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古城之美
●吴导明
兴宁的母亲河——古左别溪(今宁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荷峰畲,自西北向东南,百转千回流进一片广阔丰沃,宛如一叶扁舟的宁江盆地,形成一种山环水绕,祥云弥漫,美如仙境的风景奇观。就是这块宛如一叶扁舟的宁江盆地腹心部,孕育出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底蕴厚重的千年古城,名曰兴宁。
兴宁这名古老而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蕴,让人充满无限美好的遐想。东晋咸和六年,也就是公元331年,兴宁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取县治内兴旺安宁之精髓“兴”与“宁”为名,自此走向新生,并创造出辉煌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尽显其独特的迷人魅力。
兴宁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兴宁刁坊罗坝村人罗孟郊,从小勤奋攻读,博览经史,北宋宣和六年(1124)参加殿试,考中梅州客家地区史上唯一的探花,一时为之轰动。他的事迹启迪激励后人,尊师重教乐学之风代代传承。自宋代至清代有史籍记载,共出进士20人、举人140人、举人副榜28人、武进士10人、武举80人;现代出有一位副国级领导,省部级领导28人,将军114人,两院院士5人,大学校长62人,博士289人,教授1324人。兴宁因“一桌两院士、一家三博士、一腹四知县、一屋五将军、一县六国脚”的励志故事广泛流传而闻名于世。
兴宁历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兴宁地处粤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之要冲,与赣、闽两省为邻,是粤东北陆交通枢纽,四方商旅云集的商品集散地。早在宋代,永和夜明村就开有银矿。明末清初,兴宁是潮州食盐销售赣南的转运站,年销售量达750余万斤,有“百万挑工上赣南”之说。更主要的是兴宁人善于经商,诚信经商,在商界树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留下极好的名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经商智慧,像两条奔腾的河流汇聚,激起了发展的浪潮,推动兴宁商贸步向繁荣。明末、清初兴宁的织造业为广东各县之冠,客货运输名列广东前茅,集市林立,商旅云集,建筑日增,经济繁荣,被誉称为“小南京”。清代诗人杨家彦为兴宁当时的繁华景象赋诗赞叹:“如山如海闹盈盈,处处灯光庆太平;火树银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兴宁称誉“小南京”,无疑是当年经济走向繁荣的真实写照。
还有让兴宁引以为傲的,那就是被誉为全国尤其是岭南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珍品——兴宁古城墙。
兴宁古城墙为明成化年间所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遭到严重损毁,东西门废损无存,庆幸的是南门保留完整,北门保存内门,城墙仍存八成,共1264米。
时代的变迁,为古城墙的修复赢来转机。2009年,为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兴宁市政府不惜投入千万巨资,修复北门及其城墙138米,修旧如旧,城砖添补,城垛复原,护城河重掘,吊桥重架,较好地恢复了北门城墙段原貌,一改当初断壁残垣、破败不堪的惨状,使古老的城墙又焕发出青春。
如今的北门古城墙魅力无限,风景独好。得闲不妨亲临古城墙,触摸古城墙,感知古城墙,在一砖一砾中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
当你走近北门古城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威武壮观的城楼,门楣镶“拱辰门”石匾,古城墙分东西两边展开,风雨不动安如山,显示出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豪气,似在尽心尽责守护着一方百姓。
走过吊桥,穿过高大的门洞,进入城内,有股沧桑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来到古城墙边,伫立于古城墙根,用手轻轻触摸一块块古老的城墙青砖,你定不敢相信它已历经了五百多个春秋。据说这些青砖用糯米浆制成,显得坚硬无比,砖块上“城砖”两字依然清晰可见。
从西侧入口登上城墙,顿觉视野大开,只见古城内外是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墙内冷落清静,房子低矮古旧,墙外繁华热闹,新楼拔地而起。墙内是一片历史,墙外是一片繁荣,兴宁的古今气象,尽在墙内墙外。历史与现实交汇,厚重与轻丽相融,相得益彰,各领风骚。
兴宁古城墙修建还有个故事,说是兴宁城池形似龟状,北门是龟头,朝着宁江上游,南门是龟尾,向着宁江下游,这体现一种奋发向上,固若金汤的“金龟游水”风水格局。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铁网挂城楼,金龟水上游。任你天下乱,兴宁不用愁。”这首童谣确是唱出了兴宁古城的历史与现状——奋发向上,固若金汤。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视着城内的眼睛突然一亮,似乎看到城下那奋发向上的神龟,正背驮着古老文明的兴宁古城,背驮着一个“小南京”的繁华盛世,背驮着一个通向华夏闻名的文化名城,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兴宁有非常丰富的历史遗存,有让人感受不完的厚重文化,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略说一二,但这样已足以令人震撼了。兴宁不愧是美丽的历史文化之城。
新闻推荐
▲兴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合照。▲魏秋兰正在和工人们一起研究产品。(钟思婷摄)▲刘燕红忙碌的值班时间。▲工作后摘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