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历史上的瘟疫纪略
●江连辉
2020年鼠年春节前夕,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神州大地,经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疫,国内疫情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可怕的是疫情已经从国内、国际间有限传播转变到全球蔓延扩散。翻开五华的志书,可以发现,史书记述中的五华,也是瘟疫频发的多灾区,尤其以近现代以来,瘟疫较为频繁。清末至民国期间,白喉、鼠疫、天花、霍乱是当时最为严重的四种瘟疫,在五华地区长期肆虐,间歇性暴发,其传染性强、规模大,对社会影响极为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白喉、疟疾、流脑、脊髓灰质炎等烈、急性传染病也曾一度流行,对五华群众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
志书中有关五华瘟疫流行的最早记述是在清代,共发生了3次,分别为:清顺治四年(1647),瘟疫流行;清顺治十五年(1658),夏,白喉病流行;清光绪三十年(1904),鼠疫在华城镇和西林乡流行。这三次疫症流行对五华的损失未有详尽记述。此后,发生在五华的流行性疫病如白喉、鼠疫、天花、霍乱、疟疾、流脑、脊髓灰质炎在志书均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白喉
自清顺治十五年(1658)夏始有记载,流行在五华境内的白喉病,肆虐了三百多年。在缺医少药、饥寒交加的旧社会里,疫情威胁下的百姓,人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感染中招后大都在劫难逃。如著名的民国北伐中将,27岁便任广东都督的张我权(1886-1925,安流五联村人),于民国十四年(1925)因父病重回乡省亲,不久,患白喉送黄塘医院不治,英才壮年而逝,令人不胜唏嘘。平民百姓染后病亡更是不计胜数,触目惊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新生的人民政权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在重点区乡开展白喉菌等(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随后逐年扩大。同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1959年使用椰胶树根皮煎水内服,配合青霉素肌注,治疗白喉405例,治愈率达86.9%。曾任五华县人民医院院长的卓国章(1911-1989),医术高明,对治疗白喉颇有心得,曾著有《白喉》等医学论文数十篇在国内权威《医学杂志》发表。直至1985年,白喉瘟疫才彻底被消灭。
鼠疫
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九年(1920)和民国十四年(1925),长乐县城华城曾先后3次发生鼠疫,疫点主要分布于华城圩镇、大河唇、塔冈、西林、湖田、富石角等地。每逢此灾,人心惶惶,哀声四起。这3次鼠疫,共发病230人,死亡120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连年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老鼠,并在旧鼠疫区进行疫苗预防注射。1954年2月在华城进行捕鼠验蚤。1964年又在华城圩镇的天后街、柴巷街和维新大队第十生产队进行捕鼠验蚤,鼠密度为6.45%,鼠体染蚤率为24.4%,印度蚤指数为0.06,鼠淋巴、心肺、肝、脾涂片镜检及培养均未发现鼠疫杆菌。此后,鼠疫未再发生。
天花
五华历史上曾多次流行天花。民国十九年(1930),民国五华县政府在华城县城东门外原日乐善堂旧址设立五华施医所,连年施医、施药、施棺木、施种洋痘,颇著成绩。民国二十八年(1939)4月,天花在横陂流行,感染171人,死48人。后陆续有感染的个例出现,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共发病289例,死亡70例。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冬,在龙村区营田乡老田村和梅林区上磜乡黄沙村流行天花,共发病26例,死亡4例;1952年仍发生5例。同年,各级人民政府先后开展5次全民普种牛痘,随后每年对新生儿接种牛痘苗。1953年以来,全县均未发现天花病例。1981年起停止种牛痘工作。
霍乱
民国时期,安流、华城、水寨等地多次发生霍乱。民国二十八至二十九年(1939-1940),霍乱发病15人,死亡3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正值抗日战争兵荒马乱的时期,潮汕地区沦陷,社会动荡不安,水寨霍乱大流行,死亡者很多,集善堂(慈善堂)施棺木百余具;梅林优河也发生38例,死13人。当年春,大旱,直至农历四月二十七日(5月30日)才下透雨,端阳节还插秧,全县受旱田30万亩。富户高利放贷,粮商囤积居奇,谷价暴涨(每石由500多元涨至2400多元)。战争和疫症,天灾和人祸,五华穷苦百姓遭受了灭顶之灾,广大穷人糠菜当粮,采蕨充饥。全县逃荒者8050余户,因饥饿、逃荒、被追债等死亡的有10545人,导致部分乡村绝户绝村。到了次年,南部重镇安流又霍乱流行,圩镇街头巷角常见死尸,一度畸形繁荣的圩镇惨不忍睹变成了“人间地狱”。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在重点地区开展霍乱菌苗预防注射,控制霍乱的发生。1979年8月,安流万龙新河村一潮汕移民从汕头市探亲回家,途中发生疴呕症状,在安流医院诊治痊愈,经排泄物培养检查,发现稻叶型副霍乱弧菌,立即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新病例发生。此后,未再发现霍乱病例。
疟疾
疟疾在新中国成立前在五华乡村偶有散发。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疟疾在五华流行。患病57779例,死亡10人。1954年选择双华区双华、大径两个乡开展疟疾调查防治工作,当地总人口4924人,有疟史的3230人,疟史率为65.5%。经取血镜检4347人,发现阳性433人,阳性率为9.96%。通过调查,发现按蚊有14个品种,而微小按蚊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媒。当年起,全县采取综合性措施开展防治工作。1960年基本消灭疟疾危害。1963-1964年疟疾病例有所回升,经采取灭疟措施,1965年后,疟疾病例逐渐减少。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起,随着县里的人到高疟地区务工人员增多,疟疾不断从外地传入,本地病例增多。1980-1989年,据疟疾病1130例个案分析,输入感染病例1080人,占95.6%;本地病例50人,占4.4%(为新感染、血传播、复发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感染、复发病例大幅下降。1989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病”标准。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流脑
流脑旧时在五华历年偶有发生。1966年11月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大串联”,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病菌从外地传入,不断扩大蔓延,并出现了全县性的大流行。疫情最后波及15个公社、3个镇、313个大队(仅有11个大队未发生病例),发病人数10937人,发病率为188.69人/万。死亡426人,病死率为3.89%。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迅速组织医务人员340人深入第一线,培训农村卫生骨干6710人,省、地以及双头驻军派出医疗队到病区支援。经半年多努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中、西、土药的防治,至1967年5月,疫情基本停息。此后,未再发生疫情流行。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1991-1993年,五华县内连续3年发生脊髓灰质炎流行,累计81例。其中,1993年1-7月全县15个镇发生62例脊髓灰质炎病人,双华、长布为主要发病区,卫生防疫部门及时采取多项措施控制疫情。1997年后,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
长期以来肆虐五华的鼠疫、霍乱、天花在上世纪50年代初已被消灭。随后,白喉、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也陆续基本消灭。还有一些如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流感、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狂犬病、钩体病、伤寒等常见传染病在五华偶见散发,但均得到较好的预防和控制,未对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损失。
纵观历史,特定历史时期流行在五华大地上的瘟疫,再加上战乱、天灾和人祸的袭扰,曾数度重创五华,其对社会破坏程度之惨烈,死亡人数之众多,景象之凄惨,让人痛彻难忘。
回首往事,残酷疫史如警钟长鸣,它时刻警示人们,瘟疫仍旧会随着社会的进展而存在,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敬畏生命,自觉加强防范;敬畏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林仪丘佳溢在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有一位退役军人扎根行医36年。他的医德医术有口皆碑,他就是在2007年荣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