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飘泊 一书传世 兴宁典史俞蛟与《梦厂杂著》
●陈蔚梁
俞蛟,清乾隆、嘉庆年间任兴宁典史七年,可谓是一名无人知晓的未入流的小官,于嘉庆五年(1800)离任后不知踪迹,却写下一部传世的笔记文学作品《梦厂杂著》。
时人以“畸人”称之
俞蛟,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清源,号梦厂居士,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梦厂杂著》是俞蛟唯一传世著作,嘉庆六年(1801)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凝香室,嘉庆、道光、同治年间皆有刻本。198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将该书收集于“历代笔记小说丛书”出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北京古籍出版社均出版了该书。
据《广东通志·职官表四十八》记载,俞蛟只是个监生,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小吏,乾隆五十八年(1793)任兴宁典史。但他交游甚广,见闻颇多。生平足迹所到,北至直隶,南达两广,工文笔,善绘画,性格豪爽,素负才名,时人以“畸人”称之。
《梦厂杂著》不乏精彩华章
《梦厂杂著》内容丰富,文字清新可读。全书共分七卷,第一卷《春明丛说》是有关北京的轶闻传说;第二卷《乡曲枝辞》与第六卷《齐东妄语》收集了各地的神怪、奇人、侠客故事;第三卷《游踪选胜》记北京、桂林、杭州、扬州、南昌、岳阳、绍兴等地的山川名胜;第四卷《临清寇略》记山东清水教王伦起义,围攻临清县城经过;第五卷《读画闲评》品评清代名画家作品;第七卷《潮嘉风月》记潮州、嘉应州一带船妓遭遇。
书中作品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或听闻,可作为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和风土人情的资料。安徽桐城秀才姚兴泉为该书作序,他称赞俞蛟广有见闻,是性情中人:“古人著述,其足以信今而传后者,得于性情者半,得于见闻者亦半。不有性情,则吐属弗真;不有见闻,则语言无味……梦厂为山阴道上人,襟怀磊落,俨然与万壑千岩争妍竞秀。盖其耳濡目染,已极环宇之奇观……”
纵观全书,虽略嫌芜杂,但不乏精彩华章。如《岩里记》一篇,描写绍兴的一处景物,文字优美生动,颇似六朝小品:“山虽层叠,高不过三四仞,惟石径千迂万折,杂树藤萝,扶苏蓊郁;白云若飞絮缭绕,间以烟岚,轻笼淡抹;野鸟关关,似讶客之何来哉!复行数里,有岭横于前,水声潺潺;攀附而上,至其巅,则万壑涛声起足下,聒耳嘈杂。三人问答,语不可闻。望之崇山环抱,非复人间。是岭殆岩里之锁钥欤?譬诸长江大河,必有隘处束其源,然后一泻而畅,其漰湃汪洋之势;行文者必纡徐往复,逐层顿跌,而后纵笔出其诡丽宏杰之辞。余于是岭而叹造物之于山川丘壑,位置得宜如此也。”
第七卷记述潮嘉之事
第七卷《潮嘉风月》中有《工夫茶》一篇,是目前最早描述潮州工夫茶的文章: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在《潮嘉风月》中,作者对郭十娘等二十多位船妓的遭遇充满同情之心,以诗歌表达了她们的哀怨:
十年重来事已非,梨花零落燕分飞。
徐娘未老风度减,泪湿当年旧舞衣。
悲莫悲兮生别离,临岐挥泪共牵衣。
明朝南济桥头水,不见鸳鸯相并飞。
这些船妓大多懂得歌舞、乐器和词曲,喜交有品味的文人士大夫。乾隆年间的状元吴鸿任广东学政时,就曾在宁江的六篷船上结交船妓濮小姑,把她比作唐代名妓郑举举(都知),离别时给她留下两首诗:
轻衫薄鬓雅相宜,檀板低敲唱竹枝。
好似曲江春宴后,月明初见郑都知。
折柳河干共黯然,分衿恰值暮秋天。
碧山一自送人去,十日蓬窗便百年。
应是终老故乡
《梦厂杂著》完稿后,俞蛟才50岁,后来行踪不明,但60岁时还在广东。此书最早发现的版本是道光八年(1828)刻本,此时他已77岁。虽然嘉庆六年和十六年都有刻本(巾箱本),但迄今未发现。书中《岩里记》一文开头写道:“戊子秋,与言孝思、许兰谷两人竹杖芒鞋而往”,而年届六十的言孝思“独扶筇先进”,自己却足力不胜。戊子年是道光八年,正是作品再版之年,说明《岩里记》一文是这一年才补充进去的,此时作者虽年近八十,而身体尚健,居于老家绍兴。
新闻推荐
清末“岭南三大女诗人”之一叶璧华 博览群书开创女学 华美诗篇心系家国
在叶璧华的倡导下,梅州女子学堂纷纷成立,男校也开始招收女学生。图为在梅州具有重要地位的学堂——东山书院。何森垚摄叶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