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 尽早预防卒中

梅州日报 2019-10-31 10:25

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 ,口号为“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它的症状复杂多变,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很高。日前,记者采访了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水彬。让专业医师来解析脑卒中,平时生活中该如何注意预防脑卒中?一旦发生脑卒中,我们该如何救治?

“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李水彬主任如是说。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干预脑卒中

从改变不良习惯开始

李水彬告诉记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李水彬表示,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预防脑卒中,改变现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以下6个方面:

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2.酌情量力运动,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4.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中风120”

别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李水彬提到,对于急性脑卒中,目前推出了适合中国人的急性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即“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人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据了解,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最后,李水彬还补充说:“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一定要尽早进行并贯穿疾病恢复的全过程。”除了发病早期在病房的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及出院后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不仅需要康复医师团队的帮助,也需要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

(江波)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李水彬: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常委,梅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委。

擅长:头痛、头晕的诊治,脑血管病的微创支架治疗。

新闻推荐

加快互联互动融入“双区”建设

■邱发平记者28日从梅州机场获悉,梅州机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