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才子投身救国 不屈毒刑血洒黎明 记浦东“戚家庙十二烈士”之一郑显芝
●李道康
郑显芝(1921—1949),又名郑伟,广东丰顺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领导者。
郑显芝曾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现上海理工大学前身)应用力学教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副主任等职。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领导“新青联”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1948年10月被捕,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浦东戚家庙。是与李白烈士(《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人物原型李白)同时同地牺牲在浦东“戚家庙十二烈士”之一,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利群书报社案七君子烈士”之一。
学霸多才艺
郑显芝,广东丰顺县留隍九河下围村人。5岁就读于成德小学,10岁获全县小学较艺全场冠军,县长梁国材授予“出类拔萃”银盾。12岁报考潮安金山中学初中,在70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因日寇侵华,郑显芝转学留隍球山中学,成绩优异,县长刘禹轮授予“英才挺拔”匾。
1940年郑显芝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梅州中学高中。1942年毕业后赴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遴选他免试入学,都被他主动放弃。1943年他参加中央大学入学考试,又获工学院第一名。他学机械,但对文学、写作、音乐、舞蹈等都很喜爱。他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且平易近人,对朋友非常热情。
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迁回南京。他在学校组织青年会歌咏队,参加者常有百余人。郑显芝担任指挥,教唱和排练进步歌曲,以此鼓舞青年人的朝气和理想,广泛团结同学。他主办的快报壁报,知识广博,文字清新,引人入胜,富有感召力,他因而深受同学的拥戴。
在中央大学四年,郑显芝积极参加学运,已经成为南京学运领导核心。他非常坚毅勇敢,聪明机智,善于周旋,对革命充满了信心。他在送给一位同学的一首小诗中写道:“罗马城不是一日造成的……/别轻视那潺潺细流,/一年年的,/它将到达大海……”以此鼓舞同学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他策划组织南京大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示威活动,担任领队。当时他的堂兄郑文敏任宪兵少尉,在南京执勤,常见郑显芝带头呼口号,屡劝郑显芝离队而未果。
“新青联”骨干
1946年秋,郑显芝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南洋的机会,立志为战后满目疮痍的祖国重建而奋斗。1947年9月他来到上海,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应用力学教师,并担任进步青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新青联”)的副主任,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底郑显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郑显芝在党组织指派下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党上海市党部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领导青运工作。此时由农工党上海市党部领导的青年外围组织“新青联”的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市党部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的郑显芝在教书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在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同为国立上海髙级机械职业学校教师、中共党员赵寿先的领导下,广交青年朋友,同他们促膝谈心,并不定期地举办各种题材的报告会,邀请社会进步人士谈爱国主义、青年人的理想情操等,鼓励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建立人类美好的社会而作出个人的贡献。当时“新青联”成员遍及全市大中学校,在立信会计学校和中华职业学校内建立了小组。“新青联”积极配合地下学联开展活动,对全市爱国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亲友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他回函说:“在这动荡的年代,国内政治急剧转变之秋,我不能轻易离开祖国。”
在戚家庙牺牲
1948年9月,上海发生了文化界的重大事件——“利群书报社案”。郑显芝接到赵寿先通知后,在回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宿舍取文件时,被守候特务逮捕。他在狱中屡遭严刑拷打,经受了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尖竹片插入指甲等等毒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不畏强暴,决不吐露农工党的半点机密。他还教唱革命歌曲,鼓舞难友斗志,坚信解放的新中国终将到来。
1949年2月下旬,郑显芝和他的同案难友全部被转押到南市蓬莱区警察分局看守所。同年4月,李白同志也被秘密转押至此。
1949年5月2日,反动派又把郑显芝等9人冠以“危害国家”的罪名,五花大绑,押上军用大卡车,再次转押到提篮桥监狱,李白同志也同时转押到提篮桥监狱。
入狱后,郑显芝就拿到一张国民党反动派早已于1月8日炮制的军事判决书:判处有期徒刑3年。郑显芝原以为此事可告一段落。想不到由于革命形势急剧进展,上海解放在即,敌人狗急跳墙,在逃跑前大肆屠杀革命志士。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根据蒋介石“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命令,将郑显芝和李白、秦鸿钧、张困斋、杨竹泉、周宝训、吕飞巡、黄秉乾、严庚初等十二位革命人士连夜押到浦东戚家庙。革命志土们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革命口号,敌人惊恐万状,用枪扫射后还用泥土将他们埋在坑里。郑显芝时年28 岁 。
1949年5月30日,上海解放没几天,时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指示寻找李白和郑显芝等烈士的遗体。为此,上海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专案小组。后经多方查找,从浦东戚家庙附近的农民处了解到,1949年5月7日那天半夜曾听到有人唱《国际歌》,口号声和阵阵枪声交织在一起。1949年6月20日,经过专案组人员的努力,终于在浦东戚家庙后面的战壕里挖掘出了12具烈士遗体,个个五花大绑,浑身弹痕累累,惨不忍睹。李白烈士的夫人裘慧英也在现场,她当场认出了李白烈士。这就是浦东著名的“戚家庙十二烈士”,包括郑显芝烈士在内的“利群书报社案”6位烈士(“利群书报社案”共有7位烈士,因赵寿先烈士跳楼殉难在前,在浦东戚家庙牺牲的是郑显芝、周宝训、严庚初、吕飞巡、黄秉乾、焦伯荣六位烈士)。
黎明的追悼
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得知李白、郑显芝等烈士遗体已经找到,拨款于万国殡仪馆治丧,并派员致祭。有34个单位万余人参加追悼会。
上海理工大学老校友、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学生、中共地下党党员、88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金庆祥老同志在他的回忆录《难忘的记忆》中写出了参加那次追悼会的经过和心情:
“1949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受党支部的指派与奚鑫培同志一起前往设于胶州路上的原万国殡仪馆,去瞻仰我们学校一位被反动派当局杀害的老师遗容。当我们步入烈士灵堂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肃穆、悲愤的气氛,"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等挽句映入眼帘。我们再进入安放烈士遗体的内室,一眼就见到一排棺木,盖子已经揭去,烈士们安卧其中,历历在目,但是都已血肉模糊,皮色青紫、腐烂,衣衫烂陋,惨不忍睹。我无法清楚辨认自己的老师,只能按照烈士的姓名牌瞻仰。自己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简直难以相信,这位默默躺在棺木中的真是我们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老师郑显芝……”
新闻推荐
“教授村”变身“旅游村” 探秘“教授之乡”梅州市丰顺县黄花村的致富密码
黄花村全貌。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通讯员杨娉婧、胡金辉、郑坤、叶思琪“西陇名高,继世书香夸鹿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