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平远县公安局上举派出所副所长张学理:人民群众“贴心人” 化解矛盾“好帮手”

南方日报 2019-12-18 07:48

图为张学理(中间)在“学理叔调解中心”与村民交谈。何志林摄

更多精彩梅州“平安之乡”建设内容请扫码

开栏语: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平安之乡,离不开守望者们的日夜守护,荣誉的背后,是披肝沥胆,是生死考验,是血火洗礼。面对灾难,他们是逆行者;面对危险,他们是守护神;面对群众,他们是贴心人。

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进梅州“平安之乡”建设,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即日起在《南方日报·梅州观察》、南方+平安之乡频道同步推出“平安守望者”系列报道,深入梅州各地,挖掘先进典型,讲述奉献故事,传播平安之声,树立奋斗形象,凝聚发展力量。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学理叔,又来巡逻啦!”“学理叔,吃饭了吗?”在梅州市平远县上举镇,有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红人”,村民不管老少,统统叫他“学理叔”,一有事也总爱找他帮忙,村民笑称:“有学理叔在,啥事也不怕。”

村民口中的“学理叔”名叫张学理,是梅州市平远县公安局上举派出所副所长。他本有机会离开偏远山区,却因放心不下村民而留下,一待就是二十年;他的脚也在救灾过程中扭伤,留下了后遗症,至今仍天天喝田七水缓解疼痛。

从警二十多年来,张学理把根扎在山区,全身心为山区人民奉献着自己。先后获评“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新时代客都民警之星”和梅州市“敬业奉献模范”。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魏丽文通讯员陈芳

弃教从警

从“学理哥”变“学理叔”

上举镇位于梅州市平远县东北部粤闽交界处,距离县城33公里。冬日里,这里的温度要比平远县城低2摄氏度左右。

或许是温度低的缘故,坐下闲聊时,张学理双膝并拢,双手夹在膝盖处不时摩挲着。细看之下,他的双手满是老茧,还有些伤口,由于长期劳作,皮肤也已经皲裂。“这是在我热柘老家义务砌路坎时被石头割到的。”

“别看他长得跟农民一样,他还当过老师哩。”旁人笑道。原来,从警之前,张学理曾在平远县原茅坪中学任教10年。在常人看来,教师行业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又有寒暑假,是个香饽饽,而警察随时要出警,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为什么好端端的教师不做,却选择转行当警察?张学理与记者分享了他转行的初衷。

“1993年那会,长田至热柘国道路段治安比较乱,我弟弟的钱包在路上被偷了,一家人很焦急。庆幸的是,报警处理后,钱包失而复得。”正是这件事,让张学理动了想要从警的心。当时因为有警察的帮助,让他们家从受害者变成了受益者,因此,张学理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从警,帮助到更多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不久之后,平远县招民警,我马上报了名,结果就考上了。”张学理说。在长田派出所工作6年后,张学理被调到平远县上举派出所,负责辖区的户政工作。

上举镇现有户籍人口7400余人,常住人口却只有不到一半,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村民至今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村民们白天劳作,需要办理业务时常常腾不出时间,得知此情况后,张学理便对村民说:“没关系,白天没空,晚上也可以办理,打个电话来提前说声就好了。”于是,村民的手机里都多了一个常拨电话。

白天除了处理群众的户政工作,张学理一有空,就扎进乡村,到各家各户串门,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谁家有多少个孩子,在哪里读书、工作,他都能一一道来。一到饭点,村民都会招呼道:“学理叔,来我家吃饭。”

弹指二十年,上举各村的情况张学理早已烂熟于心,村民对张学理的称呼也从“学理哥”变成了“学理叔”。然而,“有事找学理叔”却一直是村民们的口头禅,大家早已习惯将他当成自家人。

抗洪受伤

平时要穿大1码的鞋子

其实,当初张学理调来上举派出所原定只是3个月时间。“3个月后,我却不愿意走了。”在张学理看来,自己对村民真心付出,而村民也在用行动打动着他。

2010年11月初,张学理因参加县公安局的战训班而离开了上举一个月时间。上举镇村民误以为他被调走,纷纷打电话到派出所挽留:“这么好的警察你们不能把他调走。”“我们舍不得他,还希望他能在上举工作到退休呢。”

