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得到 新改善 教学质量实现 新提升 教师队伍焕发 新活力 素质教育取得 新突破 梅江区稳步推进教育振兴

梅州日报 2020-09-04 09:07

梅州中学芹洋校区。(连志城摄)开学第一课,市实验小学的老师正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每一位同学。(罗玮摄)梅江区西阳中学,老师正在使用新更换的一体教学机授课。(罗玮摄)除美术、舞蹈等传统课程外,近年来,非洲鼓也成为了不少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之一。(罗玮摄)梅江区龙丰幼儿园特色课程——客家锣鼓舞狮。 (罗玮摄)上坪幼儿园。(连志城摄)

●本报记者罗玮通讯员李颖

近年来,梅江区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础上,坚定实施《梅江区教育振兴规划》,全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资源扩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彰显教育特色,呈现出了“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素质教育取得新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而梅江区委、区政府也始终重视教育工作,在开学之际,区委书记朱国城先后到梅江区联合中学、梅州中学参加奖教奖学活动、开学典礼,区长钟秀堂到嘉应中学参加开学典礼。

新学校有序开建

优质学位持续上线

“我要去新学校上课啦!”9月1日早上6点45分,梅州市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凌嘉承在清脆的闹铃中醒来,今天他到新学校上学的第一天,也是梅州市实验小学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走进市实验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绿树鲜花点缀其中,令人赏心悦目。“漫步校园会发现,校内文体功能区比教学区要大得多。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全新的校园里爱上阅读和运动,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该校校长张伟良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优越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称赞。学生家长郑秀芬表示,市实验小学的开学解决了不少孩子的上学之忧,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环境,也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记者从梅江区教育局获悉,除梅州市实验小学外,梅州中学芹洋校区和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新建成的上坪幼儿园、吉祥幼儿园、站前幼儿园也于今年秋季正式开学。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学位充足与否、大班额如何解决一直都是百姓关注的焦点。而市实验小学的投入使用是梅江区高质量、高标准打造新学校、实现扩容提质的一个缩影。为了缓解学位紧张的问题,自2016年起,梅江区按下学校建设“快进键”,区特殊教育学校、龙丰幼儿园、风眠小学、梅州中学芹洋校区、市实验小学、3所安置区幼儿园等拔地而起,通过新建学校、增设校区、改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措施,全区新增学位近1万个,其中今年秋季新学期新增近4000个。从2018年至2022年,梅江区规划新建、扩建、迁建的中小学就达17所,全面建成后预计增加学位2万多个。目前,会文小学、金山小学迁建,元城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等项目有条不紊推进中。

校园建设智慧化

“互联网+”玩转新课堂

老师手指轻轻一滑,黑板上的内容瞬间转换一新。黑板上弹钢琴、看宇宙、做化学实验……传统的课堂教学顿时妙趣横生。这是9月1日,纳米黑板正式在梅州市实验小学启用时,记者看见的场景。“与传统的黑板相比,纳米黑板功能更具互动性和视觉效果,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以书法教学为例,传统的纸上教学范围有限,常需来回讲多次;如今纳米黑板能够将一笔一划都拆解并准确呈现,学生坐在任何角落都能够清楚看到黑板上的内容。”市实验小学洪小珍老师说。

除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黑板,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梅江区不少学校的班牌也换上了“新装”。在梅州市实验小学与梅州中学芹洋校区,记者发现班级外墙新换上了电子班牌,记录了班级与学生信息,同时,班牌也是学生的个人“平板电脑”。据了解,系统正式运营后,学生只需用校园一卡通在电子班牌前轻轻一刷,随即进入管理界面,阅读运动记录、学习情况等校园生活学习所需一应俱全。且学生有任何情况,老师与家长两方面都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

纳米黑板与智慧班牌的运用只是梅江区打造智慧校园的其中一小步,据了解,近年来,梅江区非常重视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筹集资金3398万元,新购计算机962台,新增多媒体设备302套,加快了信息化中心校建设步伐,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智慧校园。而在此基础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梅江区利用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市率先将线下资源转移到线上,率先实现网上授课全覆盖,全区共5.8万名中小学生通过“云课堂”上课。截至4月,梅江区直播授课已达3700多节课,确保了疫情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有序、有效进行。

“一校一品” 筑底蕴

特色课程有声有色

教育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特色发展。

“咚咚咚咚锵……”开学首日,走进梅江区龙丰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正在用锣鼓舞狮欢迎新学期入园的同学。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小朋友平均年龄仅有7岁,舞起狮头来却稳踩节奏,有模有样。该园园长刘媚告诉记者,学校特色课程除锣鼓舞狮外,还有活力四射的非洲鼓表演和快乐足球等等。幼儿园还将每周三下午定为社团活动日,以班级为单位每六周一循环,保证每一个孩子在玩中学,学中成长。同时,学校还将客家文化贯穿始终,用绘本或简单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客家的前世今生。

梅江区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生于斯长于斯的梅江区孩子们对客家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因此,梅江区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客家文化的传承,从市实验小学独具特色的客家屋顶与窗户,到梅州中学芹洋校区打造“客味”第二课堂,再到龙丰幼儿园所申报的“幼儿园客家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梅江教育在大跨步往前迈的同时,仍将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并以此为圆心,鼓励每一间学校“各施所长”。截至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办学格局,开拓了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剪纸等特色项目全市领先的新局面。

如今,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梅江区推动学校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而多种形式的创意课程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点赞。家长林军表示,从前上学更多是为了考试,现在在学校里能够接触到除课本外更多元的知识。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认识,更为孩子们认识世界,了解历史奠定了基础。是孩子们一辈子的财富。

城乡教育均衡化

资源整合抱团发展

如何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一直以来都是梅江区教育部门的关注重点。为有效破解农村学校发展的这些难题,近年来,梅江区教育部门通过积极实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联体发展”工程,按照就近原则,将辖区内学校组建成片区,促进片区学校间优势互补;同时,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等诸多举措。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

而多种新举措的保驾护航下,今年,梅江区西阳中学校长胡鸿浩的底气和自信足了很多。“以往招生存在留守多、单亲多、贫困多的"三多"囧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生个人的教育观念都较为落后。且西阳镇地处城区边缘,优秀生源很多都选择城里的学校,同时存在缺乏学科领军力量、教研资源不足等现状。导致从生源到最终的成绩,城里学校越来越强,而农村学校越来越弱。”他说,近两年,这样的困境得到了逐步改善。义务教育经费和教舍维修专项经费的逐年增加,让学校的硬件得到改善,而选派城区大校、名校老师前来支教更是让学校的教育得到“质”的提升。以今年招生情况为例,生源人数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为盘活教育资源,让梅江区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近年来,梅江区教育局在各个方面都下了大手笔,用了硬功夫。资金倾斜助力硬件提升;新招136个专业教师与购买服务招聘补充师资力量;实行校长轮岗制破解教育资源不均;丰富培训课程与形式强化教师质量;区管校聘打破学校壁垒……梅江区正在用积极的行动,打造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内各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新闻推荐

汽销党建联盟开展爱心活动

本报讯(记者江婵)日前,梅江区西郊街道举行汽车销售行业党建联盟爱心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探索“党建+公益”方式,将党的领导根植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