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坊”并蒂花开
珍珠公园。赖俊权摄
梁伯聪的故居鹤和楼。赖俊权摄
黄仲容的故居醉经居。赖俊权摄
红杏坊剪影。林勇军摄
有人说,散步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在行走中熟悉城市的历史和格局,走进当地人中间,感受他们的生活,用脚步丈量风景,一步步靠近城市的内心。
梅州是岭南地区著名的文化之乡,大文豪郭沫若在考察梅州时,曾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历史上的梅城,不单是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内有书院、私塾,寺庙,姓氏祠堂等。如果说要找一处能展现千年嘉应文化传承的代表,则首推梅城江北的攀桂坊和红杏坊,在这“一城两坊”浓缩着千年历史文脉精华的区域中,就能一一解开答案。
文/赖俊权
蟾宫折桂人杰地灵
解读梅城历史故事,需要搜辑文献研读史料,更需要颠簸于市井街巷,一步步深入。查看梅江地图,从最南边也就是靠近江边的黄药眠故居数起,后面是谢发故居、李仲昭故居和张简荪故居,他们依次前后左右向北延伸,往黄遵宪人境庐方向到月梅,也就是目前周溪水源的方向。
细数这片土地,正是攀桂坊的位置,这里毗邻梅江,周溪和梅江河的水围绕其中,水乡的灵秀和便利交通吸引着许多客家先民来这里安家。据了解,来此定居的居民姓氏有黄、张、杨、李、谢、萧、钟、侯、卜、饶、梁、陈、彭、薛、翁、丘、黎、宋、林、伍、熊、刘、叶、王、唐等,其中杨姓又分老杨(关西堂)和新杨(绍德堂),实际约30个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
如果将地图放大,前有黄伯韬祖居巷内黄屋、杨雪如故居双魁第、杨问渠故居资政第,中有李黼平大史第、张棣昌故居敦本堂,远有张资平故居、李国豪故居等,这一座座名居,闪烁着昔日的光辉,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名居超过60座。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些名人名居有我们比较熟悉的“诗画梅江”中诗的代表黄遵宪及人境庐书斋,这位“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令人仰望;隔着周溪对面的盘龙桥李屋也诞生了一翰林、文武两解元、八举人、十秀才;张家围文魁,为张氏肩一公于明崇祯年间迁程乡东厢堡所建,后为攀桂坊“张家围”开基祖,近400年间,此屋曾出进士2人、举人20人、贡生、监生近百人。
位于江边路大河唇的萧公祠,也是一个赫赫的家族,萧家是在明代开始兴旺的家族,开枝散叶的早期成员之一是萧墱,他祖居梅县区石扇,到祖父一辈移居梅城攀桂坊一带。萧墱自幼聪颖,10多岁就获秀才身份,20多岁即崇祯六年(1633年)为癸酉科举人。他孝义行于乡里,对人仗义,读书恪守礼制。自萧墱至曾孙辈四代(1622-1738年),共出了一位进士、五位举人、五位贡生,另有庠生十多名,为攀桂坊的第一个百年书香世家。
时光流转,用心体味攀桂坊,领略其中的书香氤氲,让人羡慕。来自世德堂的李仲昭,于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殿试中取得二甲进士第一名,名次仅在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为传胪,与状元可谓一步之遥。这位清代科举八股取士梅州功名最高者,授翰林院编修,其成绩在北京孔庙进士碑林有记录。
攀桂坊的科举名流,还有旺巷口大史第的李黼平,因“袒腹晒书”而闻名朝野。在嘉庆三年(1798年)的广东乡试中,李黼平与其同祖父的堂兄弟李汝谦一同考中举人,李汝谦名列第一,高中解元,于是便有了“兄弟元魁”之说。
徜徉攀桂坊,这里卧虎藏龙,走出的文人奇士,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出生于椿荫堂的黄药眠,是近现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美学家、新闻工作者,他培养了一批博士及硕士。椿荫堂还涌现出文武举人以及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黄枯桐、辛亥革命梅州和平光复志士黄干甫等。
行走攀桂坊,虽说弹丸之地,但不可等闲视之,这里还有资政第的杨问渠,这位清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第19名举人,历任福建漳平、龙溪、松溪等七县知县,其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其女杨恒昭在攀桂坊杨家祠创办恒立女子学校,后并入桂里小学,即现市一级学校人民小学。这里还有杨仲兴故居按察第、张棣昌故居敦本堂、杨绍穆故居中将第、钟上育故居经魁、张简荪故居笃庆堂、黄基故居爱日堂、杨奎猷故居都督第、黄佑盛故居花萼居、杨雪如故居双魁第、谢发故居宝树堂等,特别是梁浣春故居千顷楼,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梁浣春在曾氏“耕耘小筑”别墅开办女子学校,开梅县女子学校教育之先河。
在攀桂坊,最好的地方不是亭台楼阁,而是书院、书斋、私塾以及传承至今的学校,目前东山中学、高级中学、嘉应学院,都在其中。据资料载,旧时攀桂坊内可统计的民间私塾不少于30个,现在也名校林立。
也许每个姓氏都希望得到被文昌老人撒向家庭院落的桂子,每个家庭都希望涌现读书种子,长成书香之树,蟾宫折桂。攀桂坊人杰地灵,历史上出有李仲昭、李黼平、李载熙三位翰林;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三位解元;有侯安国、侯世华、萧系尹等17名进士及黄遵宪等92名举人,可谓名人荟萃、群星璀璨。
