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穿上魅力衣装 梅江区加快推进“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建设,全面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在梅水路一侧,融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元素的花箱与盛开的鲜花为城市增添色彩。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春风和煦,气温舒适宜人,梅城华南大道中的紫荆花、三角梅开得热烈。从人行天桥上向远方眺望,鲜花向远方延伸,将行驶的车辆隔开来;不远处的梅江二路两旁,融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花箱里,艳丽的花朵也正怒放,一丛丛、一簇簇,分散在榕树之间,点缀着市容市貌。
花圃的装点是梅江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小缩影。自“美丽梅州·美好家园”行动开展以来,梅江区着眼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堵点、难点、痛点,提升市容市貌,让文明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
日前,梅州市“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三年行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通报2019年任务测评工作情况,梅江区以97.2分位居全市第一。
着手解决群众烦心事市民生活增乐添趣
如今在城北镇五洲社区的大街小巷,出行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被朽化的电线皮砸到头,司机开车也可放心,城市变得干净整洁。而在半年前,五洲社区中杂乱的“四网”是令社区居民头疼的问题之一。
城北镇老旧小区多、居民组成复杂。当人口增加,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落后、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被放大,小区的“四网”繁多且杂乱无章便是一个直接体现。
“四网”指的是电线、电话线、电缆、网线。随着现代网络技术迭代加快,“四网”更换越来越频繁。“居民在接入新线时,并不考虑将旧线进行拆除。这边拉一根,那边拉一根,废弃的线缆便越来越多。”城北镇党委副书记池莉梅告诉记者,朽化电线下垂不仅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还影响城市的美观。“居民们纷纷向我们反映,希望快点解决这件事。”
居民的烦心事,干部的挂心事。针对城市中的线缆乱拉乱挂问题,梅江区开展“四网整合”专项工作,对五洲社区、车站社区、小花园社区、白围社区等地方约80处线缆进行规整,历时2个月,总投入约20万元。
“我们将四网之中的废线剪断抽出,对线路进行重新梳理走线,然后将线路进行集中捆扎。”池莉梅说。
改的是“小乱”,获得的是“大赞”。“四网整合”专项工作初见成效,赢得多个社区居民的好评。“乱拉的电线整治好了,我们出行更安全,环境也变得更好了。”家住五洲社区东一巷的陈先生说。
自“美丽梅州·美好家园”活动开展以来,梅江区从群众的反映入手,解决了城区架空管线、城区“六乱”现象、铁皮瓦搭建、主要公路两侧“脏乱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同时,该区还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了“心家园”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向阳树”未成年人帮教服务工作室、市经信委宿舍家委会、“壹家”公益超市等一批社区治理品牌,进一步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市容市貌提档升级
雨后初晴,梅水路两旁的鲜花竞相开放。黄花铃木、美丽异木棉、多彩勒杜鹃、龙船花……各种各样的花朵吸引众多居民驻足拍照。
一步一景,处处风情。“在挑选景观的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品种的搭配,也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以达到四季有花,常年有花的效果。”梅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蓝天,是美丽也是幸福。围绕《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设总体概念规划(2019—2023)》《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设重点项目详细规划》要求,梅江区通过不同品种乔木、灌木和地被的搭配,进一步塑造“花样梅州缤纷客都”的城市形象。
按照“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设计理念,梅江区以梅江二路、梅水路作为示范街,加大时花种植力度,全面提升道路景观。在修复道路路缘石、花池的同时,用融入梅花元素的花箱取代杂乱无章的灌木丛,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夜幕降临,梅水路的路灯亮了起来。洁白的灯光与鲜艳的花朵交相辉映,与白天的风景相比,另有一番趣味;在河对岸的芹洋半岛,一盏盏路灯照亮了群众回家的路,也照亮了芹洋的美。
去年下半年,梅江区解决了芹洋半岛、梅水路、梅江一路、平远路口到城北高速、学海路等路段路灯的线路故障问题,对城区内多处路段的问题路灯进行更换。
截至目前,梅江区已修复线路故障21起,修复城区各路段不亮、失压、昏暗、残坏等问题路灯1260多盏,新装LED路灯56盏,更换老旧残LED路灯294盏和灯柱14柱。
大桥上,道路旁,路灯照亮了梅城的夜,也点亮了城市的文明。
“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客都文明。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笔者走过东山大桥时看到,一名小女孩一边念着路灯下的文字,一边向身旁的父亲问道。“就是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把我们住的城市建设得更好。”小女孩的父亲回答说。
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美丽经济提质增效
驱车沿省道S233线行驶至西阳镇阁公岭村,可以看到四周群山环绕,一座与周围民居略为不同,清代四合院式附筑一横屋的客家传统民居出现眼前。这座建筑名为“敦裕居”,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林风眠的故居。
继续往前行驶至新联村,一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住宅引人注目。这座名为“联芳楼”的建筑是旅印尼侨商丘麟祥、丘星祥兄弟的杰作。
这一段路,是2019年梅江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其中一段。该条线路名为“诗画梅江美丽乡村行”,包括了区内10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总长约18公里。“这条线路让游客通过走访客家人文特色古民居,欣赏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品尝特色客家美食,感受与体验客家文化和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温巨巨介绍。
“我们共规划了3条"乡村精品旅游路线",旅游的范围包括了都市与乡村,通过产业带动,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旅游增收的目标。”温巨巨说,利用省道S233线的交通便捷优势,结合西阳镇现有资源,将新联村、阁公岭村等打造成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景点,变身美丽乡村。
挖掘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培育美丽经济的方式。在《梅州市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美丽经济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重点任务被列入。
在去年11月29日召开的一次区委常委会议上,梅江区委书记朱国城强调,梅江要按照省委工作部署,不断筑牢生态屏障,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既是梅江区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手段。
梅江区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产业配套基地,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供给。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配合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中实现生态价值,推动梅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城市“微改造”的实施,西阳镇新联村、北联村和城北镇扎上村、群益村、玉水村等地,以及江北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受群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梅江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展现梅州美景、讲好梅州故事,推动梅江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温巨巨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曾仕谦李新苑黄莹珊
新闻推荐
春天来了。疫情防控形势向好,16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要求组织援鄂医务人员分批撤离。同日,梅江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