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里寻足迹 文化之乡探历史 梅州加快推动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和修缮工作,助推文化名城建设

南方日报 2020-06-03 06:33

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古大存故居。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黄遵宪故居人镜庐内的息庭。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矗立在一片绿野中。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目前,黄香铁故居已经初步修缮,将进行相关布展工作。汪敬淼摄

悠悠梅江,见证了客家人的迁徙与发展;彬彬济济,书写着一脉相承的客家人文。

如果说客家人的历史是一本厚厚的书籍,那么梅州必定是这书中重要的篇章。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梅州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

自古以来,文化之乡梅州盛行崇文重教之风,孕育了无数文人才子、革命先驱,涌现出丘逢甲、黄遵宪、叶剑英、古大存、林风眠等大批名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载入史册,为后人所传颂。

故居(旧居)作为缅怀名人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梅州地方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梅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当前,梅州正进一步深入发掘名人故居,保护梅州人文,延续客都文脉,传承人文精神,化为振兴力量。

●本版撰文:黄培强汪思婷

分布广泛

保护修缮工作难度大

“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的一个山村里,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强烈的愿望,想将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经过丰富的人生经历后,希望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走进林风眠故居敦裕居,一段简单的文字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了林风眠与家乡的情感。

从梅州出发,一代艺术大师林风眠抒写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从世界到梅州,位于梅江区西阳镇的林风眠故居,亦成为人们追寻一代宗师足迹的载体。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梅州涌现了一大批院士、将军、大学校长、专家学者、侨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梅州籍院士总数达34人,占广东籍院士近1/4。同时,辛亥革命至今,从梅州走出去的军事人才和将领不计其数,在这期间被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梅州籍将军共有540多人。

“名人故居(旧居)已经成为梅州的名片之一,记载着梅州的文化、经济发展等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认为,从保护围龙屋到推动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和修缮工作,都是对梅州厚重人文历史的一种传承。

根据初步摸查,在梅州,名人故居(旧居)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八个县(市、区)均有分布,不少名人故居(旧居)已经被列入文保单位。

“黄香铁在潮州执教,他的学生为他的深厚才学所折服,又看到他如此清贫,为报答师恩凑钱给他建起了这座"铁耕楼"。”在蕉岭县黄香铁故居前,黄香铁后人黄穗光当起了讲解员。“"铁耕楼"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有200年的历史,被列为梅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晚年的黄香铁就半隐居在这座楼里,潜心进行学术研究。”

史料记载,在京师(今北京),黄香铁与张维屏等人被称作“粤东七才子”。在嘉应州,他与宋湘、李甫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黄香铁所编修的《石窟一征》是蕉岭县的重要文献,对了解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以及研究客家源流、文化、民俗都有重要价值。

“"铁耕楼"作为黄香铁的故居,前期因为年久失修,变得相当破败。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耗时多年才完成初步修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穗光坦言,保护修缮故居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的修缮团队,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恐怕“铁耕楼”就难以修缮。

事实上,“铁耕楼”保护修缮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孤例。由于权属、资金等问题,梅州部分名人故居(旧居)仍未能得到修缮保护,出现年久失修、部分史料不全、保护级别不均衡、整体开发力度不强等问题。

“目前,我们也有针对性制定方案,就如何对名人故居(旧居)进行摸查,进行保护修缮,对后期如何活化利用,将提供对应的行动指南和政策扶持。”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工作已经初步完成。

初显成效

活化利用让故居古韵新生

炎炎夏日,走进大埔县,满眼葱葱郁郁,顿觉清凉。记者一行人前往“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的故乡西河镇车龙村,下车远眺,十来座客家古民居连成一片,古香古色。而其中最为壮观显眼的,便是端居一片绿野中央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

走近一看,毗邻张弼士故居的大块空地,正在动工建设张弼士博物馆,规划用地423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投资额达2300万元,预计在年底建成开馆。与此同时,张弼士故居的提升工作也在进行。

故居的提升、博物馆的动工,让当地村民兴奋不已。“张弼士故居早年经过修缮并得到活化利用,成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如今在故居旁边建博物馆,那是好上加好。”当地村民张伯说,得益于故居的保护修缮,车龙村的人气越来越旺。

张弼士故居作为名人故居(旧居),成为当地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这也是故居重焕光彩的一个表现。

同样通过修缮和活化利用后,让故居古韵新生的,还有古大存故居。

位于五华县梅林镇的古大存故居“金山翠秀”的命运颇为坎坷:曾被烧过3次、多次坍塌、常遇洪水侵袭……历经沧桑,故居的建筑面积从最初的800多平方米到现在仅剩222平方米。

“我们采取措施,将仅存的222平方米进行保护性修缮和活化利用,同时将周边的配套设施、人居环境都进行了同步整改。”五华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廖焕雄说,如今古大存故居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地方,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古大存故居自去年9月布展至年底仅3个月时间,就接待了两万多人次来这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故居不仅修缮好了,而且活化利用为教育基地,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苏区精神,这是故居修缮最大的意义。”古大存的侄孙媳妇古会芳欣慰地说。

