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发展趋势 打造医疗高地 第二届中国梅州国际院士医学学术大会侧记

梅州日报 2019-11-03 09:53

●本报记者刘巧林玉莹

见习记者林仪

昨日,以“规范、精准、卓越”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梅州国际院士医学学术大会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此次大会特邀葛均波、张学敏、钟世镇、夏咸柱、于金明、李兆申等6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精准医疗、科研创新、人工智能等医学热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享前沿资讯,共探发展趋势。

与会院士和专家学者对梅州高度重视精准医学、规范医学表示赞赏,希望梅州以创建“卫生强市”、建设“健康梅州”为抓手,倾力打造医疗高地,奋勇攀登医学高峰,精心护佑百姓健康,将“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的品牌越擦越亮。

规范发展提高服务效率

今年8月,广东省三级综合医院DRG能力指数出炉,梅州市人民医院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前十,总权重数居全省第3。“这是医疗界最专业、最权威的医疗服务管理和评价工具,有力地说明了我院的综合能力,而规范诊疗和学科建设,则是取得这一成绩的重要措施。”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志雄告诉记者,该院目前设有115个临床医技科室、12个医学中心,拥有1个省医学特色专科、11个省临床重点专科,16个学科全部进入全省18个学科20强排行榜。

这一组数据,为梅州市人民医院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人民医院近年来陆续将药品、耗材、医保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不断充实临床路径管理内涵,目前已有68%的住院患者实施了临床路径,路径完成率达93%,成为规范诊疗的重要抓手。

医疗流程也是医院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经多年大刀阔斧的改进,市人民医院的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如今的平均住院日已下降到6.7天左右,在全国名列前茅。

精准治疗守护百姓健康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可能有两位完全相同的病人。所以,治疗方法、用药剂量需"因人而异"。”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说,未来将通过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等,因人而异为每一位病人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的医疗解决方案。

2018年底,全国首个精准医学与临床转化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客家人群精准医学与临床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落户梅州市人民医院,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针对客家人群的药物代谢基因组学大数据。据统计,市人民医院目前已开展了百余项精准检测项目,完成了40多万例高质量的基因检测,在大数据之下,粤闽赣边区的患者在梅州能够得到优质的精准诊断、精准筛查和个体化用药指导,不再需要远赴广州。

作为医学的前沿理念和发展趋势,精准医疗也包含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而市人民医院拥有的顶尖医疗设备,便成为临床上精准治疗最强大的硬件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表示,现在医学界对肿瘤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细胞水平、基因突变水平,上升到了免疫水平,接下来还会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也将促使精准治疗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卓越人才助建健康梅州

2018年,梅州市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梅州国际院士医学学术大会,同时在市人民医院设立了梅州市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于金明受聘为客座教授和名誉主任,其中夏咸柱、于金明还在医院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在院士专家们的带领下,市人民医院已经参与了葛均波、韩雅玲、高润霖等院士主导的多中心研究,还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

在卓越人才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强力加码下,梅州市的健康事业动作频频、硕果累累。昨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梅州国际院士医学学术大会,更是为梅州市医学规范化、精准化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强大动力。“院士专家们的讲座内容非常贴近临床医学,我感受很深。”大埔县中医医院内科主任黄鑫华告诉记者,作为一位山区基层医生,平时很难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国际前沿知识技术,这带给他的不仅是对一个具体课题的深入了解,更多的是医学理念、思维系统的更新换代。

“梅州已逐步建立起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希望自己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理论、诊疗技术带给大家,助力健康梅州、长寿梅州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烧伤后如何正确急救

日常生活、工作离不开热水、火焰等的使用,难免会发生烧伤。回顾“烧伤”的概念,其是高温高热引起的组织损伤,故只要高温高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