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稳就业 政企携手解难题 复工复产再推进
在航鼎科技的车间里,工人正在有序作业。梁时禹摄
东升工业园区一角,两名求职者正在查看招工信息。梁时禹摄
招聘信息在东升工业园区内随处可见。梁时禹摄
在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声隆隆作响,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在岗位上工作,与之前笔者到访时看到的场景天差地别。时间拨回到3月,这家企业许多工人在疫情防控严格的情况下不能按时到岗,整体到岗率只有七成。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企业用工的高峰期,也是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而今年春季受疫情影响,梅江区许多企业面临着招工难、员工返岗难等问题。
企业平稳高效的运作,是梅江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梅江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之中的痛点,在求职者就业、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保证经济社会的有效运行。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通讯员李立智
面临难点
疫情影响企业用工
在梅州市航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航鼎科技”)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将一块块绿色的电路板放到机器下定型。他们坐成一排,忙碌着的同时也不忘与周围的工友聊两句,嘈杂的机器声与人声混在一起。
“2月15日刚复工的时候,车间工位的入座率仅有76%,现在又恢复了春节之前的热闹。”该公司厂长黄朝安告诉笔者。
据了解,航鼎科技主业为加工电路板,属于梅江区规上企业,注册资本超过2000万元。春节前,航鼎科技已收获大量订单,原打算过年之后统一进行生产加工,却因为疫情打破了计划。
“疫情发生后,许多员工不能按时返岗,我们也考虑到员工生命健康、交通、防疫物资等因素,让部分员工先居家或者云办公,工资按时发放。”黄朝安说。企业人性化行为固然值得点赞,但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企业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在本地招聘一些原在外工作的人员,先将年前积累的订单完成,但事情比我们想得要困难些。”黄朝安说。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地方人才网等互联网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利用员工朋友圈扩散招聘消息……但这些方式都收效甚微。
“最后我们建立临时的日夜班工作制度,同时让有能力、在职能部门工作的员工顶上一线,才保证货物的按时交付。”黄朝安无奈地说。
疫情期间,与航鼎科技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公司复工复产开始,我们便在网站上发布招聘消息,但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赖裕芬说,“我们还在公司门口和园区的宣传栏内张贴招聘海报,尽可能拓宽信息渠道。”
往年二三月,是大部分企业取得“开门红”的高光时刻,年前各种订单的追单、年后各种计划的发布令人应接不暇。如今,疫情当前,企业想复工却面临着用工荒。
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期间,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在人员招聘方面面临挑战。如有些企业有大量员工来自疫区,因防控需要不能准时到岗复工,导致企业产生紧急用工需求。常规招聘活动无法按计划实施。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基础性岗位高度依赖现场招聘。
而一些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等蓝领阶层不适应线上招聘。相较于白领,蓝领更多的是依靠亲朋好友或身边的工头来获取招聘消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往往较为有限。
“相比于技术型人员,我们现在更缺的是一线工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公司积累的订单。”赖裕芬说。如今行走在东升工业园区内,依然可以在各大企业门口看到当时的招聘启事。
积极应对
政企联动破解难题
通过走访东升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笔者发现“招工难”是多数企业需要闯过的一道关卡。放眼全国,不少区域已经采取有力措施,借助多个平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梅江区如何破题?政企联动是解题关键。
“我们与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天都会安排人到企业走访,及时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梅江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邓光明说,“比如针对企业招工难,我们制作了一个表格,专门记录每个企业缺乏员工的岗位。”
打开表格,只见上面用多种颜色将企业划分开来。“像这个用紫色标注的,就是不缺工人的;而这个用黄色标注的,就是还缺少量工人的。”邓光明边指着表格边和笔者解释。
通过每日走访,梅江区实时掌握企业招工信息,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释放招聘信息,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3月28日,“东升工业园区开放日”在园区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举行。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求职人员既可以到现场进行业务咨询、参观园区龙头企业、参加招聘,也可以在梅州人才网、梅州招聘网等了解相关的求职信息。
“采取线下的形式,是为了帮助不懂得参加网络招聘的求职人员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工作环境,更能拉近企业与求职人员之间的距离。”梅江区人社局副局长刘映红说。
活动当天,求职者还深入企业参观。在广东尧圣一方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公司行政负责人房峰忠为求职者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及办公条件,求职者在了解情况之后纷纷上前询问用工条件。
房峰忠表示,举办园区开放日活动,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用工压力。“受疫情影响,公司招聘的难度变大。当下用工需求量增加,举办开放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扩大了知名度,降低招聘难度。”
自2月10日以来,梅江区人社局通过“无线梅州”APP、梅州人才网和梅州招聘网,推广“春暖梅江”招聘信息,线上组织365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10677个,目前达成就业意向7945人次,成功就业1976人。
除了与企业联合组织活动之外,梅江区人社局还积极为企业解读相关政策,助力企业进一步复工复产。“我们将区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名单统计起来,若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可获得每人5000元的奖补;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也可获得每人5000元的奖补。”邓光明说。
防控不松
疫区归来仍需隔离
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的封锁,这对于在梅务工的武汉人乃至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个利好消息。虽然全国疫情防控的态势持续向好,但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如今行走在东升工业园区内,疫情防控的标语依旧随处可见。
“公司仍然保持着疫情高峰期的防疫措施,疫情不结束,防控措施必须时刻到位。”赖裕芬说,“员工每天上下班、进出厂依然需要测量体温,公共场所保持每天2次消毒的频率,每名员工打饭时依然要保持1米的距离。”
在志浩电子的员工食堂,笔者看到,员工餐桌上依然保留着用瓦楞纸做的隔板。“我们了解到聚集性传播的案件仍有发生,所以依然要求员工错峰进食。”赖裕芬说。
随着疫情态势不断向好,许多湖北来梅的务工人员返回到工作岗位,进一步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情况。统筹抓好园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巩固复工复产成果的保证。
“经过前期的排查摸底,我们了解到,园区内共有279名湖北籍务工人员,其中居住在园区内的有173人,未返回的有72人,武汉籍的有6人。”东升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增说。
对于还未返回的武汉员工,园区服务中心坚持做好“三个一”工作。“企业要主动打电话询问未返回的员工身体情况,并要求其在离汉之前接受核酸检测,进入梅州之前要扫粤康码。”李增解释道。
对于已返回的武汉员工,一律接受健康问诊,一律扫粤康码,园区一律发放健康告知书,做到“三个一律”。“针对湖北返梅的员工,我们一律提前介入、提前摸查、及时跟踪,将员工的行动轨迹记录清楚,一直记录至疫情结束。”李增表示。
针对刚从武汉返梅的员工,李增表示,园区已建立“14天两点一线”的隔离制度,持有健康绿码的员工在隔离时间结束后才可自由活动。“武汉返梅的员工在隔离的14天内,除了工作场所和宿舍之外,暂时不到商圈、餐饮店等场所活动。”
新闻推荐
(记者李佳佳通讯员戴智利)深圳深兄环境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城市环境建设的大型综合型服务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