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的一颗流星 记大埔诗人温廷玉

梅州日报 2020-09-21 08:29

●杨史辉

温廷玉,字汉秋,梅州市大埔县人,是一位早逝的诗人,存诗不多,资料也很少,幸得著名学者温廷敬在《潮州诗萃》中收录了温廷玉的8首诗,让后人得以知道这位先贤。

温廷敬(1868—1953),字丹铭,百侯白罗村人。毕生致力于方志编纂,潜心研究殷周吉金文字,著有《明季潮州忠逸传》《经史星文证补》《元和姓纂证补》等著作,勘析《元和姓纂》。其诗文造诣甚深,有《茶阳三家文钞》《弘觉师诗文钞》《潮州诗萃》等编辑校订本存世。温廷敬治学精于考据,在地方史志、民族、文献、人物研究领域成果颇多,编撰《大埔县志》,与邹鲁一起编成《广东通志》,在甲骨学领域也有涉猎。

温廷玉是温廷敬之兄。温廷敬在《潮州诗萃》中介绍温廷玉:兄殚精制艺。年二十二,临婚得疾而卒。卒时口占云:“都因怒后翻成病,每到愁时强作欢。”良可悲也。余旧有诗哭之,今春更为立传。兄诗不多,皆少作,然亦小有致。天妒英才,这位早逝的诗人,就像夜空中的一颗流星一闪而过,但他的诗篇在地方文学史上留下可贵的记忆。

《潮州诗萃》收入温廷玉的诗作8首,特辑录其中三首和朋友们分享:

《偶成》

无可书斋慰寂寥,仅将黄卷伴灯挑。

凭栏读到神酣处,哪觉鸡声报欲朝。

诗中写作者青灯黄卷,挑灯夜读的情景和读书中感受到的快乐:寂静的夜晚,伴着一盏青灯,挑火夜读,“凭栏读到神酣处,哪觉鸡声报欲朝。”读书人的读书精神和读书兴趣由此可见。读书不一定要苦读,关键在于读书时要进入书籍中的世界,领会书籍的精髓,与古人神会,在读书中读到快乐,读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才会“哪觉鸡声报欲朝”。读到神酣之处,沉浸书中,不知东方已白,在鸡鸣声中迎来早晨的阳光,读得忘记时间,忘记疲倦。诗写得生动,真实,读来亲切感人。

《秋夜偶成》

停吟始觉小斋空,寂寂惟闻四壁虫。

月满前庭回首望,诗神既会广寒宫。

《秋夜偶成》诗写秋夜读书的情景,作者读书读到夜半之时,万籁俱寂,只有四壁虫声唧唧,月满庭阶,读书时心驰神往,“诗神”已飞到天上的“广寒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写出了诗人神思飞扬、诗思满怀的心境。这首《秋夜偶成》使人联想到宋朝欧阳修的《秋声赋》,同是写秋夜,“欧阳子方夜读书”写下洋洋数百言的秋夜感慨,而这首28字的小诗,却写得别致而情景交融。

温廷玉在另一首《冬夜偶成》中写道“欲眠转怕孤衾冷,缩手拥炉且看经”,诗人冬夜拥炉读经的情景犹在眼前。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短暂的一生都是和书结缘,在读书中度过的。诗名都为“偶成”,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其读书写诗生活的真实反映。

《舟中晚眺》

轮灯高挂碧溪东,倒波映心万点红。

隔岸人声喧杂处,缘知苇里有渔翁。

诗人夜晚在舟中极目远眺,但见船上“轮灯高挂碧溪东,倒波映心万点红”,好一幅美丽的江上夜景!江面波光粼粼,映照着红色的灯光,隔岸传来人声,原来是“苇里有渔翁”。诗写得别有情趣,清新自然。

温廷玉的诗,诗风清新自然,诗味盎然,从温廷敬“兄殚精制艺”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是严谨认真的,其诗“然亦小有致”的评价确实十分中肯,可以看出诗人的艺术水平和才华,可惜诗人英年早逝,未能为后人留下更多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新闻推荐

孝老爱亲 “好媳妇”杨永红:不论亲疏 热心照料患病老人

“别人都说我傻,但我觉得照顾老人能获得一种幸福感,这算不算是一种"傻人有傻福"?”增江街大埔围村村民杨永红打趣说。1985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