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联互动融入“双区”建设
■ 邱发平
记者28日从梅州机场获悉,梅州机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的号召,主动与南航等沟通协调,想方设法加密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特别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航线航班,取得明显成效。至目前,梅州机场每周执飞39班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班,进一步拉近了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时空距离。(见《梅州日报》10月29日1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周围城市而言,意味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梅州机场以“双区”建设为契机,加密航线航班,拉近了梅州与大湾区及深圳的时空距离,为梅州密切与大湾区及先行示范区的联系交流合作创造了便利的交通环境,更为梅州主动融入“双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梅州作为山区市,当务之急要交通先行,以“立体交通”优势进一步拉近与珠三角城市群的距离。除“空中走廊”外,“地面交通”也是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要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为互联互通大湾区打通新动脉。
融入最重要的途径是做好对接文章。融入“双区”建设,梅州在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主动谋划,建立起与“双区”对接的产业链,为及时有效承接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资源辐射外溢搭建稳定有力的平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促进各类市场要素的快捷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此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移植、复制和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参与分工合作,把握好“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主动担当作为,各尽所能、各显神通,举全市之力,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效应”,为梅州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新闻推荐
泰安楼是国内极少见的石方楼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刘星彤早上在广州的家门口喝早茶,悠然地坐上火车,欣赏着车窗外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