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更多新型职业农民

梅州日报 2020-07-13 08:35

■ 邱发平

蕉岭县科诚家庭农场场主林干松,从事水稻种植近10年,见证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他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新农人”的转型,成为“干活挑着金扁担”的梅州现代化农业引领者之一,让更多撂荒田地成为“创收福地”,帮助农民增收。(见《梅州日报》7月12日1版)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一直以来,在中央各项惠农、强农、兴农政策措施的“浇灌”下,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以质量兴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振兴乡村,我国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林干松从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也是千千万万个农民华丽转身的缩影,他们不但是农业现代化的见证者,更是有力践行者。他们的行为印证了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科技,关键在人才。

我们看到,机械化耕种不但大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农活也变得很新潮,很好解答了“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同时,以建立公司的形式,成立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体现了农业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的强劲效果,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有着积极意义。

而且,开展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可更好发挥带动广大小农户进入市场、合作经营、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激发起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村留得住人,农业吸引人,新时代农业发展更有奔头。

新时代呼唤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当前,面对来自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食品安全、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目标诉求,如何在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梅州作为生态发展区,要立足本地实际,守正创新走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道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从政策、资金扶持给予更多支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要建立完善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破解农村人才瓶颈制约、走质量兴农之路提供制度性方案。

新闻推荐

蕉岭县“两新”党组织再添新成员

■相关日前,蕉岭县“两新”组织党组织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梅州市南方长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广东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