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化运动中的兴宁力量
●曾远红/整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当局一方面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对国统区进行文化“围剿”。在这种艰险困境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经过众多进步文艺工作者艰辛的耕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旗帜下,左翼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战争年代斗争的需要。其中尤以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和“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简称“文总”)的成立为代表,在全国掀起了左翼文化运动的浪潮。
据史料记载,左翼文化运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先后成立了多个文化团体。除“左联”外,还包括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世界语联盟、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电影小组”“音乐小组”等。
广东作为革命思潮的根据地之一,走出了洪灵菲、冯铿、戴平万、陈波儿、柯柏年、梅益等“左联”英杰。兴宁是粤东重镇,也深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与“左联”有着深厚渊源。经过梳理现有的相关书籍和史料发现,有12名兴宁籍人,即诗人冯宪章,原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袁文殊,作家吴渤,原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斐琴,版画家有罗清桢、张慧、陈卓坤、陈铁耕、钟步清、邓启凡、黄山定、陈爰,他们直接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其中冯宪章出席了1930年上海“左联”成立大会。袁文殊担任了“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广州分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的领导工作。陈斐琴参与左联刊物《东流》的编辑工作。陈卓坤是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筹备者之一。
一、左翼文化运动中兴宁籍人的基本情况
冯宪章(1908—1931),别名冯斌、张蔓蔓,新圩镇新丰村人。先后毕业于梅县东山中学、上海艺术大学。1926年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梅县委员会出版的《少年旗帜》《半月刊》主编,1928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留学日本,与蒋光慈等建立太阳社东京分社,并在留学生中建立党组织。次年被日政府驱逐回国。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创作和翻译活动。后被捕,病殁于狱中,时年23岁。其作品集有《梦后》(诗集,1928年)、《新兴艺术概论》(译著,1928年)、《叶山嘉树集》(译著,1928年)、《楼头艳笑》(随笔)、《警钟》(诗集)、《暗夜》(诗集)、《游移》(小说)、《一月十三》(小说)等。
袁文殊(1910—1993),笔名舒非,兴宁大坪镇人,著名的戏剧电影评论家、电影事业家,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1930年,进入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文学系学习编剧,次年发表处女作——独幕话剧《领带》。1933年,袁文殊担任了“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广州分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的领导工作。1934年初,袁文殊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活动,担任执行委员,并负责戏剧理论组的工作,为团结革命、进步的戏剧理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组织活动。同时他还以舒尼、薛尼等笔名撰写了大量戏剧电影的评论文章。其作品集有《民族公敌》(剧集,1938年)、《领带》(话剧,1931年)、《死角》(话剧,1941年)、《苏联演剧体系》(译著,1940年)、《剧作教程》(1950年)、《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1957年)、《电影求索录》(1962年)、《辽远的乡村》(电影剧本,1951年)、《影坛风云录》(1984年)等。
吴 渤(1911—1984),笔名白危,宁中镇佛岭人。编译的《木刻创作法》成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专业技法书。由鲁迅亲自校阅并写序言。1938年赴延安参观访问,写有报告文学《延安印象记》,文稿丢失,只有部分篇章《毛泽东片断》发表于1939年7月出版的《七月》。抗战期间应陶行知之邀担任育才学校教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上海育才学校任职。1951年起从事专业创作,代表作是反映黄泛区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垦荒曲》,朴实流畅的文笔中透露出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和浓郁的泥土气息。临终前完成了另一部长篇小说《沙河坝风情》,真实生动反映了粤东的侨乡生活。
