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气高峰即将到来,燃气部门提醒 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煤气中毒
●本报记者张爱飞
通 讯 员刘根华
随着天气转冷,如何安全用气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根据往年情况,每年冬季用气高峰期,都是煤气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尤其是洗澡时煤气中毒的事件较多。在此,燃气部门提醒,冬季用气需时刻提高警惕,尤其避免在密闭空间、狭小场所使用煤气,谨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
天气逐渐转冷,是燃气事故易发期,由于气温较低,用户取暖通常会紧闭门窗,如果中间发生燃气泄漏,燃气不易散发,易产生聚集,极易发生燃气安全事故。梅州市城市燃气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首先必须保持厨房、浴室自然通风,并留有通风口。装有燃气设施的房间不能住人、堆放杂物、改作它用或使用两种以上能源。用气时,应先开启排油烟机或排风扇,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条件。点火时先开灶前阀,再开炉具开关;熄火时先关灶前阀再关炉具开关。
梅州市城市燃气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往年发生煤气中毒的案例分析可知,洗澡时煤气中毒的比例较大,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越短越不容易发生煤气中毒。除住户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外,商户更应该提高警惕,要防止燃气泄漏导致的爆燃事故发生,尤其是餐饮店。在使用液化气瓶时,不准将气瓶靠近火源、热源,严禁倾倒残液,严禁用火、蒸汽、热水对气瓶加温。同时,市民应养成习惯对家中燃气设施定期检漏,检漏可用小毛刷蘸肥皂水涂抹于各个管道连接口及阀门处,如有气泡产生或闻到有臭鸡蛋味,即为漏气。如发现漏气,应作如下处理:关闭所有阀门,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杜绝明火,严禁开启电器开关和打电话,防止出现电火花;禁止穿、脱化纤服装,以防静电火花;到室外拨打当地燃气抢修电话报修。“很多市民都知道这些细节,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则容易忘记,平常市民要有危机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工作人员说道。
相关链接
冬季安全用气八注意
一、使用燃气时要注意通风
使用燃气生火炒菜、做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等,一定要注意通风,严禁因为寒冷而紧闭门窗,可以开启抽油烟机或排气扇,促进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一定要开启排气扇或窗户,加大室内空气补给量。
二、要经常排查安全隐患
要经常检查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等是否会泄漏燃气,排查安全隐患。排查方法有两个:一是闻味,如有燃气泄漏,人会闻到一股特殊的臭味;二是涂抹,将肥皂水或洗涤水涂抹在阀门、燃气胶管、接口处等,如有气泡产生则存在漏气。严禁明火检漏;有条件的还可以购置燃气浓度报警器。
三、正确方法使用燃气器具
燃气灶具点火时,一定要确认火已经点着了,如果多次打火没点着,应该暂停打火,马上打开门窗通风,待燃气消散后再尝试点火,或是维修;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灶具开关,做到人走火灭,同时特别注意将阀门关闭,确保安全。人员外出或长期不用时必须关闭总阀门。
四、使用燃气时要注意照看
煲汤、煮粥或烧水等,水不宜放得过多,以免溢出浇灭炉火,造成燃气泄漏,并且要注意照看,防止发生意外;青少年和老年人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可采取间歇敲门询问、督促的方法,确保不发生意外。小孩必须在有家长在场指导下方可使用燃气器具。
五、正确安装燃气器具
燃气器具安装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做到正确规范安装,比如:只有平衡式热水器才可安装在浴室内,消毒柜上方不可安放燃气炉等。建议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和人员安装燃气器具。
六、严禁私自安装、改装和拆除燃气管道设施等
私自安装、改装和拆除燃气管道设施等,不但安全无法保障,并且也是违法行为,应该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使用瓶装液化气的用户切忌私自清理气瓶内的残液,应交由燃气公司统一处理。
七、不可盲目处理燃气事故
发现家中有燃气泄漏,应立刻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要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如开关电灯、拨打电话或手机、抽烟等,到户外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或者119消防报警电话,请专业人员处理;如泄漏部分起火,可用大块湿布盖住火焰,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控制火势蔓延,等待消防救援;如有人员中毒或受伤,则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八、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时时、事事、处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醒自己。
新闻推荐
梅县发布日前,南方号“梅县发布”发表文章报道了在梅县区举行的广东(梅州)“稻鱼共生”丰收庆典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