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 念好“三字诀” 夺取防疫发展“双胜利”
伴随着机器的飞速运转,梅县区首条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丙村镇村干部到贫困群众家中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受访者供图
“请问您是本小区的业主吗?来,这边测下体温。”“好,你们辛苦啦,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梅县区新城办科技苑小区门口,党员志愿者为进入小区的业主测量体温、叮嘱防疫事项,一问一答,尽显温情。
地处梅州市中部的梅县区,东北方向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接壤,下辖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387个村(社区),61万人口,外来人员较多,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梅县区应势而谋、因势而动,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防控工作部署,压紧压实责任,念好严、实、准“三字诀”,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战役”,奋力夺取“双胜利”。
●黄韬炜刘洪桥曾健锋
“严”字诀党员带头筑牢防疫“铁篱笆”
“现在仍然不能松懈,记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持良好心态。”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温友昭带领村党员干部坚守岗位,走村入户宣传防控知识、摸排流动人员情况,为居家隔离的村民提供暖心生活保障,高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我觉得能够为大家做一点事,同大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共渡难关,就是一个普通党员、村"两委"干部的初心使命。”温友昭说。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梅县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村民理事会、老人会等民间组织,凝聚广大党员和村(社区)干部、村医、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依靠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疫“铁篱笆”,坚决阻止疫情在社区和农村扩散传播,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
“严”字当头,实干为先。做好内防扩散的同时,梅县区公安、交通运输、卫健等多部门联合在高铁站、高速路口、车站、省界等设立了27个检疫点,24小时设卡,按“逢车必查、逢人必测”的要求,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进行登记,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和入口把控。
疫情在哪里,党员就要战斗在哪里。2月10日,梅县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组织动员区直单位党员干部投身城乡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选派千余名居住在梅县城区的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所在镇街报到,就近就便支援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补充基层一线防控力量,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此外,作为梅州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救治专家组,在感染大楼设置隔离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不断完善治疗方案,取得了确诊患者治愈率100%、零死亡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阶段性战果。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该院13名医护人员还主动请战,参与组建广东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远赴千里开展医疗救治。经过55天的奋战,他们所在的汉口医院呼吸七病区患者实现“清零”,13名白衣战士完成使命后全员平安归家。
“实”字诀靠前服务跑出复工“加速度”
在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正奏响“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建设的复工“协奏曲”。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重点项目建设等不起、慢不得。2月10日复工以来,“客都人家”项目部克服困难、倒排工期,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开足马力推进工程主体建设。“受疫情影响,之前的工程进度有些放缓,我们会把计划做足做细,保证完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预计在今年8月15日试营业,9月19日首台演出正式开演。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梅县区实行区领导上门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各挂点区领导、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区直各相关单位每月深入企业走访,了解和掌握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发展规划、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等方面情况,摸清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增强动力,实现安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促进企业扩产增效、加快发展。
在此基础上,梅县区制定出台了《梅州市梅县区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细则20条》(以下简称《细则》),支持企业转产防控应急物资生产,鼓励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信贷力度支持企业,对受疫情影响的进出口企业给予财政专项支持,同时积极向需要办证的企业推行线上和预约办理,实现“即办即走”。
翻阅《细则》,20项帮扶政策涵盖了税收、租金、金融贷款、专项补贴等企业最为关心的内容,拳拳精准,条条实在,为广大复工企业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在疫情防控期间,梅县区省级民生保供企业梅州市惠兴米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物流受限等影响,出现了临时资金困难情况。该区金融部门了解情况后,迅速帮助其与梅州农商银行对接,从资料收集到审批放款,仅用时三天,就为企业提供了一笔30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
截至3月底,梅县区辖区内金融机构授信企业292家,授信额超过21.09亿元;发放贷款企业249家,发放贷款约11.77亿元。
政企携手,其利断金。响彻耳畔的机器轰鸣声比任何口号都更加有力。3月16日,在位于梅县区白渡镇沙坪村的广东中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的飞速运转,一片片口罩飞速成型并落入收集筐中,梅县区首条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
“在生产筹备过程中,梅县区相关部门在审批申请、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员工招聘、水电保供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为我们火速增产口罩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公司总经理龙云军说,目前首条生产线日产口罩近3万只,其余4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后,日产量可达28万只。
“准”字诀奋力冲刺打好脱贫“组合拳”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作为梅州市的农业大区,梅县区的春耕大幕早已拉开,田野上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任务艰巨又遭遇疫情影响,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困难。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
疫情发生以来,梅县区从区委书记、区长到一线基层干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潜心下沉开展疫情防控和扶贫工作,通过“无接触”“零距离”相结合的扶贫方式,打出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组合拳”,全力为贫困群众撑起阻隔病毒和贫困的“防护伞”。
“企业有没有通知延迟上班?”“疫情期间工资都正常发放了吗?”“家里的防护物资够不够?如果没有口罩一定要提出来。”……
为了不让疫情影响贫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疫情发生后,梅县区丙村镇田头村在抓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着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2月底,本地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了,但有些企业在外地的员工暂时回不来,出现了人手缺口,镇、村和驻村扶贫队便和企业对接,整合资源,让有意愿的贫困户到企业上班,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田头村党支部书记刘雪萍说。
该村贫困户黄艳梅便在村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在村委会附近的正和电子厂从事保洁工作。扶贫干部还与该厂负责人协调,放宽黄艳梅的上下班时间,让她可以照顾家庭。
