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图种茶人何火球、何运新:茶山“父子兵” 带领乡亲种起致富茶
何火球父子俩在采茶休息时间,仍不忘进行交流种茶经验。丰顺县供图
一路蜿蜒,一路茶山。
驱车驶往丰顺马图村的道路,对于新手司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但对于常年行走的何运新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孩子在梅城上学,父亲居住在丰顺县城,自己在村里上班,所以就要经常来回跑。”何运新笑着说,去往马图村的道路弯道自己都能一一数出。
在村里上班,是何运新对自己工作的调侃,也是真实写照。“从我的曾祖父那一辈开始做茶,算起来已有120多年,自己也是接过祖辈的茶山,努力做大做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从退伍回家,何运新在马图茶山已经驻扎了13个年头,成为马图村茶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之一,这背后离不开默默支持他的父亲何火球。“他愿意回家,我很开心,愿意接管茶山,我更开心。”何火球喝了一口茶,慢慢说道。
在梅州市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何火球和何运新分别代表马图茶传承人和致富带头人登上舞台,用朴实的语言推介梅州茶,讲述他们茶山“父子兵”的故事。
从零学起
喝亲手做的茶成就感满满
“来,爸,你试喝一下我今年刚做的茶,看看品质如何?”品茶论茶,是何火球和何运新两父子的日常。尽管已经退休,何火球还是经常回到马图村,与何运新走进茶山。
马图村,是有着2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的村落,亦是梅州著名的老苏区。高山环抱,层峦叠嶂,有着“梅州高原”之称,也被誉为“梅州最适宜种茶的地方之一”。
1980年,何火球在父辈的影响下,开始用锄头开山种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茶山小有规模。2001年,何火球瞄准品牌建设,成功注册“马图茶”商标,其生产的茶叶先后荣获广东省第六届、七届、八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银奖、金奖。
生长在茶叶世家的何运新,对于种茶制茶略知一二。2003年,何运新从部队退役后便在广州工作,每年春茶采摘期间会回家帮忙。“说真的,当时就没有想过要回家乡发展。”何运新告诉记者,那时候还准备在广州安家落户。
但望着父亲逐渐年老,孝顺的何运新开始动摇了。2006年的春茶采摘季,何运新按照往年习惯回家帮忙,主动提出回家接管茶山。
接管茶山,对于何运新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要如何尽快适应这个新角色,何运新给自己定了目标。“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琢磨,一点一点进步。”何运新谈及刚接触茶山的时候,笑称自己是“茶叶小白”。
从小就看着父辈做茶的何运新,自然觉得做茶很简单,可真的独自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杀青不到位、炒制火候把握不准确,做出来的品质让他甚是失落。“跟父亲做出来的茶叶品质差很远,一样的茶青一样的工序,味道就是不一样。”
何火球看出何运新的急躁,也看到了他的决心。“他最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退役军人,要继续发挥军人精神,不怕吃苦,所以一定能够坚持下来的"。”何火球笑着说,每次听到何运新说这句话,他都充满了希望。
种茶做茶都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制茶经常需要熬夜,大多数年轻人都接受不了中途放弃,何运新却孜孜不倦。跟着父亲上茶山、进茶厂、出外培训学习,何运新从不喊苦,乐在其中。
从种茶到制茶,每一个步骤,何运新都要反复学习,遇到不懂就问,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在父亲的帮助下,何运新很快掌握了种茶制茶的技术。几年下来,何运新练就了一套种茶、采茶、制茶的本领,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退伍农人”。
一茶两种
追求品质打动茶农心
马图茶的种植基地上,绿水青山环抱着这片红色土地。茶叶分布高山处,周边植被茂盛,时不时有鸟儿停留鸣叫。
一份好的茶叶,需要从种植开始。随着“马图茶”品牌的推广,公司销量不断上升。“自己种植的茶叶,每年都不够卖,价格也是每年递增。”何火球表示,严守品质是赢得客户的关键。
反而观之,马图村仍有不少茶农的茶叶管理不到位,价格上不去,直接影响了茶农的收入。看到这,何运新跟父亲商量,决定采取“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帮助茶农。
“我到周边的大茶场考察过,很多地方都推广这种模式,即为自己公司提供茶青,也积极带动茶叶种植管理标准化。”何运新心里明白,要把“马图茶”品牌做大,就得凝聚力量。
