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她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兴宁市各级各部门迅速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其中,在战“疫”中凝聚着一股“她力量”。平时,她们只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妻子、母亲,但当疫情来袭,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平凡坚守彰显着深情大爱。
●本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刘海阳钟思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兴宁市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
不畏险阻挺身而出
千里驰援不辱使命
3月8日晚上,兴宁城区集体亮灯,广场屏幕画面滚动,致敬最美巾帼“逆行者”,感谢她们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所有人带来希望和光明。这一天,距离范亚婷、林静、袁沈兰在内的广东省第三批医疗队奔赴湖北的日子已经接近一个月了。
这支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伍中,兴宁共有5位医护人员参加,其中呼吸内科二区主管护师范亚婷、儿科护师林静、护师袁沈兰,均为女性。到达湖北后,三人经培训进驻公安县中医院。
出发前,同事们就为范亚婷剪去了长头发。穿着防护服长期工作下来,呼吸困难、缺氧等问题常有发生,各种防护用具会导致头痛、耳朵疼等,即便如此,范亚婷还需要在三层楼之间不断往返,定时为病人测体温、测血氧饱和度、送饭、打开水。每次忙碌过后,她的防护服里必定会被汗水浸透。最让她难受的是,由于防护服阻隔,身体被汗水浸得发痒却无法伸手挠。
“幸好所有病人都给予了我们理解和关心。”范亚婷说,“有一位老奶奶,由于语言不通,有次她需要手机充电器,想让我帮忙借,我让本地护士帮忙翻译,几番周折终于借到了。”老奶奶当时从兜里掏出20块钱来酬谢她时,她看到老奶奶高兴的神情,心里也无比地快乐。
林静是90后护士,此次远行是她第一次坐飞机,“来到公安县中医院隔离病区,眼前的一切让我吃惊。病房内缺少护工和清洁工,医疗队除了要给病人诊疗,还要照管他们的生活。”林静说,给患者送饭喂饭、拖地、换垃圾桶、烧开水等,都成了医疗队的日常工作。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她还要同紊乱的生物钟做斗争。
“好多姐姐都结婚了,她们走不开,我没有结婚,让我去。”袁沈兰报名请战的理由听起来更干脆无畏。第一天上班时,由于护目镜前期防雾化工作没有做好,不到一个小时就铺满水滴和雾气。“第一次扎针时,病人是一个老爷爷,打第一次时失败了。”袁沈兰说,老人当时乐呵呵地安慰她,让她再试一次就好。“我突然觉得像在自己家里,得到爷爷奶奶宽容的感觉。”袁沈兰说,后来她逐渐跟病人熟悉起来,他们都亲切地叫她“小沈”。
疫情当前,在家的父亲不敢轻易给袁沈兰打电话,怕影响她休息或工作,于是学会了使用微信。“我也特别想念家人,但只有把患者都照顾好,他们康复出院了,我才能安心回家”。袁沈兰说。
随着荆州疫情持续好转,住院病人持续下降,根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治疗”的广东经验,2月26日,公安县的病人都集中到县人民医院救治,三名女将随医疗队转战县人民医院集中救治点。
“这里风很大很寒,但人间有爱,暖心化寒。”这一个月里,她们因为坚守和耐心,收获了无数遍感谢的话语。在疫情笼罩的湖北,她们以妇女温柔的力量,做春寒中的暖阳,驱散患者心中的恐惧与忧虑。
兴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
筑起病毒隔离墙
兴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由兴宁市水口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而成。2月3日,该院被定为兴宁市新冠肺炎发热门诊重点医院,老院区被定为集中隔离点。
该院护理部有女护理人员42人,近一个多月以来,她们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以专业的力量在医疗、护理等各个岗位上服务患者。疫情当前,护理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挺身而出,加班加点奋战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感染科的最前线。为了节省稀缺的防护物资,防护服在她们身上一穿就是几个小时,期间她们基本上无法喝水、上厕所。一天下来,所有人必定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
工作中,她们需要入户为重点排查对象进行“咽拭子”采样。这项工作对于诊断新冠肺炎极其重要,但过程中容易引发患者咽喉不适,产生喷溅物,这对她们自身也带来很大的感染风险。但是她们丝毫没有畏惧,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病毒隔离墙。
疫情面前,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时,她们总是能够舍个人为他人,放弃节假日,毫不犹豫的选择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她们满腔热忱地投入到防控疫情一线,不仅注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而且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出院指导,以“作风优良、技术优秀、服务优质、公众满意”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带领“娘子军”生产口罩
魏秋兰是兴宁市朋鸿棉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从成立公司之始,就以实现妇女创业就业为出发点,解决兴宁市下岗纺织女工实现再就业的问题。当前的300多名职工中,女性职工就有250多人。而在疫情期间,她更是带领着自己的“娘子军”,帮助解决群众“一罩难求”的问题。
兴宁市朋鸿棉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中型纺织民营企业和全国多家婴幼儿品牌企业的授权制造商。疫情发生后,魏秋兰看到市民面临无处购买口罩的困境,就考虑扩大生产范围,转型生产棉布口罩。在为防疫工作出力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疫情给生意带来的影响。
