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文旅融合新标杆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建成开放
开街仪式(采访对象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危健峰
如何将厚重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梅州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并成功打造出新样板。12月25日,广东省重点项目——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举行揭牌开放仪式,标志着梅州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新标杆正式诞生。
一条老街
点亮梅江花月夜
2018年11月,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梅州市梅县区;2019年5月18日奠基动工;2020年12月25日正式建成开放。值得指出的是,今年在梅州市区各级的支持下,该项目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开足马力抢进度赶工期,是梅州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争当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市的具体实践。
据翼天文旅集团董事长刘汉军介绍,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一期包含中国首台围屋情景体验大型舞台剧、客乡老街、寻麓间精品民宿等核心文旅板块。其中,客乡老街有50多座从全国迁建的明清古宅,街区涵盖有客家山歌、汉剧汉乐、花灯纸花、提线木偶等客家非遗和民俗文化,还有客家美食、VR体验、新旅游业态等。“客都人家项目将以‘客家文化’为根,以客乡老街与《原乡》剧场为双引擎,打造千年客家一部剧、客家美食一条街、客家非遗一座城、客家文化一个馆,构建出全球8000万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刘汉军说。
一台新剧
演绎客家千古情
《原乡》是全球首台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所创制的大型情景体验剧,也是首台以建筑结构为支点的实景演出。
据该剧导演梅洪介绍,《原乡》全剧80分钟,分为《回归原乡》《客从何来》《心系天下》《客乡情愫》《拳拳之心》《视死如归》《灿若星河》《九九归原、乡情永筑》等章节,以客家母亲的角色贯穿全剧,讲述客家人一路迁徙、衣冠南渡的过程,再以黄遵宪、丁日昌、丘逢甲、张弼仕、林风眠、李惠堂、谢晋元、姚子青、曾宪梓、田家炳等客家先贤的故事串联,展现客家人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爱国爱家的精神和情怀。
“在观演过程中,将极具特色的客家围屋作为舞台空间,设计了360度可旋转并前移动的观众席,将鲜活而生动的客家代表人物的故事植入于围屋的建筑环境中,让观众去感受围屋所具有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特殊意义。随着剧情的变化,观众席会向前移动,我们赋予了这种功能一个新的寓意,它象征着客家人‘走夷方、闯天下’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梅洪说。
一个产业
耕耘希望和梦想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是大文豪郭沫若赞为“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福地,是广东唯一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近代以来梅州孕育了院士37名、大学校长340多名、将军540多名,是著名的文化之乡、旅游胜地。
“近年来,梅州立足生态之美、绿色之深、人文之盛,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苏区振兴的重中之重、希望所在,千方百计、充分挖掘散落在梅州大地上的丰厚宝藏,努力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培育壮大文旅支柱产业。”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在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揭牌仪式上说。
而作为粤闽赣边首个以客家文化为载体的文旅综合体,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的建成开放,也将为梅州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新活力。同时,辐射周边区域加快乡村振兴,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带动当地镇村实现资源互通、要素共享、连片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目前,梅州市全域旅游方兴未艾,全市3A级以上景区达39个,居全省第二。
新闻推荐
梅州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现路径,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何森垚摄截至12月底,梅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