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洋楼走出著名医学家

梅州日报 2019-10-26 10:26

百年洋楼梅园张公让像张公让部分著作

●饶小舒刘如君

在距梅城70多公里的梅县区桃尧镇大美村的村东半山腰,有一幢斑驳陆离的近百年历史的洋楼——“梅园”。该园坐东南向西北,风格独特,中西合璧,掩映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洋气十足。

梅园没有一般客家特色的池塘和门坪,进门即是大厅,四周墙上挂了很多字画,翰墨飘香。梅园现在的主人是张汉劲先生,他向笔者介绍,梅园由张公让兄弟张益三在南洋做生意发了财后于1929年回乡兴建。张汉劲家六世从医,远近闻名,其中有些家传奇方,专医疑难杂症,但因各种原因,使他不能尽致发挥,至今在家务农。他平常自得其乐,闲时读读书,写写字。

梅园的先辈中最为显赫的是张汉劲的叔父、著名医学家张公让(1904-1981)。张公让从东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暨南大学。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其间师从胡佩衡学画并崭露头角,其中四幅画被日本商人购去,名噪校园。1924年转读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因刻苦攻读积劳成疾,他患上了浸润性肺结核病休学回乡养病。休学期间,在其父张国臣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医学,还瞒着父亲,在中药中掺入西药,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给自己治病,一年后,其浸润性肺结核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病好不久,张公让就转学到中山大学医学院就读,校方惊叹他的医学成就,让他以一篇《肺病自医记》一文作为毕业论文顺利结束学业。这篇《肺病自医记》论文,还被校方以付稿费付印方式印成小册在校内发行。

1931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大美村,把父亲的药店改名为“时珍药房”。在店内,他继续钻研中西结合医学方式,有时也出外为民诊病,渐渐远近闻名,名声甚至盖过其父。后来他又受聘到广州市卫生局、紫金县医院工作。1938年日军入侵后,他回到松口“平民医院”任院长,一任七年,当时脑膜炎、伤寒、痢疾、霍乱等病流行,西药奇缺,他就采百草自制痢疾丸、百沙丸等药丸为民治病,效果极佳,使流行性病情得以缓解。1947年,他在广州广大路开诊行医并举办“中西医师进修班”,其间,黄琪翔、丘映芙等为其座上常客,李宗仁聘其为“中华民国总统府特约医师”“中央党部医事顾问”等职。1949年7月,他举家移居香港九龙,创办“香港中国新医药研究院”并任院长,主编《中国新医药》《医药文摘》等杂志。新中国成立后,张公让满怀热忱,多次回到广东,考察、了解祖国内地的医疗事业,曾应邀协助筹办“广州中医学院”并任职。

张公让博通今古,术兼中外。1940年起陆续出版有《中西医典》《中西药典》《肺病自医记》《公让选方一二三集》等超过500万字的著作(其中大多为当代医学界重要论著),总结中医中药宝贵经验,大力提倡中医中药科学化,提倡中西医结合,成为当代促进医学中药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的一位先驱者。

新闻推荐

“梅马”路线与去年基本相同

本报讯(记者刘野)“客商银行·2019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马拉松赛”将于11月3日开跑,赛事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