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筵席今与昔

梅州日报 2020-10-17 07:59

●郭华群

在客家农村地区,说到做好事摆酒,老一辈人还偶有 “十大碗”“十二大碗”“席馆”的说法。年轻人对此即将湮灭在历史潮流的“名词”甚是陌生,据梅州市剑英图书馆藏书《梅县文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梅城筵席普遍是“十大碗”,由“三牲(鸡、猪、鱼)”“三圆(鱼圆、肉圆、镇江圆)”和鱿鱼、木鱼、木耳、海参十样菜色组成。

在兴宁农村宴席有上“十二大碗”的习俗。其中红焖肉、肉圆、鱼圆是双份,好事成双;鱼是鲢鱼,有喜结连理之意;松子鱼也有双子鱼的说法,盼来年双生贵子;大户人家做好事上十六碗、十八碗,丰盈的菜色在八仙桌放不下时,直接放在碗与碗之上,寓意为高升。

每个席馆或者师傅,手路和菜色并非一定相同,可根据顾客的需求灵活变通。但菜肴名字的吉利寓意,都承载了大家对新人生活美好的祝福,都代表着优秀的客家饮食文化。

如今普通家庭办喜宴大多选择上酒楼,例如婚宴、寿宴、乔迁、弥月等各种主题的宴会。酒楼宴会出品比以前的大碗菜丰富了很多,头盘是鸿运拼盘或者全乳猪;“满堂笑哈哈”的白灼海虾,老年人心目中宴席高档菜花胶焖海参,按位上的炖盅,年年有余是海鱼,高端的宴会还上有燕鲍翅等。客家人的“三牲”没有丢,是以不同的改良口味上桌。而传统大海碗早已经被异形碟、骨质瓷代替,这也是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餐饮服务提升的见证。

餐饮业内常有同行说,宴会除了吃菜肴外,还要吃装修吃服务吃名声,还真是话糙理不糙,满足味觉的同时还有更高的追求,例如:就座的餐桌台面配置、用餐舒服自在的环境、熟练养眼的服务生、酒店富丽堂皇的大堂和厅面、停车位的数量……这些软硬件都是现代酒店餐饮服务的标配。在兴宁的紫来酒店,宴会服务是一杆光鲜的旗帜,特别是该酒店打造的浪漫盛大婚礼,仪式感满满,在市民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餐饮的发展,有人不断创新,也有人坚守传统,都用美食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虽然美食的烹制、口味、承载的匹配和饮食习俗都在不经意地变化,但客家人的热情、淳朴、好客没有变!

新闻推荐

电动摩托车在兴宁城郊加油站附近突发自燃 女员工越过马路28秒扑灭

本报讯(记者梁志航通讯员卢思宏张永升)摇晃、拔销、对准着火点一顿猛喷……从发现电动摩托车着火到扑灭明火,仅仅用了28秒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