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致力推进广东汉剧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 齐心耕耘育“牡丹” 再吐芬芳香南国
国庆假期,大埔县通过举办展演、送戏下乡,7天推出5场汉剧盛宴,《客家之子·田家炳》《梅州愚公·张维山》等精彩汉剧接连上演,城里乡间,汉剧汉曲艺术人的身姿与百姓的笑脸,共同交织成一幅文化欣欣向荣的美好图画。
大埔广东汉剧始终紧贴时代与人民的需要,秉持传中有创、新中有承,深入群众开展“周六文艺晚会”“送戏下乡”等活动,培养锻炼出一批优秀汉剧人才,一步步推进汉剧艺术向前进发。多年来,汉剧界同仁合力耕耘,使这朵“南国牡丹”重新吐露出迷人的芬芳。
撰文:刘润涛 刘招迎
罗文燕
(除署名外,图片均为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提供)
走入群众 “活鱼要在水中看”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周六的大埔县翰林剧场人声鼎沸。
面积不大的剧场、90后的细哥细妹、经典的客家古韵,观众席上不时传来叫好声,这里就是大埔民间的“维也纳音乐厅”。
2013年,大埔县推出“周六文艺晚会”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家住丽水湾的黎子华是广东汉剧的铁杆粉丝,每周末都会带着老伴过来观赏汉剧。黎子华告诉记者,这里的氛围很有过去汉剧辉煌时期的感觉。
灯光亮起,在离大埔县城30公里的光德镇上澄村,一幅充满客家风情的画卷缓缓展开:正气凛然的蓝继子,刁滑奸诈的许氏,形容枯槁的王氏……戏曲人物的你来我往,在虚实结合、自然流动的舞台时空中交替上演。
“这台戏很好看,我喜欢!”晚上7时,“锵锵锵”锣鼓声响起,戏剧准时开幕,上澄村69岁的村民廖国史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说。当晚,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送来了《蓝继子救嫂》等经典剧目,来自周边乡镇的2000多名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戏台,津津有味地观看。
舞台前,来自平原村的廖开顶哼着台上小曲。自小钟爱汉曲的他说:“小时候要想看演出,必须得走一个多小时到镇里的大舞台看。一年到头看不了多少场次。”
“活鱼要在水中看”。戏曲接到地气,才能做到“如鱼得水”。
近年来,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巡演100多场——这是过去一年中心的演出记录。“我们几年来陆续完成了"党在我心中"戏剧展演、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巩文""创卫"等专题文艺晚会。”该中心主任郑永华表示。
培养人才 南国牡丹吐新蕾
“你可知周瑜七岁兵书看,九岁年间破江南。一十三岁封都督,为丈夫理该把书读……”真假声互相结合,声音清脆,但并不柔媚。在大埔县翰林剧场,26岁的“小生”何添德正在排练汉剧《盘夫索夫》。如今,在汉剧展演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他英姿飒爽的身影。
说起何添德进入汉剧演员这一行,还颇具故事性。
“因为内向,18岁以前,父亲都不知道我的假声是怎样的,直到有一次,我看完演出,在房间学着郑永和团长唱了一首《贵妃醉酒》,我的子喉嗓第一次被父亲听见,他赶忙让我好好唱几句,听完竟然直夸我有天赋,迫不及待地鼓励我进入这一行。”何添德说,父亲的肯定加之从小家庭汉剧氛围的熏陶,他2012年正式加入了大埔县汉剧团。
何添德的父亲,便是当今汉剧界知名小生——“金嗓子”何国美。“我是在汉剧氛围中长大的,我拜父亲为师,做起了小生,如今,父亲依旧为我指导要领,严格要求,通过不断磨炼来提高我的水平。”何添德说,如今父亲的演出角色逐渐由他顶上,以传承衣钵。
在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跟何家父子一样,老一辈以师徒关系带动年轻一辈的例子不在少数,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授技艺,能够让新生力量逐步掌握汉剧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在被称为“广东汉剧重要传承地” 的大埔县,广东汉剧这一块绚丽夺目的文化瑰宝,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大埔县培育出以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范开圣等老一辈汉剧泰斗,可谓人才辈出,精英云集。
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埔广东汉剧曾经历一段低谷期,从剧迷到演艺队伍本身都出现了断层,存在演艺人才青黄不接、行当缺失严重等问题。“一个汉剧演员培养需要8至10年,从普通到优秀又需要8至10年,先天需要具备声、色、艺天赋,后天则需要勤学苦练,不断摸索角色情感、表现方式。”郑永华坦言人才培养之不易。
人才是汉剧发展的“源头活水”。大量培育汉剧艺术演唱人才、表演人才,尤其是培育青少年一代,是汉剧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唱腔、身段等各行当的培训班。
