平、李黼平、李国豪等多位颇具影响力的名人。

“这里出了17个进士、100多个举人,可以说是百步一进士,十步一举人。小小的坊中还出了三个翰林,在科举年代,这是非常难得的。”金山文化站站长林文君说。

攀桂坊内还坐落着著名文学家黄药眠的故居——椿荫堂。它建于光绪年间,距今有130多年历史。屋后有间私塾,曾培养出文举人黄让曾、武举人黄江曾等人。屋主告诉笔者,旧时这里崇文重教,许多人在这安家建房时都会附建私塾,供附近邻居学子前来就读。

如果说攀桂坊依托梅江与周溪灵韵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名人辈出,那么梅城西边望杏坊的历史人文积淀,也足以让人瞩目。

300多年前,嘉应州程乡知县王仕云在大觉寺前立起一座壮观的坊表,题名曰“望杏坊”,这里的“杏”就是诗句“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中的“红杏”,希望当地读书人奋发进取,科考及第,荣登天子堂。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文化要经过漫长的积淀形成氛围,良性循环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梅州著名教育家梁伯聪便是在望杏坊中的鹤和楼长大的。传统古民居大多中轴对称,但鹤和楼却是不规则的走马楼结构,中西合并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原屋主创新开放的艺术审美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鹤和楼是由礼部祭司郎中梁盛铮建造的,他是梅州著名教育家梁伯聪的爷爷。这座房子于1903年建成的,后来在1998年进行了维修。”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干部陈嘉惠说。

在鹤和楼的不远处还有一座仁风楼。百年间,它见证了太平天国运动在梅州的开始与落幕,见证着梅州日新月异的改革与发展。因为仁风楼四通八达,又易守难攻,同治年间,由汪海洋带领的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队伍攻下嘉应州后,将仁风楼设为他们的总指挥部。

往事已去,留下的一座座老屋,如今已成为延续客家传统文化、讲好梅江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梅江区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重点名人故(旧)居的保护开发利用,不断做强名人文化、红色旅游、革命教育等品牌,推动文化底蕴与城市生活深度融合,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温小钰潘晓辉

新闻推荐

我的心儿怦怦跳 ●曾可欣(梅江区鸿都小学406班)

去年寒假,我和妈妈一起去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游玩,妈妈带我去坐冰山过山车。我们系好安全带,过山车就开动了。刚开始,过山车缓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