今天的攀桂坊还有许多历史遗存,如位于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知州王者辅所建,是梅州城区遗存的少数古书院之一;保存完整的状元桥;梅县历史上十处名胜风光之“七里径水,八角石泉”的八角井,该井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对研究客家人生产生活习俗、人文历史具有深远意义。
红杏花开人才辈出
如果说攀桂坊依托梅江与周溪灵韵与得天独厚的优势,名人辈出。那么红杏坊,这块包裹着历史人文积淀的区域,也让人瞩目。
盘点红杏坊的范围,由中山路、油罗街画一条直线下来,到金利来大街的红绿灯为点,以金利来大街到梅兴路画一条底线,这扇形的面积,正是名闻遐迩的红杏坊。
红杏坊原名“望杏坊”,是源自科举、见证崇文重教的人文富庶之地,如果把它与东郊的攀桂坊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恰似一对并蒂莲花,花开不败,含苞怒放。
据考,望杏坊建于距今约340多年前。当时的梅城流传这样一个民谣:“百花洲尾齐州前,此地出状元”,程乡知县王仕云认为,既然程乡县城东郊的攀桂坊声名鹊起,出了不少文人雅士,西郊也很有必要促成一个人文社区与之对应,“不仅肃观瞻,而且鼓舞风云”,激励当地的读书人奋进,令更多的士子荣登科甲。经一番筹划,1673年王仕云建起了一座壮观的坊表,他根据唐代高蟾的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之句隐含深意——天和日是天子的代称,天子之下的碧桃和红杏意为位极人臣的读书人,特将之命名为“望杏坊”,希望当地的读书人奋发进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意料不到16年后,附近一场民居引发的大火,令这座坊表倒塌湮灭。作为地表建筑物的“望杏坊”不见了,然而作为地名,“望杏坊”存在了200多年,直至民国前期,一个通俗的名字——“红杏坊”,在梅城江北西区灵动传扬。
红杏岁岁花,春色年年好。据《梅县志》,红杏坊核心范围在今天的梅江区西郊街道的萝卜坪、十甲尾、长巷子一带。有关文献也记载了它的范围包括黄泥墩、禾好塘、月影塘、更楼下周边地区。
行走红杏坊,这里有联科第、醉经居、仁风楼、贻谷楼、鹤和楼、节操楼、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活泉书室等,文雅飘逸,书香扑面,不仅旁证了科举时代人文鼎盛的荣耀,更昭示了红杏坊并未辜负当初倡建者的一片苦心,特别是“上市梁,下市黄”的说法,应验了王知县殷切的期望和预言。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魂,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根。今天我们走读老城,看不尽文风古韵、文采风流。如果饿了,可以随意找个路旁的小店,来一碗客家的腌面和三及第,或者是客家的肉丸;如果累了,也随时能在一座宅子,找张凳子,或者在屋檐下,看斑驳的阳光一寸一寸移动,看台藓慢慢长高。
也许每一座文雅隽永字眼的古民居,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红杏坊清代出了八名文武进士和数十名举人贡生,其中有“一里同科三进士”的黄仲容、林丹云、张敦道;还有文武双全的武进士颜鸣皋、颜鸣汉兄弟,颜鸣皋官至福建台澎总兵、诰封武显将军;颜鸣汉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诰封振威将军。颜氏兄弟还能文善诗,诗作在《国朝岭海诗钞》《梅水诗传》里流传至今。
这里还有从乾隆四十四年起连续三年,叶蕴斋的孙子叶新鉴、叶新莲、叶新丰参加乡试接连考中举人的“联科第”;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教育家,如梅州最后一批秀才之一梁伯聪和民国著名教育家梁浣春。梁伯聪擅长诗、书、画,遗著《梅县风土二百咏》,培养出林风眠、李金发、黄药眠等一批知名杰出人才。
红杏坊有清代著名私塾“活泉书室”,是著名教育家孙波庵故居,建成于清嘉庆元年,距今210年。还有六朝黄屋,由黄氏开基始祖黄僚公于南宋末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兴建,其经历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科院院士梁伯强故居贻谷楼坐落黄泥墩,他是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朝议第坐落于西郊街道十甲尾,始建于19世纪末,由时任清朝驻葡萄牙马腰官(外交官)钟绍庭出资兴建。革命战争时期,红杏坊还培养出一批革命志士,有百福堂走出的中国工农红军首任参谋长朱云卿,拔俊杨屋的杨广存和敦睦堂的黄芸等都是著名的共产党烈士。值得一提的是,“火神山”的设计大师、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黄锡璆,祖屋就在红杏坊黄泥墩“都察院”,我们在见证“中国速度”背后有“梅州力量”。
红杏坊有约1500年历史的大觉寺,这是梅州最早建造的寺庙之一,是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有山川亭,每年农历二、八月在坛内祭祀“风雨雷电”“山川”“城隍”之神。有曾井,为五代南汉程乡县令曾芳所凿,井旁有明永乐元年知县郑懋中构筑的曾公祠和碑记。据载,南宋初,本地瘟疫流行,曾芳以袋盛药置井中,病者汲饮井水而愈;宋朝狄青南征,士兵患瘟疫,汲饮此井水病亦愈。井至今完好,深约三丈,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古城记忆老家
