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三年累计投入逾13亿元破除农村交通瓶颈 建好农村路 踏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赖锋
特约记者张炳锋潘炜玲
五华县农村面广、农民基数大,农村公路更是点多、线长,建好“四好农村路”对五华加快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着力破除农村交通瓶颈。今年,五华更是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入县“十件民生实事”来推进,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
建设为先下力气办好交通大民生
深秋午后,驱车在转水镇黄龙村行驶,犹如在绿水青山间穿行,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农村公路通向四面八方。该村村民钟浩环高兴地说,这几年村里的道路不断修通修好,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带动了村里农旅园发展,促进了村民收入增加。交通条件改善后,他往返县城做起了铝合金钢材加工生意。这是五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下大力气破除农村交通瓶颈,助力农村发展大提速的一个缩影和体现。
10月中旬,安流镇长江村的“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快进行,当地几名村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扳着手指头向记者数说着眼前这条公路建成后的好处。“以前的路都是泥路,一下雨就走不了,以后路肯定好走了,财路也一定会通的……”村民李清森兴奋地说。一旁,施工人员则快马加鞭,忙着对路面进行平整、改善局部弯道、增设错车道、完善排水设施等,为道路11月底完工而努力。
为破除长期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五华县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加大县级财政对交通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主动创新投融资模式,成立五华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PSL贷款,通过政府入股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共同成立投资公司引入社会资本,着力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同时广泛发动外出乡贤和社会能人支持家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2018年以来,五华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新建或改建县乡公路16条157公里,乡村道路实现硬底化210公里,完成“畅返不畅”路段整治119公里,完成县乡公路1870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治,新改建桥梁10座。
“五华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广,按传统"大包大揽"的施工方法难以快速推进,我们便通过劳务分包方式招投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并由县交通投资集团提供原材料、设计把关和各方考核,推动五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开花。”五华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温锦高说,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项目效率和质量,近两年来,五华共组织县乡公路建设验收项目3个,新农村公路建设验收项目199个,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5%。
今年,按照省市下达的任务,五华共需完成512.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为此,五华专门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决胜攻坚指挥部,统筹协调解决决胜攻坚各项问题,确保如期完成攻坚任务。
齐抓共管信息化管理养护农村路
临近中午时分,阳光炙烤大地,地表温度不断升高。在新丰寨景区门前的Y527益塘至新丰路段,农村道路养护工作人员仍在认真进行路面日常养护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马虎了事。
这是五华县镇联动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一个写照。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建好公路只是第一步,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同样关键。“全县设立了37个县道道班和16个乡村道路养护企业,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温锦高告诉记者,该县还把农村公路控制管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不断加强道路绿化、美化、净化和公路驿站建设,打造美丽农村路。同时,全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采用“公交班线+农村客运班车”的模式进行农村客运运营。
走进五华县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五华县交通公路综合信息平台,掌握全县公路路网情况,为接下来道路养护等业务开展提供科学支持和辅助。这是五华今年10月建成的一套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非现场执法、治超大数据、应急值班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公路综合信息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通过该平台,可形成“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的现代公路管理模式,提高相关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据五华县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养护组副组长李振岳介绍,接下来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将交通公路综合信息平台接入省市相关基础数据库平台和“平安视频”监控等,运用卫星实时遥感技术,进一步扩展功能,实现路产管理数字化、巡查监督实时化、考核评估精准化、养护决策科学化。
争创效益农村路变身致富快车道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保障。五华不断强化全县协调发展理念,为全县16个镇实现组团式发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撑,大力发展“公路+”产业,让辖区农村焕发活力。
过去两年,五华完成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和砂土路、等外路改造210.4公里,未通客车建制村窄路拓宽改造99.3公里,“畅返不畅”路段整治119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70公里……在“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过程中,五华注重加强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探索出了多种“公路+”产业模式。以“公路+电商”模式,为粤东农批、县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16个镇级电子商务中心提供农产品运输物流保障;以“公路+特色产业”模式,为2个汉光超顺现代农旅园、4个工业园区提供交通连接保障;以“公路+乡村旅游”模式,将热矿泥山庄、古大存故居、原中共五华县委旧址、南沣山康养小镇、苏区博物馆等节点串联,提供旅游线路保障。
华城镇黄埔村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的故居便在此处,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此前狭小难行的进村道路,一度成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瓶颈。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如今,原来狭窄的进村道路已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宪永高兴地说:“状元福地欢迎各地宾客,康庄大道为乡村旅游发展插上了翅膀。村民种的茶树菇"腿"也更长了,一路卖到了珠三角等大城市。”
如今,五华通过一大批“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既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这一民生问题,更为农民创造了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
新闻推荐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助学大爱惠及家乡 “人民好法官”陈麟基用心血办铁案
▲2000年深圳市中院审理湛江走私案(右边审判员为陈麟基)。深圳晚报记者伊宵鸿陈麟基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