“消毒用品和相关手续的办理是一个大难题,但是宁新街道办得知情况后很快就提供了15千克消毒用品。还帮我们联系相关部门,尽快办理了生产口罩的相关证件,并解决了资金流转的问题,于是工厂在大年初四顺利开工。”魏秋兰说,该企业现已实现每日可生产棉布口罩3万多只,并被列入省重点疫情物资供应企业之一。
由于公司的防疫物资相对较充足,魏秋兰就决定多次向兴宁市相关部门捐赠,助力疫情防控。其中捐赠棉布口罩达6万多只,消毒水共65吨。
“我们生产的口罩,除了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还可以反复使用,能更大程度缓解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物资缺乏的问题。”魏秋兰说,她们企业利用自己拥有的材料和资源,为抗击疫情生产口罩,希望能跟大家一同渡过难关。
刘燕红
用“公安蓝”诠释“巾帼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后,兴宁市公安局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该局治安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刘燕红则是疫情防控信息收集组的一员。
“我们需要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各部门和派出所等48个单位的涉疫情防控信息,每日要与卫健、交通、林业等部门核对数据,报送报表至防控办、政法委、梅州市局防控工作专班,做到及时上报、不漏报、不瞒报。”刘燕红说,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相关信息、数据必须得到及时的处理,有时到了吃饭时间,也难免要紧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
“这是我的工作,坚守岗位是我的职责,我首先是一名警察,而后才是母亲。”说起家中的孩子,刘燕红眼里多了一份柔情。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忙于工作,只能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让邻居帮忙照应。她以实践行动做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了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铮铮誓言,面对采访时她却说:“我们从年前开始就处于这个状态,身边的同事全部都很辛苦,大家都放弃所有休假,主动坚守岗位,我只是其中一员而已,并不特殊。”
黎小梅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黎小梅是兴宁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兴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和院感办主任。作为有32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她,17年前曾坚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她再次带领护理团队,以专业的力量迎击肆虐的病毒,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听到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消息后,黎小梅就时刻关注着。凭着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职业敏锐性,她未雨绸缪,立即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连夜执笔制定计划,建立了疫情防控多梯队护理人员应急库,并向院领导提交应急预案,在后来的防疫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年初二,黎小梅接到将兴宁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大楼布置成标准化发热门诊和医学观察疑似隔离病房的任务。“我们面临最大问题是如何在不做大改动的情况下,对一栋没有感染性疾病病房的门急诊住院大楼进行改造。”她打破思维常规,创造性地提出布置思路,缩短了布局时间,未对原建筑楼层造成破坏。最终用3天时间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做到了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防止交叉污染。
在疫情防控中,黎小梅既要负责疫情防控临床救治护理专家组工作,又要进行护理人员的总调度,同时还担任培训员、个人防护监督员、病人安全管理员、清洁工管理员等多种角色。病房、发热门诊、电梯口、洗衣房、医疗废物暂存点、污水处理池等地,到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一个多月未休过一天假,单日最长工作时长超过 16小时。
抗击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或是新冠肺炎,每一次她都奋战在一线。当有人劝她,过几年就退休了,何必如此卖力,在一线太危险了。她回答:“作为医务人员,只要在岗一天,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王利妮
化感恩为战“疫”力量
王利妮是宁中镇文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村妇联执委之一。她自身患肢体残疾,其公公患肢体三级残疾,丈夫也患有听力二级残疾,家中还有两个在读的孩子。但就是在这样艰辛的条件下,她还是毅然加入了疫情防控队伍当中。
连日来,无论是在疫情防控入户宣传工作中,或是在文一村重要交通路口的排查登记点,还是在二十四小时值守居家隔离人员的家门口,都经常出现王利妮的身影。除此之外,她还主动提出负责村里垃圾收集点消毒工作,帮助镇村干部减轻负担。由于先天性颈椎侧弯残疾,她每走一步路都需要比常人多一份辛苦。大大的消毒桶背在她瘦小的肩膀上更显得沉重,而她却总是笑着说:“没事,我能搞定。”
“以前我的日子过得很苦,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扶,我们一家吃得饱,穿得暖,孩子们还能读得起书。”当被问起主动参与防疫工作的缘由,她坚定地说,面对严重的疫情,她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何况自己还是村里的妇联执委,更要起到带头作用,多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兴宁市成功引进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兴宁工业园,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亿元。2天时间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