陈斐琴(1911-2003),石马镇郑塘人,原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斐琴于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参加梅县暴动并加入工农革命军。1929年入读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留学日本参与编辑左联东京支盟刊物《东流》。1937年到延安,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晋南前方政工干事,晋冀鲁豫军区、中原野战军和二野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参加了土地革命、百团大战、淮海战役,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和统一战线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二野战史修订领导小组副组长、西南军区文化部部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编、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1956年授上校衔,1957年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1982起享受副军职待遇。1979年离职休养后,组织编写了《刘伯承元帅大军指挥手记》《刘邓大军征战记》《邓小平二十八年间》等36部合计上千万字的史料和传记书籍。
罗清桢(1905—1942),宁新镇高陂村人。著名版画家,新兴版画运动先驱。1926年曾与同乡周方一起到上海,就读于上海美专星期补习班,不久因病回乡任小学教师。1930年初再到上海就读于新华艺专。1931年由艺专毕业后即返广东,在梅县丙村中学、松口中学任教,后又执教于大埔县百侯中学。1933年起将作品寄鲁迅指导,《韩江舟子》等作品得到好评。1935年暑假赴日本,两个月后回国。1936年以后,创作许多反映工农斗争生活和歌颂革命的作品。1939年奔赴抗日前线,主编木刻半月刊《战地真容》。因积劳成疾,1942年在家乡病逝。
罗清桢与鲁迅有密切联系,曾得到鲁迅当面的和书信的多次指导。《鲁迅全集》收入了致罗清桢的信达20封之多,是现代版画家中鲁迅复信较多的人之一。鲁迅在1934年出版的木刻画集《木刻纪程》中说道:“据我所知道,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一个研究木刻的团体了。但尚有研究木刻的个人,如罗清桢,已出《清桢木刻集》二辑……这都是值得特记的。”
罗清桢创作《全国人民总动员》《抗战三部曲》《战地真容》等一系列战斗性强、艺术性高的作品,有力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暴行和老百姓的深沉苦难,对教育、鼓舞军民抗战到底起了良好带动作用。在罗清桢影响和带领下,一大批青年版画家脱颖而出,成绩斐然。
陈铁耕(1908—1970),又名陈克白、陈耀唐,永和镇华岭村人。1928年考入国立艺术院,在校与陈卓坤等发起组织西湖一八艺社,1930年初到上海,入新华艺专,参加“互济会”的工作,1931年8月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与江丰等成立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在《文艺新闻》等刊物发表木刻作品。1932年底与陈烟桥等组织野穗社,出版木刻集,并在《现代中国木刻选辑》《艺风》等刊物发表木刻作品。1934年,鲁迅将陈铁耕《母与子》《殉难者》等17幅木刻推荐到法国参加“革命的中国新艺术展览会”展出,是参加这次展览的作者中作品最多的一个。1935年回广东任教。1938年赴延安,在延安鲁艺任教。1940年在太行山根据地创办鲁艺分校,任校长。在1943年的延安“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曾遭受审查,顽强不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沈阳鲁艺任教。1949年当选为第一届文代会代表,1959年后任广州美院教授,“文革”中不幸逝世。
陈卓坤(1908—2002),又名陈广,宁中镇人,1928年就读于西湖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与同学陈铁耕等组织西湖一八艺社。1930年5月与部分思想激进的同学另立一八艺社,1930年秋被学校开除后到上海,加入左联,曾参加团中央《少年真理报》、江苏省团委机关报《先锋》的编辑工作。1931年参加鲁迅创办的木刻讲习班,发起成立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参与主持美联及春地美术研究所、野风画会的工作,同时长期深入工厂开展基层工作。1933年被捕,1937年获释后奔赴延安,入陕北青训班学习,后因病返回家乡,参加东江纵队,长期在革命部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汕头市文教局局长、广州美院副院长等职。我国第一幅鲁迅木刻肖像就出自陈卓坤之手。
钟步清(1908-2005),原名钟青云,后改步卿,亦作步清,黄陂镇(原岗背)人。1929年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暑期补习班学习,不久考入上海美专。1929-1933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师从刘海粟、王远勃等。1931年夏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加入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发起和主持M·K木刻研究会。1933年鲁迅选送他的木刻《三农夫》《两个难民》参加在法国举办的“革命的中国新艺术展览会”,同年毕业后回广东汕头南洋中学任教,其间多次与鲁迅通信讨论木刻创作问题。1935年与谢海若、张望等组织新野美术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受历次运动冲击,长期在家乡任中学美术教员,1978年由河源中学退休。
张 慧(1909—1990),字小青,兴田街道人。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1930年毕业后返回故乡,先后在兴宁县立中学、梅县松口中学、蕉岭县立中学、大埔县立中学任教多年。1932年与罗清桢等一起从事木刻创作,1934年3月开始与鲁迅通信并寄木刻作品请教。1934年暑期鲁迅曾介绍罗清桢、张慧去日本独立美术会观摩学习,因故未能成行,二人留在上海期间,到码头、工厂和贫民住地找寻题材,所创作的木刻作品得到鲁迅的具体指导。1940年与罗清桢在广东大埔百侯中学创办和编辑《木刻阵地》,进行抗日宣传。1942年罗清桢病逝,张慧因“共党分子”嫌疑受广东省政府通缉而结束木刻创作生涯,此后专业搞经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与郑野夫合编《罗清桢木刻作品集》。
张慧的作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文学》《太白》《现代》等杂志上常有发表,各地的报刊杂志也可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出版有《张慧木刻集》第一至三集、《张慧木刻画选》《乞丐生活》《群众》《我们要选择战》等七本版画集,《怒吼吧!》《向着风暴前进!》《我们是要选择战》《袭击》和《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等作品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创作的代表作。