在大埔小学的戏曲戏剧室,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先恐后尝试扮相和动作,个子虽小却颇有“范儿”。这是2013年开始在学校开办的戏曲进校园培训班,已普及到大埔小学、张云栽实验小学、虎山中学、创意大地幼儿园等中小学及幼儿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各个校园培训的学生人数达到数千人。
除此之外,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还积极从梅州市艺术学校引进应届专业毕业生补充到单位中来,使演艺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现队伍平均年龄28周岁。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人才得到极大补充,老、中、青三代均有能独立承担剧目表演的演员。与此同时,缺失多年的行当也逐渐补充完整,甚至还打造出了能老生兼丑生、小生兼红净、花旦兼武旦、演员兼乐队、乐队兼演员、演员兼从事编剧、导演,乐队兼作曲及舞美设计等一专多能的演艺人才。
传承创新 细心耕耘春满园
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剧团纷纷恢复或成立,戏剧表演有过一段辉煌期,但在经济转型时期,人民的娱乐文化方式不仅只局限于戏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戏剧在中国遭遇了“低谷”。
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段示威曾担任《客家之子·田家炳》编剧、导演。2002年,20岁出头的她一口气在中央电视台连做三段“名段欣赏”——《窦娥冤》《打神告庙》《秦香莲》。段示威多年从艺生涯,见证着戏曲从辉煌走向低谷。
提及戏曲发展,段示威认为,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今天的人们也拥有了强大而便捷的信息交换途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网络、电视、电影、游戏等途径寻求快乐。年轻一代跟戏曲渐行渐远,引发了观众的普遍断层。
同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的汉剧,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难题。
段示威表示,汉剧要创新,不能盲目篡改表演形式,例如在平时的表演里,有的单位为了迎合年轻人,在剧本中加入过于夸张的台词、荒诞的情节。久而久之,不但吸引不了年轻观众,还流失了本质。
“当年轻一代成长到了一定时期,会开始回归到传统文化当中。过去,90后喜欢喝可乐,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90后喜欢上了茶文化。其实汉剧也是一样,到达了一定时期,自然会有年轻群体成为观众,因此我们不必一味地投其所好,强求年轻一代进入剧院。”段示威说。
段示威认为,一线演艺工作者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人民的诉求、关心人民的疾苦,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抚慰、精神的提升的戏剧。届时,当观众开始回归,一个个保留本质却又极具时代烙印的作品,将会成为最宝贵的文化宝藏。
郑永华介绍说,目前大埔汉剧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紧跟时代脚步创排现代戏剧;二是在唱腔中加入现代元素,搭配大型乐队;三是利用声光电营造完整的舞台氛围;四是采用暗灯快速转场,保证流畅性;五是加入舞美、客家山歌等元素,全面丰富汉剧效果。
声声鞭炮满堂彩。日前,大埔县报送的广东汉剧小戏《罗成叫关》经过精心编排成功入围中国滨州·博兴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荣获由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颁发的“受到观众好评”荣誉证书和中国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组委会授予的“优秀传统剧目”称号,代表着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国”字级荣誉从零到有的突破,更是大埔广东汉剧的一次跨越式进步,象征着大埔广东汉剧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庆期间,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更是赴北京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录制《客家之子·田家炳》《梅州愚公·张维山》,并于10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最真挚的礼物。
新闻推荐
陈立佳李梨英,广东潮安(现为湘桥区)磷溪人,生于1888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汕头市政协副主席。她1933年春加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