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妇幼 “奔跑”迎巨变 健康佑妇儿
2019年9月25日上午,初秋的梅州晴空万里。随着市委常委、副市长闫景军宣布开工,江南新城市妇女儿童医院迁建工地上骤然响起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宣告该院新院区正式动工,来自政府有关部门、施工单位及市妇女儿童医院职工代表约百余人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作为政府重点工程,该项目是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自1995年建院以来的24年里,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始终秉承着“仁心仁术,妇孺安康” 的宗旨,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方便、快捷、安全、 有效的医疗服务,乘风破浪,砥砺奋进,全力呵护梅州妇女儿童的健康,引领着梅州妇幼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妇幼人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断发展创新,快速“奔跑”,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壮举。
忆往昔
岁月见证时代变迁
1995年3月8日,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成立。建院之初,医院只开设门诊而无住院部。全院只有12名职工、十几个诊室,以及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简陋的医疗设备,条件十分艰苦。
1997年9月23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重视关心下,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了妇产科,实现了从单纯门诊向拥有住院部的转变。“万事开头难!刚成立妇产科时人手严重不足,没办法做到细致分工,一个医生除了坐诊和助产接生外,还要负责清理产房、清洗用品、消毒等工作也要兼顾,每天上班后就跟陀螺一样连轴转,往往是当天晚上加班到两三点,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当记者问及妇产科初建时的情况,时任妇产科主任的罗建梅一下就打开了话闸子。
梅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成立,标志着梅州妇幼保健市、县、镇“三级”网络正式建立,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推进起到管理、指导、培训的龙头带动作用。2015年与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合并,更名为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现有院本部、凤尾园、体检中心3个院区,业务用房1.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0张;现有职工524人,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93人;年门急诊人数约30余万人次,住院人数约1.2万人次,手术例数约3300余台,年分娩人数约3200余人,无痛分娩率超过50%。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妇幼专科特色突出,设有临床、医技科室25个和职能后勤科室14个,产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妇产科、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则是市级卫生重点专科。
新腾飞
不断填补省市空白
“作为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我们一直致力于呵护梅州市妇女儿童的健康。”市妇幼保健院原院长吴德永告诉记者。经过24年的发展,如今的医院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医院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市内、省内空白,有的工作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
针对梅州人口出生缺陷率居高不下的严重态势,市妇幼保健院主导建立了全市防控出生缺陷的婚检、孕检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道防线”,协助政府出台免费婚检、免费孕检和定额补助新生儿筛查政策,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实施以来,全市每年减少300个以上残疾家庭的发生,减少了家庭悲剧,减轻了社会负担,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由2009年的10/10万下降至2018年的7.69/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9年的5.4‰下降至2018年的3.54‰。
据遗传中心主任黄烁丹介绍,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防控工作上,医院还开创了地贫防控的“梅州模式”,除了建立方便有效的“滤纸干血斑地贫基因检测法”和“滤纸干血斑新生儿地贫筛查综合分析法”外,还自主研发了“互联网+地贫防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三联法”筛查体系,快速降低梅州市中重型地贫的发生,重型地贫发生率下降90%左右,防控成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出生缺陷防治处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全国11个地贫高发省份到梅州召开全国地贫防控项目启动会,将梅州地贫防控模式作为范例向全国推广。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内容。”现任院长邓小坚告诉记者。医院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与省优生优育协会、市妇联等单位合作,启动以妇幼安康为目的的项目活动,加强妇女“两癌”防控(宫颈癌和乳腺癌)工作,加大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力度。为女性推出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逾4万名婴儿在此诞生
经过24年的发展,如今的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已是集预防、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全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是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广东省地贫诊断中心梅州分中心、梅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中心、梅州市产前诊断中心。
新院区迁建项目是2017年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和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彰显了省、市党委政府对妇幼保健事业的重视和关心,是完善梅州市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和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梅州市建设“卫生强省”“卫生强市”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新院区一期选址位于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客都大道),建设总投资4.8亿元,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将按照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建设,设门诊综合楼、医技住院楼、附属楼各1栋,设床位600张,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中心供氧及6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等附属设施,预计于2022年6月完成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总服务人口约530万,将成为粤东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
邓小坚院长表示,未来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还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坚信,妇幼人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键局的领导下,为梅州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早日建成新院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坚持妇幼保健特色,强化妇幼保健公共职能,并以新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梅州市医疗保健水平,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管理中强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将医院打造成为粤东片区域性的妇幼保健中心。
梦想再启航,圆梦新福地。未来蓝图已徐徐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必将再创辉煌!
时代印记
22年后首位出生
宝宝返院“省亲”
9月24日,是女孩刘好22岁生日,裹着青春的热力,开心“回娘家”探亲。
今年22岁的刘好是梅州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妇产科以来接生的第一位婴儿。据刘母介绍,当时宝宝出现了脐带绕颈、产程过长的危险状况,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进行剖腹产。“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是在9月23日妇产科成立当天下午办理入院,第二天上午孩子就在医生的帮助下出生了。”刘母的语气中难掩激动。
她告诉记者:“时隔22年,一切记忆却恍如昨日。在待产室时,我的心情很复杂——既紧张又期待,既激动又担心,毕竟是新医院的第一例产妇,好在当时负责为我接生的罗建梅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在产前她为我做足了安慰工作,于是我就放下心来,随着宝宝第一声啼哭的到来,医生说你的女儿很可爱、很健康!母女平安,愉悦的心情悠然而生。”
在“省亲”现场,已是媒体从业者的刘好手捧鲜花,对医院和当年的医护人员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感恩市妇幼领导的人文关怀,感谢当年将我带到世上的全体医护人员!愿更多的宝宝在此平安降生,幸福成长!”
新闻推荐
图为梅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本报讯金秋9月,梅州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