然而,满怀希望的何运新很快就被泼了冷水,“部分农户提供的茶叶茶青品质不一,很多农户开始使用一些化学肥料,导致茶青质量下降,从而做出来的茶叶品质也难以保证。”让何运新头疼的问题不断出现,尽管他跟公司合作的茶农一再强调,可效果甚微。“不少茶农就想着提高产量,而忽视质量了。”
要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父子俩一时陷入困境。几天后,何运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却遭到父亲的反对。“我跟父亲说,我要搞一个示范种植,一边实行有机绿色管理,一边使用化肥种植,形成对比。”在何运新的坚持下,何火球最终还是答应了让他试一试。
刚开始,很多茶农都觉得何运新是多此一举,可何运新却不以为然。第二年春茶采摘期间,公司合作的种植户被邀请前来参观。“按照普通的茶叶来种植,每斤茶叶只能卖到一百几十块钱,有机种植出来的优质茶叶能够卖到几百甚至上千。”何运新说,不少茶农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也就自然明白有机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示范带动种植,让何运新积累了不少“粉丝”,经常会有茶农到他的茶园进行取经学习。此外,何运新还自发组织举办小型培训班,针对有兴趣学习的茶农进行授课。
从茶叶“何小白”变成“何老师”,跟公司合作的种植农户也越来越多。目前,公司已经与村中300余户茶农签订购茶合同,统一种植要求和管理模式,向品质要市场。
勇挑重担
做好“一片叶子”产业
每逢春茶采摘时节,就是何运新“闭关修炼”的时候,家人往往半个月都见不上他一面。做出来的茶叶品质得到认可,何运新越干越有劲,跟父亲联手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升级加工设备,朝着“种植标准化、管理有机化”的目标迈进。
常年驻扎茶山的何运新,与村里茶农打成一片,不断带动当地群众种茶致富。在新一轮村干部换届中,作为党员的何运新高票当选,成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责任更大,既要把村子建设好,也要进一步做好茶产业。”何运新黝黑的皮肤上,带着坚定微笑。
近年来,马图村启动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在县、镇的帮助下,马图村做活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文章,以党建为引领,以革命遗址为依托,以茶业为支撑,着力打造红色精神传承村和新时代绿色产业富民村。
村中的红色资源进一步被活化利用,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也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何运新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商”的销售模式,打响品牌做优市场。组织茶农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参与茶展会等形式,进一步打响马图茶产业品牌,力求带来更大的效益。“接下来,我们村两委将积极带动群众,谋划农家乐、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务,形成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
“这是村头何叔的茶山,今年他家里茶叶产量还不错。”“这片茶山有历史了,是村里较早开发的茶山之一。”“这片山坡种出来的茶叶质量很不错。”……
对于马图村的茶山,何运新如数家珍。行走在马图村,不少村民都会主动跟何运新打招呼。“现在马图村的茶叶质量越来越有保证,回头客越来越多。”马图村茶农饶叔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今马图绿茶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何火球、何运新父子分别荣获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代和第三代马图茶传承人,马图茶制作工艺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茶叶“父子兵”的名声越来越大。
看到何运新的成长,何火球给自己提前办理了退休,安心在家享乐。“我相信他能够做好的,尤其在产业带动这一块,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何火球说话间,泡了一壶他与何运新联手制作的红茶,开水与茶叶碰撞间,茶香四溢。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胡金辉张佳胜郑坤叶思琪
新闻推荐
丰顺学校一课题研究获“2019未来教育创新成果奖” STEAM教育从探索走向实践
学生制作的埔寨火龙。(钟小丰摄)《小学生STEAM综合实践活动教程》。(钟小丰摄)在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埔寨烧火龙非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