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县区:创文路上人人有“参与感” 美好生活满满的“获得感”

羊城晚报 2020-05-31 12:21

垃圾分类宣传亲子活动进小区

南源世第客家家风家训馆涵养文明乡风

文/图危健峰刘洪桥李美桂

“我们要把垃圾进行分类,放进不同的垃圾桶里面……”5月30日,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西桥社区市交警支队宿舍举行了一场宣传垃圾分类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中来。

推进城区垃圾分类、提高全员做好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自觉性是梅县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2020年是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大考之年,梅县区作为“创文”的主战场,通过积极补齐“创文”短板,壮大“创文”宣传教育载体,形成了全员动员、全民参与“创文”的良好氛围,“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创文”短板加快补齐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一环。梅县区新城办事处所辖的华侨城范围有100多个老旧小区,当前这些小区的改造工作正全力推进。

“西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是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目前已经完成了立项、群众意愿调查、设计审图和财政初审,6月份开工,计划今年12月底完工。”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副主任赖通贤表示,西桥社区中的西桥头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有14栋、37个楼梯、491户住户,存在小区老旧、地面坑洼不平、四线“蜘蛛网”严重、铁皮瓦乱搭建等现象。

“小区内将铺筑沥青路面,划分停车线,清理公共排水排污系统,完成四线落地,每栋楼还将进行外墙粉刷。”赖通贤说,除了按照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实施,该办事处还将在小区内建设一个集老年活动室、小区物业业委会办公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小区党支部室为一体的场所,将党支部建在小区里,打通“创文”最后一公里。

“老旧小区改造对我们住户来讲真是非常好,小区面貌将焕然一新,提升我们的居住环境,回家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西桥头小区住户王文琼坦言,由于小区老旧,很多住户都有卖掉房子的想法,但改造工程启动后,很多住户选择搬回来住,因为他们觉得小区改造好后不仅地段好、环境好,房子也升值了。“环境改造好了,大家的文明意识也要跟上去,垃圾分类等也要做好。”王文琼认为,文明意识跟居住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与西桥头小区相邻的国商中心建筑群建于1993年,其中主楼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进行装修,从远处看去与周边楼宇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为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修补城市形象的“缺憾”,新城办事处多次引进收购方与产权人进行协商,2018年9月新引进的收购方终于与产权人达成共识,2019年1月签订合同并启动建筑外墙装修。目前,该建筑外墙已装修完毕,进入室内装修阶段。

“近期,我们投入317万多元,围绕国商中心和梅州市农商行大楼,对周边道路、电线、路灯、绿化等进行全面提升,激活这块‘黄金地段’,力争打造成梅州的新地标,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扬如是说。

丰富文明实践载体,“创文”理念深入人心

“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有家风、有家训,这些都是优良的传统,我们要继承下来……”在南口镇车陂村南源世第客家家风家训馆,村民们正在认真聆听各个姓氏的介绍和蕴藏的文化内涵。“有家风家教的传承,后人就懂规矩、晓大义,这些就会激励后人艰苦奋斗、爱家爱乡爱国。”村民刘冠中说,每年村里都会在该家风家训馆组织慰问老人、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活动,村里尊老爱幼、崇尚道德文明的风气越来越浓厚。

据了解,南源世第是梅县区引进乡贤投入、活化客家古民居、打造文明实践站,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一个创新探索。“我们将古民居的房间进行活化利用,赋予客家姓氏渊源、堂联堂号、家训家风、姓氏名人、姓氏文化等主题。目前展出的姓氏共有100个,收藏整理并展出的中华传统家训、客家家训共计100多条,成为进行优良家风家训教育的鲜活教材。”据梅州市南源世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古俞金介绍,南源世第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客侨民居,2017年由车陂村乡贤蔡敏投资修复活化,2018年5月建成开放,至今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左右,被认定为“梅州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梅县区党员教育基地”及“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车陂村党支部书记饶坚昌表示,南源世第文明实践站建成后,不仅成为村里文化旅游的新亮点,还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内涵和力量,提升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大家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和提高,村两委推进公益事业建设时需要村民支持,他们都主动捐款让地,民心越来越齐、凝聚力越来越强。”饶坚昌说。

沿着干净整洁的宪梓村道,走进曾宪梓博士故里扶大高管会珊全村,道路一旁中华传统文化的墙绘令人耳目一新,曾宪梓博士故居旁“扶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牌子引人注目。“(这里)包含了少儿老人活动、辅导培训、党史陈列、舞蹈、器乐文娱、电子阅览等功能室及曾宪梓博士荣誉室,平时都是免费向群众开放。”扶大高管会文教体服务中心主任黄运府介绍。

“我们来这里感受一下曾博士艰苦奋斗的历程和他爱党爱国爱乡的情怀。”带着孙子前来参观的市民李叔说。扶大高管会宣传委员温杰灵表示,“扶大新时达文明实践所”去年建成,现已成为党员教育培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和推动“创文”的大平台。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建设为契机,聚焦基层党员和未成年人,改造提升并统筹运用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梅县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梅县区正以打造五大平台为引领,归化各类阵地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

推进垃圾分类,“创文”新时尚成新习惯

“垃圾不落地,分类有次序。”在西桥社区市交警支队宿舍,志愿者竖起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展板,还通过宣传册、微信等介绍垃圾分类知识,现场设置了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孩子们提前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将可回收的、有害的、厨余垃圾分开。”家长刘小姐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后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让孩子对垃圾分类有亲身体验。

“西桥社区是新城办垃圾分类的试点之一,我们前期上门到每家每户开展问卷调查,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都非常支持。”新城办西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温清华表示,垃圾分类作为“创文”工作的重要一环,最重要的是激发居民的内生动力,在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我们要通过党建来引领,小区的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温清华说,该社区正着手在有条件的小区成立党支部,进而带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时尚。

据悉,《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梅县区相应也出台了《梅州市梅县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多渠道宣传与多元化惠民活动的开展,使垃圾分类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并以试点小区带动,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我们正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提高我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和‘无废城市’的创建。”梅县区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梅县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 防治病虫害 保障农业生产

近期,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农作物极易发生病虫害。梅县区相关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保障农业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