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温度
◇温全君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吴越春秋》有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市因人而建,因人而兴,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秉性。
2008年,我大学毕业,与女友结伴回到梅城。在省城度过了四年的求学生涯后,我们决定选择一个不那么喧嚣的城市安放自己。
房价低、容易安家落户,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这些都是关键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是因为乡音?还是厚重的文化?是气候?或者仅仅是因为洁净的空气?当我们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自己曾在这里生活多年,而今将在这里终老。
这个城市没有辜负我们,它接纳了一切,给予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后来,女友成了妻子。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成家、置业,有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年暑假,我们带着女儿去福建土楼旅游,入住一家民宿。抵达的时候,已过了午饭时间。女主人说:“路上累了吧?你们先回房间休息,我去热饭,好了叫你们。”
主人家装修古朴,满室字画,空气中隐隐飘着茶香。很快我们便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一碟笋干,一盘咸味鸭,一碗番茄蛋汤,地地道道的家常菜。餐后,女主人客气地问我们从哪里来。当得知我们来自梅城时,她连声说:“梅城?梅城好啊!梅城好!”反常的客气,让我们感到很意外。妻子笑问道:“阿姨,梅城哪里好啊?”
于是,女主人打开话匣,给我们讲了一段往事。
多年前的一天,她要送一批自产的茶叶到梅城。因为丈夫刚好去广州送货了,梅城的客户又催得急,所以她只好一个人雇了辆小货车上路。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谁知天公不作美,半路下起了大雨。山路蜿蜒,人生地不熟,好不容易抵达了梅城,意外却发生了。
由于雨大看不清,在一个岔路口,车把一个横过马路的行人撞倒了。她急忙下车,看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顿时就懵了。一愣神过后,她赶紧扶起老人。老人看着惊慌失措的她,淡淡地说:“我没事。”她把老人扶上车,在老人的指引下赶往最近的医院。一路上,老人不仅没喊一句疼,反而不停地安慰她:“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到医院办了住院做了检查,“谢天谢地,只是皮外擦伤和瘀伤!”
这时候,老人的儿女也赶到了医院。见父亲并无大碍,纷纷舒了口气。她非常尴尬,惴惴不安地等着人家的责问。但他们只是平心静气地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和经过,只字未提医药费和赔偿的事。老人笑着对她说:“我没事,你走吧!”她过意不去,身上也没带多少钱,只好偷偷垫付了医药费后离开了。“不知道老人家现在过得怎么样。”女主人抹了一下眼眶,“你们梅城人好啊!真好!”
那一刻,我们突然明白了,原来一个城市的温度,全在于遇见怎样的人。而人,又是一方水土所养育出来的。
回想起来,当年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温暖,莫不是来自司机大哥的一句“细哥细妹”的称呼、餐馆老板的一个善意微笑、应聘及面试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人的以礼相待?我们所谓的“归属感”,是客家人与生俱来的热情好客,对不同口音的包容理解,对外来人的接纳认可,是在刚起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接受过的所有善意、帮助和宽容。
接下来的两天,阿姨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回到梅城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它被群山环抱,梅江河水从中间蜿蜒而过。它虽然小,却也是海纳百川,对外来人口极度的包容,在历史上也曾接纳过无数南迁的难民、高门大族和遭贬谪的官员。它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无论周边县区、潮汕人、北方人,还是其他任何地方的人,定居后都变成客家人。
这些年因为工作也曾到过很多城市。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始于历史书上的刀光剑影,兴于文学作品里的逸闻趣事,归于街头巷尾的走夫贩卒。地标也好、名胜也罢,总难于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人,终归是城市的主角。只要时间允许,博物馆和老街总是要去的。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就藏在博物馆的陶罐瓦当与人文历史里,而一个城市的温度,全在老街的风俗人情与烟火气中。
城市因历史而有深度,因文化而有温度。一个有深度和温度的城市,总是值得向往和期待的。
新闻推荐
◇厉运波水的错落与质感。像眼眶里,带给我们悠长与丝滑的经纶一些浪花跃出江面溅湿的心,有着鱼鳞的闪光。而额头,正形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