邓启凡(1910-1933),1931年为上海美专学生,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木刻部成员,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1932年毕业后返回故乡,不久病故。
黄山定(1910-1996),别名黄聊化,刁坊镇新兴村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春到上海,原准备报考杭州艺专,受陈卓坤、陈铁耕的影响,加入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同年参加鲁迅主办的木刻讲习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陈卓坤等绘制印刷《反帝画报》,宣传抗日。同年底离开上海到杭州,在杭州艺专旁听。1932年5月与江丰等发起组织春地美术研究所,同年7月被捕,1933年8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4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同年冬加入胡一川等组织的鲁艺木刻工作团,被派往晋东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广州解放时参加了对广州艺术院校的接管工作,此后主要从事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先后在唐山铁道学院、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等校任教。作品有《穷人之家》《普希金像》等,出版有《山定版画选》等。《穷人的家》描绘了祖孙三代坐在空荡破旧的家中,饥饿难忍,揭不开锅,贫寒的生活没法过下去的惨状,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穷苦农民的悲惨生活。
陈爰(1912-1999),192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参与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的创立和改组。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被迫退学,离开杭州到上海,加入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参加鲁迅主办的木刻讲习会。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工作。解放战争末期,参加武工队和人民政权的建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兴民中学任教至退休。
二、左翼文化运动对兴宁的影响及其传承
左翼文化运动对兴宁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木刻版画上。1931年8月22日,鲁迅先生邀请日本版画家内山嘉吉在上海举办中国第一期木刻讲习会,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兴起。在13个会员当中,有5个是兴宁籍人,他们是钟步清、邓启凡、黄山定、陈铁耕、陈卓坤,其中陈卓坤是讲习会的组织者之一。从那时开始,木刻版画就在兴宁这个粤东小城生了根,发了芽。在他们影响和带动下,一大批木刻青年脱颖而出,成绩斐然,为兴宁赢得了“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美誉。
为了将鲁迅传授给兴宁版画家们的创作思想代代相传下去,兴宁市委、市政府和民间很早就开始了木刻版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1980年,在著名版画家王立、罗映球等的发动下,兴宁成立清桢版画会。该会成立40年来,除了组织多种形式的版画培训、组织会员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学习创作除木版画外的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版画类型,还通过美协、画院、版画会等发动重点作者参加省级美展和版画展,出版个人画集。重奖加入中国美协、省美协的兴宁籍画家。特别是2009年成立兴宁画院以来,艺术活动更是频繁,先后组织了“兴宁现代版画作品展”“围龙风采·兴宁古民居美术作品展”“兴宁画院第三届作品展”等大型活动,并出版了一批画集。版画作品展扩大到兴宁以外的广州、东莞、珠海、澳门、香港以及日本等地举行,使兴宁版画作品影响力越来越强。
兴宁涌现众多美术人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遐迩闻名的版画家、国画家罗映球、荒烟、王立、黎毓熙、傅思达、马玉书等;七十年代,有蜚声画坛的雕塑家曾新泉、国画家李凌云、李仁康、刘济荣,版画家张运辉;八九十年代的画家曾道宗、罗镜泉、罗幼新等。进入21世纪,兴宁又有许多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崛起于画坛,如:吴卫光、崔跃、罗渊、刘思东等;同时群众业余美术创作也非常活跃,美术教育卓有成效,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正从先辈手中接过革命文艺的“衣钵”,继承革命文艺的精神,描绘新时代壮丽画卷。
资料来源:《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马蹄疾、李允经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新兴木刻运动与兴宁》(中共兴宁市委宣传部、梅州市艺林斋文化创意装饰有限公司编,2015年)、《“美联”与左翼美术运动》(乔丽华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艺星璀璨——现当代广东兴宁籍著名画家解读》(陈其伟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新闻推荐
●蓝佳燕(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605班)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国,我们在宅家抗疫中度过了整个寒假,终于盼到了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