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三核”驱动打造文星桑梓地河畔云水乡

羊城地方 2020-04-02 10:22

▲悦来村光伏扶贫产业

航鑫科技厂区

福德金属车间

中爱医疗花园式厂房

宋湘纪念公园和故居全貌

文星桑梓地河畔云水乡

文/图危健峰刘海锋管彦豪

“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羁情空复尔,乡思故依然。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岩巅。”这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宋湘思念家乡白渡时写下的诗句。白渡镇,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东北部,石窟河贯穿而过,青山绿水、白鹭翩飞,春光旖旎。

近年来,白渡镇党委政府立足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在优化民生保障的前提下,提出“宋湘故里工业新镇”的发展思路,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业经济“三核”驱动,致力于将白渡镇打造成文星桑梓地、河畔云水乡。

1

正在崛起的“工业新镇”

沿着205国道驱车进入白渡镇境内的沙坪工业片区,一栋栋崭新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建成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机器轰鸣、热火朝天,让人一改白渡“老圩镇”的印象,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两年之前沙坪还是一块荒芜之地。

“沙坪工业片区规划832亩,2018年基本建成,目前已经吸引了6家优质企业落户,6家落户企业计划总投资24.83亿元,所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5.92亿元。”白渡镇副镇长刘海锋介绍说,除了沙坪工业片区该镇还有汶水工业片区和梅州坑工业片区,三个工业片区现有落户企业18家,项目计划总投资40.43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41.1亿元,是驱动白渡经济发展的“硬核”力量。

广东中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年落户沙坪的企业,计划总投资12亿元,以生产血透耗材为主。企业2018年6月动工后,现在已建成花园式厂房、职工宿舍、生活广场和科技大楼。疫情期间,该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利用现成的高标准车间生产口罩。“3月5日设备到位安装,11日开始生产,日产量4万只,另外几条生产线近日即将到位,口罩日产量可提升到20万只。”该企业经理黎钢告诉记者,公司从落户到建设以及复工复产都得到了白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等诸多问题,其中口罩生产车间的30名员工都是白渡人。黎钢还介绍,目前中爱医疗项目一期已经投入3亿元左右,企业研发生产的血透耗材已经送上级检测机构进行检验,5月份出具检验注册报告后可马上开始生产,整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0.9亿元,年纳税1.5亿元左右,同时可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与中爱医疗一路之隔的梅州市福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金属制品、汽车及摩托车零配件的企业。该公司2019年8月正式通电投产,是沙坪工业片区最早建成投产的企业。在该公司一期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忙碌有序,一堆堆客户订制的产品已经打包好准备发货。“目前,我们是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园园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建成投产,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公司员工已经达到100多人,月产值2000万元。“这是个新的工业片区,公司刚落户的时候,路难走、用水用电都非常困难,但每次我们跟镇里一说,他们马上派人来协助解决,这让我们很感动。”周园园说。

“在家门口上班,工资待遇都不错,我觉得非常好。”福德公司的保安钟叔看见记者走上前来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原来钟叔是创乐村的一名贫困户,去年退出贫困机制后,他来到工业园做保安,每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轻松自在地在家门口就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记者了解到,像钟叔一样在福德公司上班的村民有70人,他们的平均工资达到了4000元左右,“工业反哺农业”的效果可见一斑。

2

人文荟萃的“宋湘故里”

春风拂面,满目葱荣。走进白渡镇创乐村,青山如黛、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坐落于山水间的古朴建筑“太史第”便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书法家、循吏宋湘的故居。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乾隆五十七年,宋湘37岁中解元,嘉庆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其先在惠州、广州书院主讲,教书育人;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四川及贵州乡试主考官;后出守云南曲靖府、广南府及永昌府,再任湖北督粮道。“太史第”位于创乐村象湖坪,是一座典型的粤东客家氏三堂两横瓦屋,前有晒谷平、后有围山,周边小山环抱、门前溪水潺潺,屋瓦镶嵌其中,景色和谐优美。但“文革”期间,太史第遭到严重破坏,后乡贤和当地政府历次修缮,现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宋湘一生创作了1000多首(篇)诗赋和时文,被嘉庆皇帝封为“岭南第一才子”,其文风兼习杜甫李白,挥洒自如、豪迈奔赴、直抒胸臆,作品主要有《湖居十首》《家园杂忆四十韵》《李将军诗》《祭风台》《帝京赋》等,《嘉应州志·宋湘传》记载其诗文为:“襟袍豪迈,下笔具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从真性情坌涌而出,自成一家之言。”其故居中,悬挂的《山形诗》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回环念读,彰显才子之气。宋湘除了诗文一流,还善书法风格雄奇,代表作有《伯牙琴台题壁》《五别诗》,苍劲潇洒。