走读历史,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识邂逅老城故事中的人和事。
查《程乡县志》,坊表俗称牌坊或牌楼,是中国传统的纪念性建筑物,大都以青石为之,古色古香,表其人,表其事,昭示天下后世。旧时梅城的坊表有不少,有德泽坊、五马坊、登云坊、凌云坊、文魁坊、绣衣坊、纶音宠锡坊等,如果讲到影响力,攀桂坊和红杏坊尤为突出。
从攀桂坊到红杏坊中间相连的地方,就是梅州曾经的古城,古时城内为官员办公起居之所,城外才是老百姓的天地,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
纵观梅城的地理环境,也符合古人修筑城池的要求。古梅城位于梅江与程江交汇处的北岸金山顶高地,五里亭再往北就是重叠的丘陵山地了,这山与水和人居环境相吻合。老梅城范围不大,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城内有六十个姓氏祠堂。旧时有九李、十三钟的说法,就是说李姓有九个祠堂。而钟姓的祠堂竟有十三个之多。
旧城两横五纵,两横为:仲元东西路、凌风东西路。五纵为:泰康路、和平路、义化路、民主路、中山街。1932年被拆掉改为街道,当时居住在城内外的居民2万多人。现在,只有百岁老人才知道老梅城的原貌……
梅州人是非常念旧和感恩的,老梅城的街道多数以先贤或先烈命名。凌风路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文保路是纪念捐钱筑城的叶文保,元城路为宋朝谏官刘元城谪居梅州,在城内创建元城书院而得名。中山路、辅庭路、仲元路、生才路(即大康路)、周增路等都是纪念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英雄,在拆城墙拓马路的时候被命为街名,永志纪念。
韶华易逝,容颜易老,今天我们漫步老街,这历史文化街区芳华依旧,好似回到年少时,美好的故事又重新发生了一遍,温暖了心田。这些高楼的背后,仍然有许多古巷和名居,值得我们再次相遇。
老城里有学宫:又称孔庙、文庙,曾经是梅州最高学府,建于南宋期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记忆深刻的还有金山顶,这宋朝年间由人工填埋形成的,为梅城制高点。1935年,梅城第一家县立图书馆,便设在金山顶上。另据考证,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私塾、书院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城内学堂不少,明清时期,文风鼎盛,名满五岭。
历史上的客家人视求知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因而形成了“宁愿挑担、卖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弟读书”的耕读传家优良传统。位于金山巷的御书楼,为李象元的书房,李象元为城内金山人,少年勤奋攻读,学有所成。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清代嘉应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他广集经典,藏书极富,平日手不释卷,后进问业,均细心析疑解惑,培育不少人才。其子侄辈中,中秀才、举人、进士的便有10余人,后人称“公孙三翰院、叔侄四翰林”。旅港钟应梅教授在其所著的《客人先生诗传·李象元》中有:“三世宫袍玉殿来,文章有价自为媒。赐书堂外行人过,异代犹夸翰苑才”诗赞李家。
蓝钦奎(1706-1785)字景先,梅城蓝屋巷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上京考试中进士,由户部主事晋升郎中,乾隆十年(1745年)出任陕西西安知府,后迁任山西按察使(主管司法),乾隆三十年(1765年)署理山西巡抚(主管政务),又兼提督(主管军事),任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位于元城路还有“进士”和“武魁”府第,杨氏中的杨琼和杨德仁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中进士,故其门匾称“进士”。杨氏十一世的杨敏道、十七世的杨冠英同中武举,故其门匾称“武魁”。
有人说,故乡是一个情结,是心灵无法抹掉的记忆,江北区域的深处,还有许多名居,高楼的背后,仍然有许多我们未曾了解的故事和人物,更有一座座古迹斑斑的书院、私塾、遗址、名人名居,有待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方能彰显“千年嘉应、诗画梅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为什么我的眼角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爱的深沉,高高的莲花山脉,雄伟壮丽守护着东南;一条大江,蜿蜒而来,清澈如镜,构成了江北老街的美丽弧线,这山山水水之间所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遗存,是有记忆的,富有灵气和魄力,就像梦里的老家,吸引我们不停地行走、认识、了解、讲述。
爱一座城,它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我们,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用心去细细品味,用灵魂去感受,去触摸。
新闻推荐
5月14日,张博回到母校梅县东山中学讲述战“疫”故事。2月11日清晨,同事们送张博远赴湖北。【人物简介】●本报记者林丽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