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跑全马能驰高山,身材纤细能量爆表,这位“扶贫书记”一直在路上 “女汉子”周一格

梅州日报 2020-06-19 08:53

●本报记者钟幸钰

刚从广州来到西阳镇嶂下村时,周一格想:路途真的好遥远啊!如今驻村扶贫已一年有余,为兼顾工作和家庭,周一格常常需要往返广梅两地,在村里又时常需要上山入户。她笑言:扶贫,我一直在路上。

2019年4月15日,来自广州市委党校的周一格来到嶂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刚到村里时,群众不“信任”她,遇到问题总是“绕过”她,找别的干部解决。如今,她走到村里,村民会主动上前来和她聊天,邀请她到家里喝茶。

嶂下村位于西阳镇最东部,与大埔县相邻,距西阳镇政府约16公里,是辖区最边远的行政村之一。第一天进村时,周一格一路都在想:怎么还没到呢?进了村还要入户,嶂下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67人,有的仍居住在深山,路远崎岖。现在的周一格早已熟门熟路,时常开着一辆二手车,“哐哐”地上山入户。

从最初完全听不懂客家话,到如今对各家情况了如指掌,和贫困户连比带猜也能无障碍沟通,周一格靠的是“细”和“勤”。

记者在跟随周一格入户调查时看到,贫困户家中都挂着一张卡片,上面清楚地记录着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家庭简介、获得的帮扶措施等。卡片不仅“信息量”满满,而且设计精美。“我整理了我们单位帮扶嶂下村以来,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请专人设计成A4大小的卡片,这样不仅我们看得清楚,贫困户也能对自己获得的帮扶心中有数。”周一格说。一户一档的卡片在贫困户家中有一份,在村委会里有一份,在广州市委党校“一对一帮扶”责任人手里也有一份。周一格用一张张卡片,细心地建起了贫困户和帮扶单位、责任人的沟通桥梁。

卡片记录得了基本情况,却记录不了最新情况。在低保贫困户阿华家中,周一格一边仔细查看其家中新建的户厕,一边叮嘱其看病要保留好凭据,以便申请相关补助。“感谢周书记教我去申请补助,不然看病花了不少钱,没有补助,压力更大。”阿华真诚地说。周一格告诉记者,她是在一次闲聊中了解到阿华的情况,在咨询相关部门了解政策后,帮助她申请了补助。“我常常和他们交流,他们有什么情况都会和我说。但有时候他们对政策不了解,只是当成苦闷和我倾诉。我不轻易许诺,会先了解情况,觉得切实可行才会告诉他们。”周一格说。勤沟通、勤交流,周一格用细心和诚心赢得了贫困户和群众的信任。

别看周一格身材纤细,能量却一点也不小。如她所言,她一直都走在扶贫的路上:她是一口气跑完全程马拉松的跑者,时常沿着村中栈道跑步,和村民拉家常、聊乡村建设;她也是开着辆二手车就敢往崎岖山路奔的“老司机”,车技在上山入户的过程中进步神速。她称自己为“女汉子”,“我大大咧咧惯了,人们都说驻村条件艰苦,我却不觉得有多苦,反而觉得这个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我是女同志,但我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不怕吃苦的“女汉子”常常不拘小节,却对环境卫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贫困户阿权家中,她一边查看其家中的环境卫生,一边叮嘱他一定要保持打扫习惯。她觉得,环境干净了人的精气神也不一样,因此非常注重村中环境卫生维护。“以前村里常有垃圾堆积,现在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阿权从前也疏于打理,在村干部的"念叨"下,慢慢地他也会经常主动打扫。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周一格说。

“女汉子”周一格仍然“在路上”。嶂下村山多地少,帮扶单位广州市委党校在村委会楼顶、村卫生站楼顶等地分三期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我其实有在想,能不能在我们村民散步的河堤、村委会旁的文体广场,也给建光伏顶,既能遮阳挡雨,还能发电增收。还可以增加路灯、石凳等配套设施,加以美化……”周一格在心中又谋划了一幅新的发展图景。在她的描述中,既有舒适宜居的美好向往,也有务实可行的长效蓝图。虽已实现村、户脱贫双退出,但相信不久之后的嶂下村,又将迎来一些新的充满活力的变化。

新闻推荐

梅州市财政局驻大埔西河镇溪头村工作队创新机制调动贫困户积极性 增收评绩效 脱贫自奋蹄

●本报记者刘润涛特约记者刘招迎罗文燕通讯员陈晓斌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市财政局驻大埔西河镇溪头村扶贫工作队推出“绩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