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十二时辰
文/叶玲利
课堂上教学生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曾慨叹,这世上,是否真有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于是,我开始寻找……
日出
凌晨4时左右,到山湖里,探寻生活的真意。
趁天还未亮徒步到客天下客家小镇看日出,在青山绿水间,看橙色的金光划破鱼肚白;在温暖晨光中,看薄雾在万绿丛中如炊烟般升起。日出我想许多人都看过,太阳初升时的光芒万丈,所及之处瞬间明亮,于是就从此刻开始了新的一天。而这大概就是人们喜欢日出的原因吧,代表着新的希望和开始。这是“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的灼烁。
食时
日出过后天色渐明,移步千佛塔。
或许是千佛塔的厚重和底蕴,又或许是因为脚下这片土地的庄严和千万人的信仰,站在佛塔下心生敬畏之感。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不知道千万信徒至此,是否有一刹那的涅槃感?而我眉目渐舒,心境开阔。这是“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的禅意。
隅中
带心中的信仰,踱步至东山状元桥畔的东山书院。
1913年,“既是精英桃李,又为创校勋贤”的叶剑英元帅,率一批有志青年,参与创立了东山中学,由此揭开了古旧书院新的华彩乐章……而映入眼帘的是东山书院“三进二横”的建筑结构,其前吸周溪水之清新,后袭东山岌之灵秀,邻傍状元桥之重彩。从古老的书院到现在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堪称梅州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这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诗意。
日中
客家文化悠久深厚,耐人寻味。
时至日昳,我这“梅州胃”饿了,快步走进老街,上了年头的商铺,热闹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满满的生活气息似乎向我们诉说沧桑岁月和古老历史。突然一句:阿妹,吃了饭没?将我拉回古街老巷中,那阵阵香味总能轻易将我们的味蕾挑起:腌面、及第汤、钵粄、味酵粄、盐焗鸡、肉丸、牛杂、咸煎饼、梅菜扣肉、汤圆、萝卜粄……客家人总能将家常的食材做成经典美味,正是应了那句“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淳朴。
日昳
再往前走,便是油罗街,一到这儿便有种过年的感觉,开油锅就寓意红红火火、人丁兴旺、衣食无忧。各种炸品:牛耳朵、兰花根、炸芋圆、炸馓子、炸南瓜圆……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这是我们儿时的年味,也是游子们心心念念的“乡愁”。新年的气氛,人们都喜欢用“年味”来形容,家人们齐聚一堂,吃着家乡味道的食物,疲惫退去,心生欢喜。这是平淡又幸福的日子,这是“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的温暖。
夕食
美食的背后,是人的坚守与认真。
品尝完老街的小吃,感受完老街历经岁月洗礼后从容淡定的姿态后,便向中国客家博物馆出发,去寻找最初的梅州。踏入馆内,耳边是“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这首广为流传的客家童谣。眼中是馆内固定陈列的《客家人》主题展览,主题展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来源于她的历史沉淀,而这些主题展无疑向世人传播、展示世界客都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韧。
日沉
太阳渐渐西沉,我想一天中最好的光景便是这日落时分了。
此刻置身于归读公园,心情甚是衬景。归是回归,读是读书,出自叶剑英元帅的诗句“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寄予梅州莘莘学子建功立业、归读故里的美好愿望。这儿早有百鸟争鸣,午有微波粼粼,晚有花香漫漫。静立于此,看那缓缓归家的人们,总感觉流淌着倦鸟归巢的气息,让人爱极了这给人安稳的落日余晖。这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恬淡。
日晚
清风拂过池水,泛起了涟漪。
夜渐黑,风愈凉,决定前往泮坑,在那儿有壮阔的流水、有烂漫的山花、有翠绿的古树,无论是清晨的朝阳,落日的余晖,还是阴雨绵绵的午后,景致都一如既往地美。不同于白日里“儿童急走追黄蝶”或是“绕池闲步看鱼游”的熙怡热闹,夜晚的泮坑,月光格外澄澈宁静,凝望着如水的夜色,不禁想哪怕在以后漫长而沉默的时光都在这儿虚度又何尝不是种快乐?这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安逸。
人定
浮华尘世,人心躁动,找寻一块净土,是件不易之事。
曾看到一句话:什么是宁静?宁静就是在社会的剧烈流变和喧嚣浮华中保持“置身闲暇耐住寂寞”的状态。很幸运,我住在鹭湖中央,这一生幸福之城,一个比5A风景更美的家,一座装满人生风景的城……正如宣传中所说“10万亩湖山森林,回家就像旅行”,踏一路的轻盈,置身于这片层林。这里绿色与自然肆意生长,风与光自由游走,快乐与笑脸常伴左右。步移景换,走到哪儿,都有不同的绿色景致,耳边无喧嚣熙攘,眼中无车水马龙。这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丽。
夜半
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钟情于“夜宵”的人,尤其是梅州。
仿佛除了空虚的胃还有那些拂心的事能神奇地在一张张油亮亮的餐桌上被瓦解。仿佛和这生活的满地鸡毛拼不下去时,埋头吃口热腾腾的食物,内心似乎就能温暖一些,还可以再撑一会儿。回家途中,细想这天走过的路,看到的景,从高楼耸立到群山环抱,从车水马龙到世外桃源,从古街老巷到清新氧吧……。确实,这里的天色很好,空灵蔚蓝;这里的四季很好,夏有蛙鸣,秋可望月,冬依暖阳;这里的亲人很好,笑颜如花。一夜风起,空气里平添几分寒意,但在这儿能感受到细水长流的温暖。这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
鸡鸣
你是否见过凌晨两点的梅州?大部分梅州人应该都会回答:见过。
古时候: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而这个点的,除了吃完夜宵说晚安的人们,还有迥然不同的一群人,他们“日落而作、日出而息”。鸡鸣时分,大多数人早已进入梦乡,而环卫工人们总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双手扮靓我们的家园。无论是盛夏微凉的夜里还是深冬的瑟瑟寒风中……为什么梅州依山临水清新秀丽,花儿芬芳绿树成荫?为什么梅州鸟鸣山涧,花也粲然,燕也欣然?为什么梅州能如此诗意?我想,这就是答案。这些种种,大概都能让我们在这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取得难得的一泓宁静。这是“闻说鸡鸣见日升”的希望。
平旦
都说衡量生命厚度的坐标不是时间,而在于是否体验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但梅州人能,因为“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学着慢下来,欣赏生活的美,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来梅州吧,慢下来。只此一次的人生,在这儿努力奋斗,在这儿慢慢生活。客家人,不是客人,是家人。那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便是这儿了。我想心中立定方向,便倾一生为之孜孜。又将迎来新的一天:清晨微蓝的天空,绿植环绕的街道,风吹鸟鸣,映入眼帘的是清晨第一缕阳光下人们晨跑身影。目之所及,皆是美好,这是“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稳。
日复日,年复年……人居于此,生活圆满;生活于此,自在朝暮。
新闻推荐
学生们分AB班小班上课,座位间隔交错。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东山中学高三级学生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返校,利用最后2个多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