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长远亭 见证粤赣两地情

梅州日报 2020-04-04 09:08

寻乌县南桥镇冠洲村连心桥,旧时为寻乌至平远主要通道,由平远陈姓人捐建。马子坳长远亭石碑(局部)牛背企岃长远亭门匾

平远设县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其位于福建武平和江西安远之间,取名平远,隶属江西赣州府。今江西寻乌县南桥镇、丹溪乡等一带曾隶属平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平远改隶广东潮州府后,上述地区归还江西安远。两地人民同属客家,语言相似,交往密切,在连接两地崇山峻岭的古道上,有两座名为长远亭的茶亭,见证了两地人民的情谊。

●姚良明

马子坳长远亭位于平远中行镇仲石村与马子坳古道旁,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马子坳为马形山,远看如一匹飘逸的骏马,民间称为风水宝地。当地流传一首歌谣:“好地马子坳,蛤蟆(田鸡)落窿"嬲";谁人葬得着,代代有谷粜。”旧时客家人讲求风水,修筑茶亭事先会堪舆位置,而马子坳茶亭正好建在厚实的马臀部位。茶亭坐北向南,长7米、宽6米、高5米,三合土、瓦面,东边筑有2间杂房,石砌路前还筑有一堵1.2米高的墙,可见当年茶亭的大气。由于古道废弃多年,茶亭几近圮坍,仅存两边和后面三堵危墙。后墙镶嵌有五块黑色大理石石碑,刻有倡建茶亭的引言。

“盖闻如向斯应者,莫大于眼前阴功,而施茶解渴者,尤为阴功之大德。今马子坳带至岽顶虽系山径之蹊间,而上通江右,下接梅州。凡远来近悦,商贾农工,故源源而来,穰穰而徃,不乏其人。每叹道路崎岖,步履难越,常有望梅止渴之思。予等目击维艰,意欲建立茶亭并捐题茶费,但功用浩大,独力难支,非借众力难于集善爰修。俚言敬叩四方仁人君子广布金钱,惟冀族亲高友咸切乐助,大发仁心,多助寡助。工竣之后,镌订石碑共勷积善之果,则福有攸归。庶使后来五风十雨,皆可中道而行;万苦千辛,不至半途为废。虽不敢云媲美乎徃迹,亦聊可以便行人之解渴云尔。是为引。”

茶亭由两地村民捐资兴建,命名为长远亭。石碑上密密麻麻地刻有赖仕毓、张崇伦等捐款建亭和捐田施茗费人士的芳名,可见当时两地人民踊跃捐献、集腋成裘办大事的盛况。

牛背企岃长远亭位于兴宁县罗浮镇新南村三坑里与丹溪乡岑峰村接壤的牛背企岃古道上。罗浮镇新南、瑶兴等村旧称大信乡,一直是平远县辖地,1951年5月才划归兴宁县管辖。故与马子坳茶亭一样,取寻乌县旧称长宁县的“长”和平远县的“远”命名。

茶亭建在古道上,为拱门空心茶亭,现已无屋面,只剩局部墙体,墙体全由大条石垒砌而成。茶亭内没有石碑等文字记载,只是大门上方的石质门匾还在,文字标明茶亭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长远亭”三字丰筋有力,落款刻有“总理信生廖自勋、赖荣烈立”字样。经查证,廖自勋、赖荣烈分别为岑峰村下排嘴头人,邑绅,家境殷实,结为“同年”,长远亭由两人筹划捐建。岑峰牛背企岃至新南三坑里古道是粤赣古道寻乌至兴宁两条道路的其中一条,路况复杂,山高路陡。长远亭的兴建,两地人民额手称庆。

两地民风淳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不分彼此。在八尺至南桥古道两地接壤处的南桥镇冠洲村,有一座气势宏伟的万善桥。寻乌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编纂的《寻乌县文物古迹集萃》一书有记载:“东西横跨冠洲溪,为单墩二孔石拱桥,用花岗岩条石砌成,迎水面置一船型墩,桥面两侧建有桥栏。桥长21米,宽4.8米,桥的下游方向正中刻有万善桥字样。该桥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旧时为寻乌至平远主要通道,由广东平远陈姓人捐资建造,所以又名连心桥。”这是目前万善桥仅有的文字记载,当初建桥的细节已无从考证。诚然,万善桥被称为连心桥,出自民间口碑,“连心”两个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宛如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

平远与寻乌山水相连。据《平远县志》记载,平远主要河流有三条,即北部的差干河、中部的柚树河、南部的石正河,均属韩江水系。三条河流都有支流源自寻乌。唯有平远八尺镇境内的排下溪流向西北方的寻乌汇入东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长远亭名字含义,两地人民的情谊如同奔腾不息的东江、韩江水,源远流长。

新闻推荐

医疗机构大部分恢复正常服务

本报讯经过两个多月的严密防控,兴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被省列为低风险区。近期,兴宁市卫健局下发了差异化恢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