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茶亭碑文背后有故事 旧时客家妇女的善行善举

梅州日报 2019-12-28 10:25

济福亭石碑碑文(局部)客家茶亭(摄于1887-1901年)

● 姚良明

平远是山区,旧时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出门靠步行,运送物品靠肩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异常辛苦。于是,自明代起,兴建茶亭之风应运而生,在一条条山径上,建起了一座座茶亭,供来往行人遮风挡雨、歇脚休憩。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平远县志》记载当时遍布平远全县的茶亭就有51座,这些茶亭大部分由邑绅、有科举功名人士和殷实人家独资或通过民间筹款兴建,有些还设置茶屋提供茶水。茶亭落成后一般都会勒碑纪念,留下建亭人和捐款人的芳名,这些人多为男性,女性则屈指可数。由于时光久远,大部分茶亭现已坍塌,石碑不存。在为数不多的茶亭碑文中,有两块记载茶亭由女性发起兴建。

仁居镇六吉村招福地,旧时称邹福地,是县城仁居出北门经差干至福建武平、江西寻乌古道的必经之地。招福地古道旁存有一座茶亭,名叫济福亭,长6.5米、宽6.5米、高5米,保存基本完好。该茶亭在嘉庆《平远县志》无记载,碑文亦无时间落款,从茶亭保存状况看,可能建在清末。亭内墙壁上镶嵌有3块石碑,碑文由寻乌项山乡书园人赖为霖撰写,记述了仁居木溪村吴氏捐建济福亭并捐田为茗费的经过。

“因念生人之憾,莫甚于饥渴,而渴者犹甚。行路维烦,向谁提壶而出吸?道途之憾,无分于贫富,而富者犹难忍。出路无依,孰敢扣门而分甘?斯茶亭之设,为功甚巨,而邹福地之茶亭,为功更巨。盖前后无店肆,遇风雨而莫知所避,值酷热而茫无所栖。予窃有意焉,幸遇木溪卓士腾之妻吴氏,年已七十余矣。”“思欲作一善事,以为后裔触目警心,乃于邹福地建造茶亭,又恐力有不逮,因予等倡建,乃发簿捐助。又置买田产,为递年煮茶费。因得诸君子以共济,又以此地本名邹福,故名之曰"济福亭"焉。”

碑文记载有吴氏捐钱150千文和施茶田、田租作茗费的田地具体位置和数量,以及为建造茶亭捐钱1-3千文不等的人士芳名。

河头镇田心村争风岃古道是旧时坝头河水路转陆路至江西的主要盐米古道,存有长约2千米、宽1-1.4米的石砌路。岃顶有一座“重甫亭”,长6.46米、宽5.59米、高5米,敞门通东西,门高2.45米、宽1.66米,连衢道建有侧亭,面宽3米。清嘉庆《平远县志》“津梁”篇有该亭记载:“在河头争风岃。张朝辅之妻钟氏捐田为茗费”。重甫亭内墙镶有一块乾隆四十二年(1777)石碑,记载着钟氏古道热肠,兴建茶亭并捐田为茗费的事迹,由钟氏之子应达自述:“河洛之有争风岃也,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上通江西,下连坝头。村行六七里,游人接踵,肩挑负贩,采薪牧童,每遇烈风暴雨与盛夏炎热,怅跋履孔艰,欲憩息而不得所。余母心恻之久矣。一日,余绕膝于母,母曰:予欲建亭某处。余曰:善。母即怡志开颜,不胜欢欣踊跃,遂捐赀揭囊,鸠工庀材,脱簪钏而不吝。及告竣,又曰:有亭而无茶,何殊无亭?又施茶田若干,而为烹茶之费。”

张朝辅为清代监生,嘉庆《平远县志》记载其“常以礼义教乡里,以学术课儿孙。赈粥建亭,里人颂之。”“其妻钟氏寿享百龄,五代同堂。”乾隆五十四年(1789)平远知县高凌霄还送她“盛朝敷赐”匾额以旌表。

重甫亭为钟氏独资建造,碑文记载有钟氏施茶田、田租作茗费的田地具体位置和数量,以及见施人张全英等3人名字。

古茶亭是客家历史的一个缩影,是客家人“以人为本、广行善事”美好品德的真实写照。客家妇女素以善良勇敢、刻苦耐劳、勤俭朴实而闻名。《嘉应州志·礼俗卷》载:“州俗土瘠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客家妇女除料理家事外,也积极参与乡间一些修桥筑路、建亭施茶的善事。如嘉庆《平远县志》记载的出资兴建东石中村女德桥的廖氏、捐造中行盐布潭木桥并施田为修桥费的范氏、捐银60两倡建石正水口石桥的王氏和施田为上举湍溪渡、涵水渡作渡费的刘氏。钟氏、吴氏和她们一样,是客家妇女的典型代表,重甫亭、济福亭碑文折射出的是客家妇女敢于担当、乐善好施的精神风貌。

新闻推荐

山水的“格”

□王太生观景、赏画,看的是感觉。某天,读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