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金花”让乡村焕新颜 大埔县银江镇发挥生态、产业、人文等资源优势,打造“秀美金花小镇”

南方日报 2021-01-13 08:44

银江镇银村村集约了50多亩土地,推进银龙文体广场和银龙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村民积极参与,扮靓自家的美丽庭院。

在银江镇坑口村的银江金花小镇长寿珍品展销中心,可以看到各类包装精美的金针菜产品琳琅满目。

大埔县绿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工作人员正在对金针菜进行包装。

驱车驶入地处梅埔丰交界的大埔县银江镇,一路青山绿水环绕。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建起了新房,美丽庭院错落有致,国道G235沿线各村广场、公园随处可见,美丽乡村建设让小镇焕发新颜。

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人文等资源优势,按照打造“秀美金花小镇”的发展理念,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开展,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凝聚起了强大的发展合力,“颜值”不断刷新。依托金针菜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各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村民有了致富增收的法宝。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不断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短板,宜居宜游的小镇有了持续发展的动能,打造“秀美金花小镇”,银江镇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聚合力

互学互比美丽乡村建设热情高涨

“变化太大了,以前村里没有什么休闲娱乐的地方,村里没有人气。自从有了广场和公园,各种活动丰富了,村里热闹了起来。”家住银村村银龙文体广场旁的村民房桂英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银村在银江镇各村中作出了示范。为了让村民有休闲娱乐的场所,银村村集约了50多亩土地,推进银龙文体广场和银龙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

土地哪里来?立足村情,银村村动员村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原先村民的土地免费腾了出来,不少村民还自愿拆除了废弃猪舍、茅厕。建设资金哪里找?该村激发了乡贤、村民理事会的作用,积极捐资,举全村之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

从2017年开始,一场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热潮在银村广泛开展。如今,健身广场、公园、休闲步道、舞台、足球场、篮球场、污水处理氧化池等设施不断落地,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场所。

“看到环境变了,以前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的村民,现在也都积极参与到家乡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出谋划策,村民越来越团结。”房桂英说。

银村村的建设不是孤例,看到变化,其他村庄随之也动了起来。近年来,银江镇以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工作为示范,带动面上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综合整治,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逐步改善。

这一切离不开银江镇通过党建引领强驱动,凝聚起振兴发展合力的效应。

强“头雁”引领,是银江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把“金钥匙”。据悉,银江镇投入资金对工作积极、上进的村支部和“两新”组织加大支持力度,成效显而易见。如银村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绿仙支部依托自身优势搭建平台助力金针菜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此外,为营造你追我赶的干事氛围,该镇先后组织了3场“自比自学”现场会和5场外出学习活动,鞭策后进支部,学习经验做法。

为了摆脱新农村建设中受村民观望、左右摇摆的掣肘,银江镇大力实施党建“1+N”工程,积极发挥外出支部、外出党员穿针引线作用,引导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同时,该镇注重发挥村民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该镇13个行政村共建立134个村民理事会。通过开好村民理事会动员会、户代表会议和向村民发放公开信等形式,调动村民主动性,引导群众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据悉,截至去年6月,该镇完成了9条村道合计24.4公里的道路硬底化建设;成立了银江镇教育促进会(募集教育基金380多万元);更换了镇卫生院186万元医疗配套设施,并购置了新款救护车。一批民生项目有序推进、不少民生难题得到解决,乡贤、群众支持家乡建设热情显著提升。

增活力

擦亮金针菜品牌释放绿色财富

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对银江镇而言,金针菜就是当地的主要富民产业。

每年仲夏至仲秋前后,是盛产金针菜的银江镇农户们最繁忙的收获季节。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所产金针菜明显优于附近地区同类产品。千百年来,银江金针菜几经浮沉,延绵不衰,造就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及优良品质。

在银江镇坑口村的银江金花小镇长寿珍品展销中心,可以看到各类包装精美的金针菜产品琳琅满目,还有全镇金针菜产业的发展历史、食用功效等科普展示。

近年来,银江镇着重打造“金花小镇”特色农业镇品牌,大力发展金针菜产业。目前,银江发展金针菜种植面积2200多亩,在明新、明德、李子坪等村发展了6个较具规模的金针菜连片种植基地,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展销中心旁是本地龙头企业大埔县绿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记者来到时,工作人员正在对金针菜进行包装。据悉,产业规模扩大后,为确保种植金针菜的群众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银江镇与该企业合作,搭建了展销中心,建设了加工厂,与群众签订种销协议,运用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新销售方式,提高银江金针菜等农产品知名度,提高销量,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据统计,去年银江镇实现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带动了73户贫困户脱贫,促进了1700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1.3万元。小小金针菜成了银江百姓名副其实的“致富金菜”,也为银江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保护好银江金针菜这一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特色产品,有效发挥其对银江经济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当地还实现了金针菜产业的种植标准化和品牌化管理。

“通过改进金针菜栽种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烘烤箱、烘烤房改进干制技术,解决金针菜收获期遇雨天容易霉烂的问题。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以此提高金针菜产量,保证银江金针菜品质。”银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银江镇还着手提高金针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会同县级相关部门推进金针菜国家地理标识保护申报工作,主打长寿健脑品牌,努力把“大埔十大长寿食品”之一的银江金针菜打造成“和寿大埔”银江金针菜品牌农产品。

通过系列措施的推动,银江金针菜产业产值3年来翻了一番,从不到1600万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3500万元。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青睐,当地金针菜市场也开始走俏,购销两旺。据介绍,如今银江金针菜畅销华南、华北等区域20多个大中城市,更是50多万祖籍埔邑的海外华侨不能忘怀的家乡味道,为广东少有的名特优品。