“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料重残的丈夫和两个孩子,这份工作再好不过了。”黄艳梅说,疫情当前,政府还时刻想着困难群众,帮忙找工作、解决生活困难,心头很暖。
脱贫攻坚,需要念好“准”字诀。疫情发生后,梅县区全面摸查疫情对贫困户务工就业、脱贫返贫等方面的影响,逐户逐人跟踪贫困户就业情况,组织参与网上应聘,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同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有序组织贫困群众适时恢复生产。
“目前,梅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返岗就业率达90%,疫情对贫困户的务工就业、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扶贫小额信贷逾期违约等方面的影响,均在可控范围内。”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芬兰说。
在此基础之上,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制作了梅县区果蔬生鲜供应平台,联合梅州市云电商生态城、广东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乐得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家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在电商企业和农户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发挥两端优势,实现扶贫特色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疫线实践
文明实践之光照亮战疫之路
“疫情发生以来,志愿者就一直在这里。前一阵子天气时冷时热,但志愿者的防疫工作却风雨无阻。”住在梅县区同昌花园的大学生黄金龙说,对于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自己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于是他决定不再宅家,加入志愿者队伍。
社区防疫工作忙中有序,在乡村防疫一线,同样少不了“红马甲”的身影。
松源镇防疫志愿者赵凡是该镇宝坑村公共服务平台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她每天晚上都会到防疫站点帮忙。作为一名从外省嫁到松源的姑娘,她说:“松源就是我的家,守护这里的万家灯火,就是守护自己的家人。”
为了打通精准防控、重点防控、全民防控工作“最后一公里”,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省试点单位,梅县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20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纽带,38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用好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打造区、镇、村三级防控体系。同时,成立梅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医疗健身、助学支教等34支志愿服务分队,汇聚起全民战疫正能量,全力打好抗疫情、稳经济双线战役。
截至目前,梅县区共有1.5万名志愿者在所居住的社区(小区)、村委协助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劝导、人员排查等防疫工作,全区多个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招募动员倡议,先后组织3000多名志愿者加入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携手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在全力打好抗疫情、稳经济双线战役的同时,梅县区还充分发挥文明志愿力量,保障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
“家里网络正常吗?”“有电子设备进行线上学习吗?”……3月2日,梅州中小学正式启动线上教育,梅县区恒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钟柯一大早就忙碌了起来。他逐一给协会贫困帮扶对象中的48名困难学生拨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电话回访中,钟柯了解到有6名学生没有线上教学所需的电子设备,他便立即发动本协会志愿者一起筹集资金用于购买智能手机以及流量套餐。
3月3日早上,协会一行人分成两个小队,分别前往梅县区南口镇、石坑镇、松源镇等乡镇,为6名困难学生送上了智能手机。
“手机已经帮你们开通了100G的免费流量,开机后就能使用了。”在南口镇瑶西村一名学生家中,志愿者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手机的使用方法和在线学习的步骤。
“这个新手机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线上教育启动后,石坑镇龙中村学生严成金为不耽误学习,只能找邻居临时借了一部智能手机。如今,志愿者为他送来了一部新手机,让他激动不已。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战疫路上,梅县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正用实际行动,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用文明之光驱散疫情的“阴霾”,迎接春天的到来。
记者观察
战疫大考,不容偏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城市安静了下来。
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显然,这是一次大考,而且是一次综合考试。
大考点题,谁来应答?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责,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是不容推卸的分内事。其实,答题不难,难的是得高分。近日,梅县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暨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强调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潜在的效能“提”上来,把发展的氛围“燃”起来。这种使命感和紧迫感,值得点赞。新冠肺炎疫情的确给我们造成了不小损失。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就需要尽最大可能止损,认认真真答好每一道题。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考题,因此,考出高分的关键便在于不偏科。无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还是脱贫攻坚,都事关全局,不容有失,战疫大考,不容偏科。
答好“疫情防控”科目考卷,要念好“严”字诀。疫情发生以来,梅县区委、区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任常务副总指挥、相关区领导任副总指挥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以上率下,干部取消休假,加强值班值守,层层压实防控工作责任,把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小落具体,严防疫情蔓延。
经过艰苦努力,国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过,但是境外输入风险加大。故此,外防境外输入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审时度势,调整措施。现阶段,梅县区则集中力量抓紧抓实抓细防境外输入工作,加大机场、高铁、客运站境外来梅人员的甄别和检测,严格落实境外来梅人员14天集中隔离措施。同时,落实乡镇属地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加强镇、村、社区外来人员排查、报告。此外,继续加强防护服、口罩等防疫物资储备,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答好“经济发展”科目考卷,要念好“实”字诀。梅县区是梅州经济发展排头兵,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众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加快复工复产尤为重要。从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物资、资金需求、用工需求等困难,到制定出台《梅州市梅县区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细则20条》,再到实行区领导上门服务重点企业制度,一系列护航复工复产的“组合拳”无不贯穿一个“实”字。截至3月25日,梅县区45项在建省、市、区重点项目已复工44项,复工率97.78%,工人到岗率87.92%。
答好“脱贫攻坚”科目考卷,要念好“准”字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越要突出一个“准”字。在聚焦剩余贫困户挂牌督战,完善“一户一策”工作方案的基础之上,梅县区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拿出精准举措解决因疫情导致农业生产遭受损失、农产品滞销等问题。除此之外,该区还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群众的长效机制,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足见其战疫战贫、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每答好一道题,就意味着工作取得了成效,带给人们“春暖花开”般的获得感。考验没有句号,答题没有休止符。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决策,主动作为,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的全方位冲击,在严峻考验面前交出优秀答卷。
新闻推荐
■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清远,我们回来啦!”26日上午9点,载着430名湖北籍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复工暖心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