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采摘有规划 销售渠道有创新 梅州茶企抗疫情谋发展
几场春雨过后,梅州茶区的春茶长势喜人,梅州市即将迎来春茶采摘高峰期。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茶企、茶农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后陆续复工复产,通过做好采摘计划、线上渠道转型升级等,抓好茶叶质量和销量,推动“嘉应茶”稳产增收。
提前规划做好春茶采摘准备
在大埔县海拔1256米的西岩山岽顶湖的1300多亩高香型优质茶示范园里,连片的茶树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茶树萌芽的情况。“今年春茶质量好,产量稳定,预计3月底进入春茶采摘期。”该公司总经理赖法海介绍,茶园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采摘计划,优先选用本地员工以满足采摘需求。采摘高峰期,公司将专门邀请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驻,及时监测采摘和加工人员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按规定处置,确保防控安全。
“春茶(干茶)的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七成,目前茶树长势良好,预计清明前后将迎来采茶高峰期,但产量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往年采摘高峰期茶园有200多名采茶工,今年采摘最少需100人。”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往年情况来看,采茶工人均是外县、外市人员,为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两促进”,同时确保春茶减量不减质,已提前与工人预约,做好采摘等计划,尽量减少疫情对茶叶的采摘、加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针对春茶采摘高峰期可能出现工人短缺的情况,梅州市农科院副院长黄海英建议,茶企要及早预估劳动力需求并做好对接工作,可重点挖掘本地采茶人员潜力,动员滞留本地的务工人员参与采茶。同时,可根据品种及生长情况,合理进行错峰采摘,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尝试多品种茶类生产,调剂采摘和加工的用工高峰。此外,在做好人工采摘名优茶的基础上,也可推广机采模式。
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提升销量
拿着茶叶告诉网友如何分辨好坏,向网友展示茶艺的独特魅力,走进茶园介绍春茶实况……近期,不少网络平台可以发现“嘉应茶”的“身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梅州茶企主动破局,纷纷拓展销售渠道,线上推广、建群营销、“直播带货”等成为“嘉应茶”销售的新渠道。
凯达茶业线下多家门店虽已开始营业,但因疫情影响,人流量减少,销量并不理想,反而线上销量比去年同期翻倍。“我们通过淘宝、京东、微信公众号、微商城等线上渠道优惠促销扩大销量。”赖法海告诉记者,公司将进一步探索电商、直播等线上销售模式,提升线上引流、销售及服务能力,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我们已开了2场直播,每场均吸引了3000多人关注。”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更加专注线上渠道。除了之前一直经营的天猫旗舰店,该公司与多家知名电商合作,推出限量优惠产品;组建微信营销群,推出个性化产品和优惠措施吸引茶友的眼球。从效果来看,销量比线下效果更好,但总销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不少。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线上+线下”渠道,努力提升销售额。
梅州市国兴茶业有限公司则正在筹备一个直播间为“直播带货”做准备。“目前,我们通过微商城、淘宝等渠道销售,同时积极联系之前有过合作的客户,希望进一步扩大销量。”该公司总经理肖小霞介绍,员工目前正在学习线上销售相关知识,期待直播能带来良好效果。
鉴于今年部分茶博会、展销会等活动受疫情影响将取消,可能影响“嘉应茶”进一步“走出去”,黄海英建议,各茶企可结合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茶产品信息,宣传茶叶保健知识,宣传“嘉应茶”特色,做好产销对接。同时,可在微店、电商(淘宝、京东等)线上交易平台上加大销售力度。此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视情况组织茶企开展或参与网上春茶节、线上团购等活动,助力“嘉应茶”飘香四海。(严海苑)
新闻推荐
梅州日报社公益主题MV《血脉相连》首发 颂扬白衣战士激发抗疫斗志
本报讯(记者刘润涛)战“疫”路上,风雨同舟!3月4日,公益主题MV《血脉相连》首发。该MV作品,以“梅州力量”“梅州速度”三度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