宋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文星照耀下的白渡镇,如何挖掘和利用“宋湘文化”,以文化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我们要把宋湘文化打造成白渡的网红标签,以文化熏陶文明的乡风,以文化培育文旅产业,以文化提振发展的精神动力。”白渡镇党委书记洪明介绍,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该镇深挖白渡人文资源,推动成立了梅州市宋湘研究会,修缮了宋湘故居,建成了宋湘纪念公园,提升了宋湘文化广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宋湘文化”。

“宋湘是岭南第一才子,又是‘梅州八贤’之首。我也是研究宋湘文化的,听说宋湘纪念公园建好了,就过来参观一下。”游客李先生慕名前来。记者了解到,宋湘纪念公园投资250万元占地7亩,今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公园以雕塑、石刻、展牌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宋湘六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其在诗歌、书法、勤政廉政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成为弘扬优秀文化、激励教育后人的人文基地。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打开乡村振兴的一把钥匙。“石窟河一河两岸美景如画,水质常年达到二类标准,现在我们正在推动石窟河精品游线建设。”洪明告诉记者,白渡境内石窟河沿线有7个村,由于村庄分散很难突出特色,为此集中资金和资源进行连线连片打造,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设置观光停车驿站,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形成精品旅游线路。目前,白渡境内连接石窟河上下游的X962线至X954线在打通,该路段长约800米,既是连接沙坪工业片区和梅州坑工业片区的重要干线,也是石窟河精品游线连线连片建设的重要节点。

3

脱贫奔康路上的“云水之乡”

“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产业激活贫困户的斗志,形成长效的增收致富机制。”在白渡镇悦来村,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驻村第一书记林国康一边介绍村里的党建文化长廊一边说。悦来村是白渡镇唯一的省定贫困村,近年来,通过种养殖扶贫、发展光伏发电以及与蔬菜基地合作,2019年11月,悦来村整村退出,3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机制。为了巩固脱贫成效,持续增加村民的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今年再次投入了13.5万元扶贫引导资金。

“他们和我素不相识都能真心实意地帮我,心里的感激真的是无法表达,所以我自己也要努力,把生活搞好来。”贫困户叶伟志说起驻村工作队帮扶他的过程,眼眶不禁湿润了。原来,叶伟志离异后与儿子一起居住,靠打零工过日,生活清苦。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叶伟志终于迈出第一步发展起了养鸡,由于赶上了市场而且驻村工作队还帮忙联系销路,第一年他的100多只鸡被一卖而空。2019年,叶伟志通过旧房改造项目住上了新房,今年他将养殖规模扩展到了500只,还买了部二手面包车运输货物和饲料。“我现在一天打三份工,感觉一点都不累,心里有盼头身上就有劲头。”叶伟志说。

记者了解到,在悦来村像叶伟志一样的村民,收入正稳步上升。在光伏发电、蔬菜种植投资和村办加工厂等的带动下,村集体收入达到了近10万元。“广州的驻村干部来了之后,村两委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村里三清三拆三整治都是党员带头,村民、乡贤也支持村里的事业,这样村容村貌等各方面就有了很大改善。”悦来村党总支书记李洁清告诉记者,村里有63名党员,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搞基础建设、发展各项产业,村民都拥护支持。现在村里建有党建文化长廊、篮球场、小型灯光足球场、休闲广场和公园,美丽乡村雏形初显。

记者沿着悦来村道行走,干净整洁的村道竖立了200多盏太阳能路灯;路旁经过河道修复的小河,流水潺潺、鱼翔浅底,河堤两岸格桑花盛开;站在小桥上,极目远眺就是几百亩连片的水田,隐约可见一群白鹭上下翻飞。“我们正在对接一个稻虾共生的项目,140多亩的连片田地已经集约好,预计下半年可以实施。”李洁清指着远处一大片田地说:“2020年脱贫奔康我们坚决不掉队。”

新闻推荐

湖北籍务工人员返清复岗的多重意义

■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清远,我们回来啦!”26日上午9点,载着430名湖北籍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复工暖心直通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