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猪价不妨多些“供给侧”思维
■ 徐剑锋
今年以来,梅州市多部门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记者从市价格监测中心了解到,近期猪肉价格小幅波动逐渐趋于平稳,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以稳中窄幅波动为主。(见《梅州日报》9月28日5版)
小小“菜篮子”涉及千家万户的“饭桌子”,猪肉价格一反常态“淡季不淡”持续上涨,近来成了颇受关注的话题。梅州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进一步保障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这些措施值得总结提升并要持续发力。
猪肉价格“逆袭”受多种因素影响,最重要的还是供小于求。而保障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事关“三农”发展,事关群众“菜篮子”和钱袋子,有力的市场调节与有效的政府干预“一个都不能少”。当下而言,相关职能部门除了要优政策、保生产、保供应外,更应在生猪养殖信息发布、市场供需情况分析、流通成本降低等方面有效弥补市场缺陷,让肉价波动建立在良序的市场基础上,使老百姓能够拎稳“菜篮子”。
稳定生产才能保障供应。梅州市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还不高,农户散养依然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而且养殖、加工、运销等存在脱节现象。稳肉价,既要关注一时的价格波动,更应解决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加快健全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产业体系和流通供应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质量供给。
粮猪安天下。解决肉价周期涨跌问题,不妨多点“供给侧改革”思维。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入市场资本、整合散户养殖,通过入股合伙等方式向规模化发展,不仅可以稳定生猪的存栏量,而且也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农户利用市场利好时机,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养殖条件改善等步伐,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本质上推动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猪肉多样化、优质化的变革,让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梅州市首个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一站式便民处置交通事故纠纷
本报讯(记者张爱飞通讯员张冠华罗冯飞)昨日,由梅州市公安局与梅州保险行业协会共同承建的梅州市区交通事故综合服务中心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