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平远县援疆支教教师廖新权:跨越五千公里 大漠边疆育桃李

南方日报 2020-07-08 06:18

廖新权在办公室备课。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梅州早已草长莺飞,而新疆喀什仍是寒意料峭。来自梅州市平远县第三小学教师廖新权,跨越5400多公里,成为一名大漠边陲的支教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要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廖新权说,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援疆支教背后的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越是困难重重,越要奋勇前进,我们就是来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这是我们的职责。”廖新权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廖新权将满腔热情洒在喀什疏附县第二小学,上好每一节课,讲好民族故事,全力做好“传帮带”。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守护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初进新疆

“在室外很容易被风沙吹成"兵马俑"”

7月6日晚上8点,乘坐南航CZ6885次航班的广东第二批援疆支教队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好好休整,我们下个月再出发!”廖新权与队友们告别后,踏上了回梅州的大巴。

此次返梅只是廖新权援疆生涯的一个“逗号”。

“因为疫情的关系,按照要求,我们援疆支教队需要返回各自的家乡过暑假,等开学的时候再回到喀什疏附县支教。”廖新权打开了手机相册,回忆起在疏附县近一百个日夜的点点滴滴,他说:“短短3个月,已经和新疆结下了情谊。”

提及新疆,多数人脑海中呈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对于援疆教师来说,干燥、沙尘暴、落后的教学条件、语言不通的对话、无尽的思念,这些才是他们真正要面临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一天到达疏附县,印象很深刻,干燥的气候后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廖新权说,新疆风沙不断,出门都必须戴上口罩,因为随时都会有沙尘暴。不少老师刚到时都会有流鼻血、手脚干裂的现象。与广东截然不同的自然气候,给支教的老师们带来了挑战,廖新权也不例外。

廖新权告诉记者,在疏附县的宿舍,只要宿舍没人就得窗户紧闭,不然回到宿舍就是一层厚厚的尘土。“随时都有可能来一阵沙尘暴,黄沙漫天飞舞,如果站在室外,不到半天就能被吹成"兵马俑"。”廖新权说,虽提前做好了准备,但变化莫测的天气着实让他猝不及防。

明知要过“苦日子”,为什么要去支教,还一去就是一年半?

廖新权那晒成漠色的脸庞露出了憨实的微笑,“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我一直都想去教育落后的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年11月,廖新权得知广东要组织第二批的援疆支教队,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经过层层筛选,他入选了。原本是2月初前往新疆的,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一直延期到4月份才出发。“哎呀!延期的这段时间太难熬了,每天都盼望着早点能去新疆。”廖新权聊到这里,话语显得有些急促,记者也感受到他急切的心情。

“终于到了疏附县,但我们还需要隔离观察14天,我们就利用这段时间,调整时差和作息、适应气候和饮食、完善备课内容,做好万分准备,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廖新权说。

授人以渔

“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老师”

梅州的夜晚11点,静谧安宁。而喀什疏附县,正在日落。

“新疆和梅州有3个小时的时差,现在是夏季,早上八点多才天亮,晚上十一点才天黑。”廖新权说,正因为天黑得晚,他们的工作常常要忙到晚上一两点,这个时间段是当地晚上最热闹的时候,老师们也多数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批改作业和备课。

初到疏附县,廖新权发现,当地的学生每天要上八节课,学生一天在校时间近10个小时,相应的,教师的上班时间也超过了12个小时。“我负责教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一共有五个班240多个学生。”廖新权说,他没有想到,记住学生的名字成了他的一大挑战。

“从教23年来,没想到我竟然记不住学生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实在太长了,最长的有十多个字。”廖新权有些惭愧地说,“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江”“买买提”“麦麦提”“艾买提”“古丽娜孜”“古丽孜合热”……这些名字都很相似,一个学期下来,他才记住十多个学生的名字。

虽然名字记不住,但哪个学生在哪个班,学习情况、性格表现,廖新权都熟记在心。“靠近是最好的交流,笑容是最美的表达,用心教育、付出真诚,学生们一定会感受到的。”廖新权说。

实际上,学生们对廖新权喜爱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来这里过的第一节日是端午节,他们竟然亲手做了手工、石头画、贺卡这些礼物送给我,让我很惊喜。这次回广东,他们都以为我要离开了,很多学生都叫我不要走,让我很感动,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感情。”廖新权说。

感情的背后,是廖新权坚守着“教书育人、教育为国”的初心。

廖新权除了在校上课之外,还积极参加各项教育调研及教学教研等活动,发挥援疆老师“传帮带”的作用。其间前往萨依巴格乡七村硝尔小学、塔什米里克乡中心小学进行“送教下乡”活动和调研,凭借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每到一处,廖新权都十分认真,不停地拿笔记录,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老师,还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让他们可以随时交流。

回到疏附县第二小学和宿舍,廖新权利用休息的时间,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梳理,撰写《调研报告及意见建议》,同时结合民族学生的特点,提供了一些适合当地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工作开展的相关《活动方案》供他们学习和参考。

肩负重任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对于廖新权来说,除了上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学生们的心里,既为传递知识,更要促进民族团结。

“刚开始来这边,有些学生还是比较顽皮不听话的,和其他民族的学生也不太交流。”廖新权说,疏附县第二小学一共有1300多名学生,其中汉族学生只有300名左右,其余70%是维吾尔族学生,还有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个民族的学生。

“空闲的时候,我会组织各个民族的学生一起做游戏、猜字谜等活动,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通过游戏提高他们的团结意识,告诉他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廖新权说,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每个知识点都变着花样呈现在课堂中,时常将爱国和民族团结的小故事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理解“56个民族一条心”。

班上一个叫艾尼卡尔江的小男生,总喜欢与学生打打闹闹,对其他民族的学生也不太友好。廖新权经常会找他聊天,聊生活聊梦想,找他玩游戏,在交流过程中,廖新权时不时会讲几个民族团结小故事,看到他有兴趣了,继续讲些小道理,经过廖新权耐心地教导,如今有了很大的转变。

“教学不能强硬,更不能高高在上,我们要和学生交朋友,以心交心,学生们才会和你讲真话。”廖新权说,如今的他吃起了馕,嚼起了辣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他认为,只有与当地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廖新权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虽然和学生们只是分开一个月,但他依旧满怀不舍。“一方面想家了,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这些学生,太矛盾了,实在不敢想象一年半后,真正结束援疆支教的时候,我会是怎样。”

教育没有边界,廖新权的援疆之行还在继续。他深知,远方除了诗,还有更多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当记者问他,“如果还有机会,您还会选择支教吗?”廖新权没有迟疑一秒钟,坚定地回答“一定会。”

新闻推荐

“热血孤儿”钟华文: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钟华文带着儿子一起做公益。受访者供图“我的人生经历虽然精彩,但我很平凡。”在平远县公益义工协会二楼,钟华文放下手中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