培训回来的张学理得知此事,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群众对我太好了,我一定不负期望。”此后,每每到了轮岗期,张学理都会主动要求继续留在上举镇,兑现他曾经的诺言。

采访当天,记者跟着张学理行走在乡村田野上,耳畔不断传来村民们的赞美之词:“不认识学理叔,那肯定是外地人”“学理叔真是农民的贴心人,这话一点都不夸大”。

行至上举村红旗坪时,张学理指着一个陡坡说道:“这就是我脚受伤的地方!”

2015年7月22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上举镇,房屋被淹、公路被冲毁、桥梁也断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在救灾过程中,张学理凭着自己对当地地形地貌熟悉的优势,冒着大雨,开着警车冲锋在前,奔波于几个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子之间。“当时急着转移群众,没想到踩进了齐膝盖深的淤泥里,一不小心踩空扭到了脚,当时特别痛,但是没时间顾及那么多了。”张学理回忆道。

洪灾过后,上举所里同事们发现张学理走路一瘸一拐,追问之下,才知道他在救灾过程中伤到了脚踝。

“后来发现他的脚已经肿得穿不下皮鞋了,劝他赶紧休假治疗,几次未果,我只好向平远县公安局党委汇报了这件事。”上举镇派出所所长陈松说。

面对平远县公安局党委的“命令”,张学理执拗不下,不情愿地请了半天假到平远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当县局让他提供检查、治疗的药费单据用于报销时,他却怎么都不肯拿出来,他说,“这点小事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直到现在,张学理每天仍要煲一壶田七水。“一到季节变换时,这个脚就很酸痛,要喝田七水才能缓解一下。”

“还能治好吗?”“不能了,那次受伤就相当于把原来的血管拉长了几厘米。”张学理摇摇头说道。由于皮鞋容易挤压到患处,平时张学理穿的都是大1码的宽松鞋子。

调解纠纷

成立学理叔调解中心

二十年来,张学理用脚丈量着上举镇的每一寸土地,用真情打动了上举镇的村民。如今,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夫妻吵架,村民总会马上致电他,请求协助。

今年1月中旬,上举镇八社村两户人家因砍伐竹子产生矛盾纠纷。接到报警后,张学理迅速带领辅警赶往现场处置。

原来,村民谢某夫妇与丘姨因砍伐竹子发生争吵,丘姨儿子得知此事后,前往谢某家中理论。在这过程中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谢某妻子受伤,导致矛盾升级。

了解事情原委后的张学理先是安抚双方情绪,由于双方当时情绪仍处于激动状态,怨气未消,首次调解未能成功。

为避免矛盾纠纷恶化,第二天一早,张学理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春节就要临近了,大家各退一步,邻里之间和和气气,才能过好年。”张学理以此为切入口,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多番劝解,双方均认识到沟通中出现了问题,处理问题时不够冷静,愿意向对方承认不足之处,并达成调解协议。

“有些矛盾纠纷做一次工作还不够,必须反复做。最重要的是要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再慢慢谈。人心都是肉长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矛盾就容易化解了。”这是张学理这些年总结出的“秘诀”。

为推广张学理调解矛盾纠纷及服务群众的工作经验,今年7月份,上举镇成立了“学理叔调解中心”,整合镇司法、综治、派出所、村委、退休人员力量打造联动调解新格局,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今年以来,上举派出所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5起,未发生民转刑案件,确保了小镇的平安稳定。这中间,少不了张学理的辛劳付出。

“基层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到村民因为我们的守护而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可惜,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张学理望着调解中心墙上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几个大字,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即使退休,也会常回上举镇,这里有我牵挂的村民啊。”

新闻推荐

平远脐橙文化旅游节14日开幕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平远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平远县第十五届脐橙文化旅游节将于12月14日(星期六)在飞龙果业(凤池)围龙屋开幕。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