“为全力推进银江镇绿色振兴发展,接下来该镇还将围绕金针菜这一特色产业,规划建设秀美金花小镇。”银江镇党委书记钟永彩说。

添魅力

国道G235沿线各村串起宜居宜游生态名片

“这是村民腾出来的地方建设的休闲广场,旁边还要建设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金针菜产业园,占地约30亩。目前工程完成了1/3,预计今年建成开放。”明新村党支部书记房国杰说。

与明新村类似,作为金针菜种植专业村的胜坑村也在规划建设金针菜主题公园,包括采摘体验、传统工艺加工体验馆等。

作为传统农业镇,银江镇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符合银江特色的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客家民宿发展新思路。近年来,该镇完成了集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道G235沿线特色产业绿色长廊规划设计。

按照设计,立足西部健康养生休闲区定位,银江镇对国道G235沿线各村进行了统一规划,突出“一区多点连片”的发展思路,在全力推进明新、明德2个省定贫困村“美丽宜居”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银村银龙农耕文化园、坑口党群服务中心、胜坑“一体两翼”、镇区永芳大道升级改造等建设项目,串珠成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点带面,精品带动”的发展格局。

翻开银江镇的区位图,可以看到在国道G235沿线各村上,将建设多个生产基地与景观园,包括一河两岸、金针菜主题公园、菊花产业园、金银花产业园、亲水林阴道等多个主题,打造美丽田园风格。“规划注重生产与旅游相结合,改善环境的同时,带动银江的特色产业链,连带开发旅游、户外拓展等休闲娱乐项目。”钟永彩说。

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位于胜坑村的粤东地委机关旧址“爱庐居”,这座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修缮一新,屋内布展工作也在同步进行。2020年,粤东地委机关旧址“爱庐居”被评为梅州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屋内参观,可以感受到当年革命的艰辛。从周围村民的记忆中,也能了解到当年的军民一家亲。一批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党员同志、革命群众凝聚在红色交通线大小站点,为革命事业胜利斗智斗勇的事迹。

粤东地委机关旧址“爱庐居”所在的胜坑村,地处梅埔丰边陲,毗邻丰顺县梅县区梅江区,是两县两区交会之处,省道S224线贯穿而过,是通往丰顺砂田和粤东第一高峰铜鼓嶂旅游区的交通要道。处在黄金旅游线上,具有很好联合协作条件和抱团发展基础。

正是这一区位优势,让银江镇决定大力推进胜坑村示范村建设。“按照"一体两翼"的建设规划,胜坑村着重打造金针菜主题公园、“爱庐居”革命教育基地、环村绿道等旅游项目。”胜坑村党支部书记黄宜春说。

目前,银江镇充分挖掘粤东地委机关旧址“爱庐居”红色资源,依托胜坑军营村绿美古树乡村建设项目,突出“红色+绿色”,推进“爱庐居”红色党建教育基地建设。至今,“爱庐居”已投入80多万元进行修缮保护,全年吸引了20个单位党组织、510人次党员到此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随着银江镇国道G235沿线各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铺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秀美金花小镇”也将绘制成大埔县一张青山绿水、宜居宜游的亮丽生态名片。

■一线实践

面子变美了,里子也更丰富

尽管天气些许寒冷,家住银江镇银村村的房桂英阿姨每天都坚持来到新建的银龙文体广场散步。这一片原先堆满垃圾的滩涂地,如今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了银村村的美丽新家园。

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实打实的惠民基础工程。“看到其他村都在大变样,我们村也有动一动的想法。”房桂英说。

然而,对于银村村党支部书记陈文燕来说,建设成了难题。银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建?村民因此出现了不同意见。

2017年,银村村邀请了外出乡贤、热心人士等回乡开会,商讨家乡建设事宜。“很多人都回来了,回乡的车停满了村道,大家都意识到要改变落后的面貌,需要共同出力。”房桂英说。

捐地、捐钱、出力……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围绕银龙文体广场和银龙农耕文化园项目等规划建设随之上马。据统计,目前全村累计自筹100多万元,村民捐出土地50多亩,还组织了360多人的义工队,帮助家乡做好环境清洁整治。

如今,走进银龙文体广场,可以看到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舞台、观光公园、沿溪休闲步道、污水处理氧化池等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变了,村里也越来越热闹。很多村民习惯了每天晚上来到广场散步,大家一起唠唠家常。

为了这个广场,房桂英家也捐了2亩地。“原来种了金针菜,收入还不错,考虑到集体的利益,我没有过多考虑就捐了。很多村民都是这样,看着广场越来越热闹,感觉值了。”房桂英说。

“现在村民们都很团结,以前村里没有娱乐休闲场所,大家生活很单一,村民在一起聊的都是赌博的话题,因此也产生了很多矛盾。”陈文燕说,自银村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女性半边天的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后,人心凝聚,各种团结乡亲的活动也丰富起来,大家谈论的话题变了,矛盾越来越少。

“我们村现在组建了银村舞蹈队,还在广场上举办了村舞大会,很多村民都参与了。学校也组织学生在广场上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教育体验活动。”房桂英说,现在村里没有之前的沉闷氛围,以前喜欢赌博的村民也自愿加入了义工队,过上好生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随着乡贤、群众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不断提升,银村村广场、公园面积不断扩大,休闲长廊等设施还在不断丰富,村庄的“美颜”上线了,不仅面子变美,里子也更丰富。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新闻推荐

英雅下村入画香

万福门万福寺裕庐□邱汉章周日,我迎着五指峰山色前行,一路风光骀荡,感觉鸟语花香袭襟袖,心房里全是惬意和平静。翻过静谧的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