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江以城市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凝心聚力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治理启示录
新中苑小区试点项目的路面施化了规整的停车线,楼与楼之间种上了绿植,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何森垚摄
在梅州梅江区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联络处,老党员杨志光正在收集整理住户的意见,包括阳台护栏安装、水管老化、化粪池清理等,小区的每一次改造、更新,杨志光都会告知邻里邻舍;而居民有什么建议,也会第一个想到找“老杨”。
杨志光是新中苑小区的“红色力量”,他在这里已经住了30多年。自去年8月启动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以来,梅江区探索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选取了其中的4栋83户作为一期改造试点项目,通过成立小区临时党支部、居民党员“亮身份”、凝聚基层党员力量等一系列措施,调动群众自主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今,小区楼道间的墙体已粉饰一新,路面也规划了规整的停车线,楼与楼之间多了绿意,少了吵闹……新中苑小区实现华丽转身的背后,一套“党建引领、基层推动、试点先行、多元共建”的梅江模式逐步形成,梅州老旧小区改造由此打开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通讯员林晗
怎么改、谁来改?老旧小区改造烦恼多
“过去,小区那叫一个乱。车辆乱停、垃圾乱堆,设施也破破旧旧。”提起改造前的新中苑小区,居民陈先生皱了皱眉头。
据了解,梅江区江南街道梅龙社区新中苑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各单位集资筹建的生活小区,总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17栋单位宿舍、60多栋居民房屋。由于建成时间较早,新中苑小区日益凋敝,基本都存在路面坑洼、外墙皲裂、水管老化、水渠堵塞、管线交错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梅州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一些业主也陆续搬离老旧小区,住进了电梯房。新中苑小区的租户增多,流动人口也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梅州城区,类似新中苑小区的情况并不少。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8月初,梅江区在江南街道举行了“共同缔造·幸福家园”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动员会,吹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冲锋号。在前期调查中,新中苑小区有95%以上的居民都表达了同意改造的意愿。
“虽然居民支持小区改造,但具体落实到怎么改、谁来改、改后如何维系等问题的时候,居民内部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梅江区江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涛说。
首先摆在面前的,便是资金难题。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钱从哪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除了安排中央补助资金以外,还将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从目前探索中的做法来看,社区居民是需要自掏腰包的。从往兜里装钱到往外拿钱,首先面临情感层面能否被接纳的问题。
其次,在推行改造方案的时候,也会出现由于居民意愿不统一导致改造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就改造达成共识,除了征得居民同意,也需要部分居民适时让步,否则再好的改造项目也可能无法推进。”袁涛说。
例如,由于新中苑老旧小区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因此存在着一些违建现象。一层居民“开墙打洞”经营商铺,或者在自家阳台后自行搭建储物棚、苗圃,还有顶层居民在楼顶搭建的采光房等。
然而,改造老旧小区,就要施划停车位、开拓应急救援通道等,势必要拆除这些违建。这就招致部分居民强烈反对。因此互谅互让,达成共识,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红色力量”破难题成立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
到底该由谁来牵头?
“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是党建。因此,党的组织要进社区,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党群组织进社区,成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骨干力量。”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梅州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建议。
去年8月,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启动后,梅江区江南街道便分别成立了梅龙社区“大党委”、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和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充分激发居民党员自主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改善小区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已有40年党龄的杨志光便是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中的一员。“每次开居民大会的时候,杨叔都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劝说其他居民参与到改造工作当中。”梅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碰到一些群众不愿意拆除违建物时,杨志光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去第二次,我们都是几十年的邻里街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出来一起帮忙解决。”杨志光说。
经过小区临时党支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新中苑小区4栋楼中涉及违建清拆的7户人家最后全部点头答应整改。据了解,在清拆违建的同时,新中苑试点项目还成功拆除破旧花池400多平方米,清理维修下水道700多米。
就这样,江南街道以梅龙社区党委为核心,区域化党建为基础,创新实施社区“大党委”制度,以老旧小区临时党支部成立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同时,江南街道还设置了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联络处,从每栋居民楼里选择一名楼栋长。在杨志光等一批老党员的带动下,新中苑小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由群众共建共享,充分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和爱家园、美家园、治家园的热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区改造工作。
试点先行开新局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
临近春节,为了给小区增添节日气氛,一大早,新中苑小区的居民池森华和一群热心的街坊正在布置红灯笼。“小区面貌改善了,我们居住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也高涨了不少。”池先生说。
“老旧小区传统管理模式也有它的优势所在。”居民党员沈华森提到,因为这里的居民多为曾经在一个单位供职的员工,或是由同一地区搬迁而来,其中并不缺少热心的、愿意为大家办事的老街坊。
如何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如何动员群众参与?或许就要靠这些看来“多管闲事”的老街坊。当改造遇到阻滞时,需要积极分子牵头成立“居民自管会”等自治组织,收集记录居民的建议、意见、改造意愿,向居委会、街道办反映,动员居民达成一致意见。
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江南街道形成了新中苑小区调研报告和改造方案,选取了4栋83户作为一期改造试点项目。“选取试点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4栋的居民不仅文化素质较高、配合度较强,且其中有不少"红色力量"。”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解释。
目前,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对现有新苑路涤纶丝厂宿舍、工行宿舍、城建宿舍(36栋、44栋)共四栋住宅楼进行了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改造内容充分依据中央、省、市、区关于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要求和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改造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涉及群众共83户。
经过3个多月的整改,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共维修化粪池16处,修复、粉刷外立墙面2500多平方米及楼道墙面3200多平方米,铺设柏油路面2700多平方米,重新规划停车位34个,规划设置绿色花带16处120多米,并种上了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花木,楼道出入口大门得到全面翻新,并重新安装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雨棚。
“下一步,我们将对新中苑小区其余楼房进行系统性提升,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全力推进小区自治,营造更好环境,真正做到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袁涛说。
新闻推荐
一条江,绵延几百公里,哺育了两岸勤劳的客家人民;一条江,穿越千年时空,孕育了沿岸悠久的客家文化,这条江就是梅江,是我仰慕已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