走进古大存故居,大厅内古大存的汉白玉雕像威严肃穆,白墙灰瓦已经修缮一新,桁栋及二楼棚面木材已经更换,外围天井修缮了走廊,基本保留了客家民居的风格。

名人故居(旧居)见证历史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梅州深知保护名人故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其整体结构和风貌不变,因此在修缮过程中,严格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新”“生态保护”“循序渐进”“层级”“先急后缓”的原则,最大程度还原当时生活场景或历史风貌。

更重要的是,修缮后的名人故居(旧居)如何真正“活”起来?梅州把这项保护修缮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对名人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利用,探寻着力点、找到新路子,让名人故居(旧居)“活”起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全力推进

加快保护修缮工作延续文脉

名人故居(旧居)不只是一座房子,它既是时代风雨、人世沧桑的见证,也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信物,成为今人与古人对话的纽带。业内人士曾呼吁,名人故居(旧居)经不起几番风雨,一定要行动起来,不能等待和观望、在无休止的搁置中,让名人故居逐渐湮没。

让人欣喜的是,梅州正在行动。

去年12月27日,梅州市委书记陈敏主持召开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工作专题会,听取全市名人故居(旧居)建设情况汇报,对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和修缮工作进行部署。

陈敏指出,名人故居(旧居)见证历史的变迁,延续城市的文脉,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梅州要进一步增强保护利用名人故居(旧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扎扎实实把工作谋划好、推动好、落实好。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名人故居(旧居)的保护修缮工作按下“暂停键”。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邹鲁故居“椿森第”、曾国华故居等多个名人故居(旧居)启动修缮,张弼士博物馆动工建设,李威光故居周边建设游客中心……好消息频传,这项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记者来到大埔县茶阳镇,沿着石板路,横穿巷子便来到了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故居“椿森第”,泛黄的墙壁、褪色的门牌匾、老旧的木质门,以及路过的老人,构成了一幅特别的景象。

邹鲁曾两度掌校,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及建设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他一度为石牌校舍及林场争取到4万余亩的占地,时人称誉为“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在其家乡大埔茶阳,邹鲁与张龙云等人倡办了大埔中学前身乐群中学的孝友堂,校门前的两棵木棉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这是邹鲁在1914年派人从广州送回家乡栽种的。

日前,邹鲁故居“椿森第”修缮工程正式进场施工,外墙已经搭建起脚手架,内部则搭建了加固用的支架,修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及周边老县委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工期预计三个月。”茶阳镇党委委员黎崎峰说,此举对于发扬邹鲁执教乐群的教育精神和研究他的生平,及客家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邹鲁故居还得到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形成“校地合作”推动故居的保护修缮。

肖文评表示,保护修缮名人故居(旧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名人故居(旧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厚重的文化传承以及独特的文化价值,是触摸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梅州对外展示的文化窗口,对延续客家文化,讲好梅州故事起到积极作用。”肖文评说,家国情怀、客家文化、名人精神都能在故居(旧居)有所体现,这是属于客家文化中的独特价值观,只有保护好故居(旧居)这一载体,才能展现出其社会价值,传承好客家文化。

肖文评建议,保护修缮名人故居(旧居)要做到全面理清“家底”,对全市名人故居(旧居)进行摸查,最好能够逐个重视起来;做到心中“有数”,弄清全市名人故居(旧居)的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梳理发现“价值”,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传承社会文明,让其真正“活”起来。

此外,名人故居(旧居)保护和修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但政府层面要重视,社会各方力量也要参与进来。梅州在推动名人故居(旧居)“活”起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华侨力量、乡贤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名人故居(旧居)保护修缮。

■一线实践

后人筹资千万元

百年侨宅变展馆

梅县区松口镇南下村的“幹荫堂”,是该村的代表建筑之一,也是客家围龙屋的典型代表。

作为潮汕铁路的创建人、晚清著名华侨实业家张榕轩的故居,“幹荫堂”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清宣统庚戌年(1910年),是一座三堂五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采用了大量的石湾陶、雕刻、灰塑等建筑艺术元素,同时因采用了大量的绘画装饰而炫彩夺目。其中,中厅桁梁上90幅百余年历史的书画作品保存完好,墙壁上有彩色壁画150幅。有专家学者认为,“幹荫堂”的木雕、灰雕等,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王爷府,文化价值极高。

然而,跟大都数名人故居(旧居)一样,由于风吹雨打,加上鼠窃虫蛀,年久失修的“幹荫堂”变得破烂不堪,瓦漏桷穿。

谁来修?怎么修?修好了如何利用?成了当时“幹荫堂”保护修缮的一大难题。

2014年,远在印尼棉兰的张榕轩曾孙张洪钧心系桑梓,决定对这座历经百年历史的古民居进行重修,筹资12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幹荫堂”进行修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回来的时候,就想重修祖屋。这样做不但想让子孙们念祖感恩,继承实业报国、崇文重教的家风,也想通过这种形式,为家乡、为祖国作出更多贡献。”张洪钧说。

如今,百年侨宅焕然一新,成为梅州以及梅州华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所作出历史贡献的重要展馆。

新闻推荐

梅州市“非接触式”办税占比近九成 电子办税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梅州市税务局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市税务部门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全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让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