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坐冷板凳 ◆陈耀宗

梅州日报 2020-11-16 08:50

文学创作总是与孤独、寂寞相伴。而小小说创作无疑是坐冷板凳的冷板凳,这张冷板凳并不好坐,我居然傻乎乎地坐了不少年头了。细细算来,从1985年始在省报副刊发表小小说至今,我与小小说结缘有三十余载。

追溯自己“风雨兼程”的业余文学创作之路,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读高中时,我先是学写诗,后觉得写诗不过瘾,便开始学写小说。初学写小说时,整天埋头构筑鸿篇巨制,想一鸣惊人。然而,投出去的稿子不是完璧归赵,就是石沉入海。但我并没有灰心,既然写不出大作品,那就写小作品吧。

大概是在1984年底1985年初吧,我迷上了千把字的小小说。那时候,孤陋寡闻的我,根本不懂小小说的写法,也不懂得文学上的流派或主义。所以写的时候,故事情节按常规发展本该往东走,可我会突然让它朝南或朝北走。我试着把一篇千余字的小小说《钥匙》投到市报——《梅江报》(即《梅州日报》),没想到,被“梅花”副刊编辑王恩锡先生看中,很快编发在“青春苗圃”这个栏目。我一鼓作气又写了两篇小小说,分别投给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南海潮”副刊及其系列报《广东农民报》“小说版”,没过多久这两篇作品很快发了出来。随后我接连在《广东农民报》“小说版”发了好几篇小小说。

我自然很受鼓舞,劲头十足,常鼓励自己:“得好好写,多发表作品! ”于是,我给自己下任务、定指标:每星期起码写两篇以上的小小说专投《广东农民报》。一月下来,少则七八篇,多则十来篇。当时,思想很幼稚单纯,加上发表欲又很强,至于“文章千古事”之类的古训,根本不会去考虑,反正脑子里总想多发表东西,作品一见报,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每写一篇,来不及仔细推敲润色,便匆匆投到邮筒里。这时候,《广东农民报》“小说版”责任编辑赵书荣老师来信了,字很工整漂亮。赵编辑的信写得热情洋溢,说我很勤奋,很刻苦,精神十分可嘉,同时鼓励和鞭策我:“你的文字水平很好。写小说应该是既多又精才好,也就是说,既要讲求数量,更要讲质量。我建议你集中精力和时间,写一些更高层次的作品来。”这封信写于1986年3月31日,虽然很短,不足200字,但却字字掷地有声,对我的心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之后,赵书荣编辑又多次写信给我,悉心指导和帮助我,希望我厚积薄发,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很受感动。从此,我把这位老师的热情鼓励,转化为自己在业余文学创作上前进的动力。至今,赵编辑的第一封短函我仍然珍藏着,每每看到这封纸张已经发黄的信,我的心头便会涌起一股暖流。

流年似水,往事如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跋涉文学之旅到现在,我已趟过三十余载的岁月之河。文学创作类似于长跑运动。作为独特的艺术,小小说创作是最能锻炼和考验写作者意志和毅力的细活。正如小小说名家袁炳发兄所说:“小小说创作是需要耐力的,而且是持久的耐力。”诚哉斯言!几十年来,我之所以没有“移情别恋”,没有中断小小说创作,靠的正是这种“持久的耐力”,靠的是一种韧劲和坚定的信念!我一直甘于寂寞、固守在文学的精神家园。三十多年来,我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爬格子”,就算是生活上遇到酸甜苦辣,还是在工作上碰到波折,也从未动摇过创作热情和信心。

写小小说是我人生的最大快乐和幸福。尽管这种文学样式并不为圈内外的人所看重,甚至被视为“雕虫小技”“小儿科”“难登大雅之堂”“成不了大气候”,似乎小说写得越长越显得有分量。但我对具有独特魅力的小小说一直心存敬畏,并持积极、乐观和看好的态度。我始终坚信一条: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长篇有中长篇的优势,而短篇、小小说(短小说、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微小说)也并不见得比别的文学样式逊色或低人—等。是优是劣,是好是坏,毋须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还是让作品说话,让广大读者评判,让时间检验。

山无定势,水无常态。文无定法,无法即是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山不在高,文不在长,言之有物即可。农民耕田种地,尚且注重精耕细作,他们盼着辛勤劳作之后,有个好收成;何况作家搞创作,当然既要问耕耘,也要问收获讲求质量。学写东西数十年,虽无建树、业绩平平,但我认为,作家不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而是凭作品说话的;写东西不应以名气大小和篇幅长短或数字多寡见高低,而应以作品质量论英雄。

在当今“名家”“大家”“大师”满天飞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小小说要写好,着实不易。尤其是写到一定时候,每个小小说作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创新和突破瓶颈问题。这不是三几句话就能讲清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提高写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艺术素养,建立深厚的生活积累等等。我不是小小说理论家,自然不敢妄言。不过,涉足小小说领域多年,我总觉得,作为小小说作家,要有新的作为,除了要与时代同步,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和现实,见多识广,当一个“杂家”以外,更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这也许是老调重弹。实际上,这些话,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老作家老编辑常教诲初学写作者的经验之谈。虽是老生常谈,可细细品味,现在仍然没有过时,对小小说作家仍很有启发。

无疑,读书与创作是密不可分的。2016年初夏,应平远县文联、平远县作家协会的邀请,著名作家肖克凡老师从天津绕道来梅州平远作文学访问和交流。就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学期刊、如何读书、如何重视读经典,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小说创作中的“闲笔不闲”等话题,我和他曾愉快交流。在座谈时,我请他为基层作者倒点“诀”或提点要求,他在我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写了一句话:“读书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只有13个字,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17年前,我在出版第一本小小说集《人前人后》“代跋”中说:“甘于寂寞,潜心耕耘,力戒浮躁,厚积薄发,宁少勿滥,求新求变,再打一口新井。”2005年第24期《小小说选刊》彩色插页“作家存档”专栏中,有我学写小小说的感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12个字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每写一篇作品,都是对小小说作家创造力的考验。就像厨师一样,每个厨师做的菜,不但样式不一样,味道也千差万别。一百个小小说作家,做出的“菜”往往是一百种样式和味道。

我生活在广东梅州,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家乡人常说,“蒸酒磨豆腐,唔敢逞师傅”。同理,小小说创作亦然,恐怕谁也“唔敢逞师傅”吧?唯有去掉心浮气躁,甘坐冷板凳,脚踏实地,精心打磨,方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独异之作。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艳阳天》《金光大道》的作者浩然先生说过:“作家靠作品活着”。著名作家秦牧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家(包括作家)归根到底,应该靠自己的汗水,照亮自己的名字。”

只要活着,便永远走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努力写好些,再写好些;让自己在小小说创作之路上走得远些,远些,再远些……

新闻推荐

“水叔”的革命轶事

绍安庐。相传当年邹韬奋到畲江作庐避难时,途中曾夜宿绍安庐。□胡焕元/口述李育/整理不久前,《梅州日报》刊登了《疾风知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