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梅花满城诗 题记:有梅花的地方必有文化,有梅花的城市必有故事。
□朱国城
千里梅江,穿越千年。宛如玉带,绕城而过。以江命名,谓之梅城;一棵古梅,在城之东。历经千年,至今犹盛。年年花开,满城梅香。因梅之缘,故曰梅州。
这是一个小城,地处岭南偏东一隅。从建城之初的方圆不足1里到5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古城,始建于北宋初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北宋杨万里《明发梅州》诗中赞她: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他自彭田铺至梅州,看见道旁梅花盛开蜿蜒十里,赞曰: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
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虽经沧海桑田之变,因为有千年古梅、千里梅江,古城之地名亦先后经过敬州、程乡、嘉应之变,但最后还是梅州、梅城传用至今。叶剑英元帅咏梅诗可以一证:心如铁石总温柔,玉骨姗姗几世修。漫咏罗浮证仙迹,梅花端的种梅州。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味道。梅花之静谧清香,梅江之灵动温婉,一静一动之间给了梅州这座城市特有的韵味。
这是实至名归的世界客都、华侨之乡,浓浓的客味如春风扑面。千百年来,中原士族为躲避战乱,一路往南迁徙、往山里钻。先入为主,后来为客。这些南迁之人自称为客,客家也自成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部分。经过赣州、龙岩抵达梅州后,因山高林密,水草丰盛,战火也渐渐远去,便在此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许多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把中华文化分为三大块:黄土文化,即黄河流域;海洋文化,即沿海一带;山地文化,主要是指客家文化。所以有“逢山必有客”之说。在山里安顿下来后,客家人一方面认真读书,另一方面积极向外发展,通过梅江水路向海洋发展。因此,梅州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旅居港澳台的同胞和海外侨胞达700多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故事。单从这个城市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命名,我就断定这个城市一定有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肯定与梅花有关。在梅州城之东有棵古梅,名曰潮塘宫粉,是栽于宋代的野生古梅,俗称宋梅。据介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梅树为湖北黄梅县蔡山的晋梅;其次为浙江天台国清寺的隋梅。第三是这棵宋梅,因为是野生原木,显得尤为珍贵。这棵古梅,见证了城市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辞赋。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赏过她、赞过她,自然无从考证。但这些人经过梅州后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开当地教化之先河。这些士人,既有诗性又有血性,为当地文化教育的兴盛做出了贡献。唐宋期间,有四位名人被贬岭南这一南蛮之地。韩愈之潮州,包拯之端州,苏轼之惠州,刘元城之梅州。这四个人,自是君子中的君子。其中刘元城是北宋后期谏议大夫,以直谏闻名,被苏东坡称之为“殿上虎”,是“广东古八贤”之一。他被贬梅州后,以文化人,首开“元城书院”,让梅州文脉从此兴盛。也因为梅花之缘,“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我手写我口”的黄遵宪等,都在此留下了诗篇和足迹。至今,这里还有纪念他们的元城路、凌风路、相公亭和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就连郭沫若先生1965年到梅州时,也赞曰:“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流”。
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的品位,仅靠金钱是打造不出来的。必须要有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而文化是不能打造的,必须靠沉淀和积累。文化,让城市充满内涵,也让居住在这里的人充满自信、内心强大。梅州虽然还是欠发达地区,但崇文重教、科甲鼎盛是最为突出的文化特质,其中有个攀桂坊,方圆不足一里,科举以来进士、举人以上就达一百多人,被誉为人文秀区。同时,这个城市还孕育了120多位国共两党将军,12名两院院士,更有学贯中西的中国美院院长林风眠大师。
一个城市也有她的性格。梅花精神锻造她,梅江之水孕育她。她的故事传唱千年,她的品格述往追远。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之城。这里有周恩来东征时的旧址,有红军首任参谋长朱云卿的故居,有叶剑英元帅油岩题壁“慰祝苍生乐大同”的旧迹。更值一提的是梅城战役。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役,从1929年10月中旬开始历时半个月,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林彪以及粟裕、谭政、罗瑞卿、肖克、朱云卿、伍中豪、刘安恭等都参与了这次梅城战役。这次战役推动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为创建粤东北苏区,实现闽粤赣中央苏区连成一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共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样的城市,你来与不来,她都始终如一个客家妇女,勤劳、宽容、干净、整洁,虽没有北上广深这些贵妇们的高大上,却如千年古城一个小巷子里走出来的邻家大姐,素面朝天、明眸皓齿,让你感到亲切、可信。如果再撑一把油纸伞,说她是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不为过。一脚踩下去的,不小心是杨万里的足迹;一路走下来的,身上沾染的可能是张九龄马车卷起的履尘。再往巷子,似乎还听见太平天国与清兵的鏖战声。
我经常向我的朋友、客人这样推介梅州:来梅州,洗肺、养胃、陶醉。因为空气优良,丰富的负离子可以让你心旷神怡;因为都是土生土长的食材,环保健康。还有梅州的风景,唱在千年汉剧里,那是比京剧还早一百多年的剧种;讲在中州古韵里,那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酿在客家娘酒里,那是中国黄酒的典范。怎不令人陶醉?当然,还有客家山歌,那是可以找到古老《诗经》印记和韵味的古代文学。
或者,来梅州就赏赏古梅,闻闻梅香,是否有千年的味道?是否还能找到杨万里的“只为梅花也合来”的感觉?或者,听听山歌,聊聊汉剧,感受郭沫若先生称的“第一流”的风情?
新闻推荐
■胡希张余耀南一行下乡工作来到大东公社,在这里遇到了同学范志环。老范是梅县人,“文革”期间,两人一起在“干校”待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