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与我,也有故事

梅州日报 2020-06-24 09:23

◆朱苑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不得不每天宅在家里。往窗外望去,亲水公园的河堤上黄色风铃木摇曳着,片片金黄,煞是好看。家里的风景就更让人沉醉,因为我跟云课堂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广东省廖振雄工作室希望我们大力支持兴宁市高中语文“停课不停学”网上课程的教学任务。作为工作室的成员,我在阳春二月接到廖校长网上授课的通知。虽说讲台经验已十多载,但用网上平台授课还是头一遭,我希望自己的云课堂给学生营造线上教学美好的春天。我揣着期盼和努力,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春天的种子,以知识胶囊为春日劳作的工具,并借用云课堂,把种子播进学生的心里,让其生根发芽、内化成长。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两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打开一扇窗,便可以松上一大口气。疫情当前,外面的世界被关闭,我渴望我的云课堂(尤其是古代抒情散文复习课)就是打开学生心中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能让他们松上一口气。这扇窗必定会给压抑沉重的疫情氛围带来一股清新,获得审美、历史、逻辑甚至情感的启发和共鸣,更能让我们获得精神的支撑。

为提升学生的理解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在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专题复习课中做了精心的设计。古代经典文章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理解并领悟其中的精妙并非易事,因此,课程中重点解决文言理解翻译能力问题。字词句解决了,必然能领悟到文章的精髓。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甚至背诵经典诗文,能为写作带来非常好的帮助,能为写作增添光彩。在这一层面上,我设计了另一个教学重点,即如何把课内经典作品尤其是古诗文转化为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经过工作室伙伴们的协商和帮助、廖校长的支持,我的教学内容敲定了,课件也制作好了。万事已具备,只欠一“胶囊”。制作“知识胶囊”,我方觉“主播”的不易啊。普通话要标准,语速要适中,声调要抑扬顿挫等等。最关键的是面对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对着空气如何吸引网线另一端的学生?这个问题困住我了!帕斯说:“我发觉自己处于眼睛的中央,用茫然的凝视望着自己”。是的,不可看,不可摸,但我们可用心去体验:当面对电脑屏幕讲课的时候把人讲进去了,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才能把人给听进去,而不是把彼此当屏幕来对待。线上教学中,依旧需要一个“温暖的课堂”,师生都不是平面的屏幕,而是立体的、生动的、有着丰富感情的人。心中豁然开朗,录制起来也就顺畅多了。后来有学生跟我说:“老师,你的课听起来很舒服。”心中暗自窃喜:这个云课堂,有点点春天的味道了。

教学内容,课件制作,知识胶囊,这绝对是云课堂中的三驾马车,其中所费精力自不必多言,只希望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长,有朝一日能“鹏飞万里”,直达“凌云之志”。

“对我们复习很有用”“知识点很系统”“课讲得很好”等等这些来自学生的评价,让我忐忑的心放了下来。嘿嘿,云端课堂开始有了动人的春色,教学故事也有了美妙的音符。

成长不是一次性的。线上教学并未结束,一切都在醒来,在生长,故事仍在继续,我仿佛看到了云课堂中百花在枝头向我们致意,

如果说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是从一个面来把握,那么,辛弃疾词两首就是落到一个点上进行深耕。如果说专题复习课让云课堂开始有了动人春色,那么,我更想要的是云课堂能够满园春色。

怎么能达到呢?我试着探索。当前形势下,“家国情怀”便是很好的着力点。辛弃疾,这样一位爱国诗人,恰好能够唤起大家强烈的家国情怀。惊艳了快千年的文字,打开它最好的方式便是细读精悟。细读辛弃疾词两首,将鉴赏诗词的经验抽丝剥茧式地一点一点展示出来。课后,便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前鉴赏诗词我都是无处下手,你这个解读的方法很实用,我学会了如何去鉴赏诗词。”听到这话,简直不要太开心,满园春色可期哦。

从心感慨,云课堂与我,也有故事。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情节,只在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长的故事情境中,与同学们相聚云端,以键对键的方式共啜芳华,营造属于我们的春天,灵魂最深处的花由此绽开,穿过生命散发芬芳。

新闻推荐

单亲妈妈肖玲获捐8万多元

本报讯(记者王丽莉)昨日,记者从本报曾报道的救助对象肖玲处获悉,目前肖玲病情暂时稳定,截至目前,包括众筹平台所筹,她共收到爱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