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廉政“预防针” 注入警示“清醒剂”
■ 杨丽君
为了让廉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梅州部分县(市、区)纪委监委结合本地特色资源,通过拓阵地、优内容、活形式,用好身边的“活教材”,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的防线。(见《梅州日报》11月28日1版)
近年来,梅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正反教育”两手抓,促进教育常态化,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尤其是今年,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纪律教育月的深入开展,梅州市各地都在着力打造廉政教育基地,让这些地方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纪律教育的“主阵地”。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丰顺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整理本土名人事迹,打造坚真廉洁操行馆;梅江区纪委监委将警示教育基地设在因干部贪污腐败、群众深受其害的三角镇上坪村……可以说,为了打好廉政“预防针”、注入警示“清醒剂”,梅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拓阵地、优内容、活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筑牢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堤坝。
应该看到,开展警示教育光是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是不够的,要推动警示震慑常态化、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载体,丰富教育形式,打好“组合拳”。笔者认为,可以从几方面着手。要常上“必修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等,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上廉政党课,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三纪”教育培训班,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党纪党规知识竞赛,观看正反面典型电教片,通过多种形式为党员干部充廉政勤政之“电”。
要拓展“大阵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监狱等地参观,并将受教育对象从重点领域、关键少数人延伸至普通党员干部家属以及村(居)“两委”干部,增强教育覆盖面。
要活用“本土教材”。充分发挥“身边人”的活生生案例编印“案头书”、拍摄警示教育片、制作图片展,让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洗礼,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常开“廉政约谈”。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切实抓牢抓实日常廉政教育提醒,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以清正廉洁之姿,忠实践行初心使命,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丰顺县砂田镇聚焦专项整治抓整改,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群众意见,着力解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