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胜专栏 抗日名将李友梅故居去来

梅州日报 2020-04-04 09:10

李友梅故居,名“宁一庄”,位于五华县横陂镇老楼光明村,由李友梅与胞兄李友云倡议兴建。建成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以旌先祖八世祖宁一公之恩泽,取名“宁一庄”,并施住于族人,以赡抚族人,报恩乡亲。2010年12月宁一庄被公布为五华县文物保护单位、五华县古民居保护单位。

宁一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进深为54.5米,屋高两层,屋内堂柱、墙角、天井唇、台阶、走廊门框等均由麻石打制,显得坚实规整。门额匾书“宁一庄”三字,右上题款“民国二十六年春”,左下落款“裔孙友云友梅重建”,大门联“宁安家国,一统山河”。宁一庄自下而上计有五堂四天井,客家地区围龙屋等民居多为上中下三堂两天井结构,四堂三天井亦是少有,然宁一庄有五堂四天井,实属罕见。五堂前低后高式递进,每进一堂,天井两边有三级石阶登堂入室,每堂均有方形石柱镶嵌木屏风。五堂之中第三堂为主堂,面积最为高阔,计有八条方石柱承梁托架,梁架粗实。屋内厅堂高均两层,显得高朗,天井亦高,光亮风畅。

李友梅,名入县志及国家抗日英烈名录等史册。《五华县志(1991年版)》第650页人物传载:“李友梅(1907-1937),字竹三,(横陂镇)锡坑区老楼乡人。年少丧父母,赖胞兄友云艰苦抚养。先后就读五华务本学校、端本学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李龙章连当兵。1926年3月,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陆军第一师二旅第四团上校团长。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事爆发,当局电令第一师于8月26日由徐州经无锡往上海,增援宝山战线。9月19日晚,日军向第一师阵地进攻,四团战事最为剧烈。友梅亲率预备队参加血战,不幸头部中弹,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认他为少将,蒋介石、林森、吴铁城分赠"气壮山河""忠灵不泯""永怀国殇"旌匾,同时,建"李友梅纪念亭"于乡。”1987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李友梅为革命烈士。

李友梅带兵打仗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民国二十二年(1933)李友梅升任第一师第四团上校团长,年仅26岁,为当时国军中最为年轻的团长之一。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13日上海淞沪会战开始,抗日战争中国军队打响第一场大型会战。李友梅身为团长,告别新婚娇妻,搬入团部作战室,后奉命率团攻打宝山县罗店。战前,其将家属安排遣送回家,并激昂赋诗“左肩有担当,国耻不可忘。愿将满腔血,遍洒太平洋。”以表与罗店共存亡之壮志。罗店之战异常惨烈,李友梅率团血战数日,伤亡惨重,全团仅剩下几十名官兵坚守阵地。9月19日,李友梅被日军机枪扫射,不幸中弹,血染沙场,为国捐躯,年仅30岁。

李友梅牺牲之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少将。是年冬在其锡坑老家,家乡人们为其建立“李友梅烈士纪念亭”。亭为木桁木桷、砖墙瓦顶结构,水泥地板,面阔13.3米,深12米,由上下两栋组成。前为三开间一厅两房,后为亭阁。亭为六角形,飞檐翘角,高三层8米。亭正中后墙立石碑,碑文曰:“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上海宝山县中日抗战御敌殉国,享年三十。蒙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旌给"忠灵不泯",委员长蒋中正旌给"气壮山河",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旌给"永怀国殇",五华县县长旌给"党国干城",永留纪念。民国陆军晋级少将李友梅号竹三纪念亭。民国二十六年冬立。”前来瞻仰者甚众。亭惜于“文革”末期(1975年)被拆毁,李友梅家属将纪念碑捡回家里嵌于墙上,仍存。

据横陂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李友梅自幼失双亲,得乡亲接济以度日,直至从军之后生活才得以改善。念及族人之恩德,李友梅从军后与胞兄友云商量倡建义庄宁一庄,以旌先祖之恩泽,报恩于族亲。义庄建造事务由家兄友云操持,友梅每月将薪俸留下温饱开销之外悉数寄回。田地由宁一公后裔族人自愿捐出或集资购置,建成后按族人捐出田地或集资数额之比例,分给各房各户男丁。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李友梅为国捐躯,工程未半。遗孀胡惠兰悲痛之余,大义决定继承丈夫遗志,将烈士抚恤金悉数捐出,交由兄长友云续建宁一庄,并以柔弱身躯独自抚养两个子女,艰难度日。未久,宁一庄建成,施住给族人,完成烈士报效乡里之遗愿,传为佳话。

新闻推荐

省专家组来梅指导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时建议 加强境外来梅人员摸排

本报讯17日、18日,广州市梅州市分别报告了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梅州同一足球俱乐部成员。省新冠肺炎防控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