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新貌 文化之乡擦亮招牌 足球之乡振翼腾飞
前言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来,梅州城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闻名全省的文化之乡和享誉全国的足球之乡,梅州的教育、体育事业在70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砥砺奋进、勇于开拓,取得了长足进步:普通中学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2.1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3.31万人,广大市民对于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体育方面,2018年,全市体育生产总值达13.49亿元;全市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排名全省第一;各种体育赛事接连不断,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梅州是闻名省内的 “文化之乡”,历来有崇文尚学重教的传统,英才辈出。仅辛亥革命以来,从这里就走出了340多名大学校长、540多名将军、35名两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努力,梅州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重在育才、紧跟时代、开拓创新的山区教育发展之路:全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动力和智力保障。
70年来,梅州教育走过了一条艰苦而又辉煌的道路,70年来,“科教兴市”战略有效实施,全市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元帅还先后于1953年、1971年、1980年回母校东山中学视察,勉励师生要“努力教学,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给了梅州市整个教育界极大鼓舞。
为顺应广东改革开放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实现梅州高等教育零突破。1980年10月创办嘉应教育学院,培养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为主。1982年嘉应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83年7月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先后开设党政干部基础专修科、电气工程、外贸英语等专业,以培养适应当地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986年梅州市创办嘉应大学。
1993年初,梅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苦战五年,打一场“普九”达标攻坚战。到1994年如期完成省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验收,文盲率下降到0.4%以下。1996年提前实现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2000年,全市建立起学前教育、普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与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种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可以满足各种层次的教育需求。
2002年底,梅州提出“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以“两园一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文教兴市,其中“两园”指的是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一基地”就是兴建一个集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东山综合教育基地,总投资4.5亿元。其中,东山教育基地于2006年9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新增优质学位10200个,使梅州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
而今的梅州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飞跃。漫步在梅江区林风眠小学校园内,美观的教学楼、花园般的校园环境中洋溢着学生们的快乐笑容。记者了解到,这座投资近亿元,融合林风眠艺术精神、客家元素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小学于去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提供约2000个新学位,有效缓解了梅城江南片区大班额问题;提供约1800个学位的梅县外国语富力城附属小学的建成启用、提供约4100个学位的五华县高级中学的建成启用等,都是梅州市不断将教育现代化推向基层、推向普及,不断提升全市教育平均水平的生动实践……
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535所,在校生773012人,专业教师52756人,教职工61714人。其中小学450所,初级中学167所,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63所,中职学校31所,幼儿园816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技工)学校5所;全市100%的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室建成多媒体交互教室,多媒体课堂教学覆盖率达90%以上……据统计,仅2015年梅州启动“争先”工作至今,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主要用于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一座座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不断擦亮着梅州“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
今年7月,随着五华县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验收,至此梅州市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 。目前,正力争在今年全市整体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审核验收。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让梅州“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名副其实。记者了解到,梅州高等教育在校学生由1978年的0.03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5万人,年均增长11.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2.1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3.31万人,年均增长3.5%;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0.02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73万人,年均增长7.4%。
从“足球之乡”到“足球特区”
梅州是享誉全国的“足球之乡”,自19世纪与这项运动“结缘”后,足球就成为了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城市符号。1873年德国、瑞士传教士在五华元坑开办中书馆(中学),首次将足球作为体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梅州也由此成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几代足球人打响“金字招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梅州市(当时是兴梅专区)政府高度重视足球的发展。增加足球场地、承办重大足球赛事、培养青少年足球开始成为现代梅州足球的发展重点,来自梅州的球员成为国家队的中坚力量。鉴于梅县足球队骄人战绩,国家体委于1954年批准梅县足球队可以直接参加全国性比赛。
20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提到广东有“三乡”,其中就有梅县“足球之乡”。此后《人民日报》《体育报》《南方日报》等重要报刊均称梅县为“足球之乡”。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10个开展足球重点县之一。
1979年,国务院确定梅州为全国重点开展足球运动的16个地区之一。
20世纪80年代,梅州涌现出了以曾雪麟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足球教练,磨炼出一批以王惠良、池明华、黄德保、杨宁、吴伟英、李小兰等为代表的国家队男、女足运动员。据2003年出版的《梅县体育志》记载,80年代梅县地区的足球人口占到全县人口20%,有各类足球队1630支,球员2.4万人,超过15万群众参与足球运动,从幼儿园的“宝宝杯”到老年人的“常青杯”的全年龄段赛事体系早在当时就已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影响,梅州足球开始出现足球人口减少、场地缺乏或老化等困局。对此,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足球战略,以政府为主导振兴梅州足球,2010年制定出台了《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昔日的“足球之乡”由此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足球为代表的梅州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2年,梅县客家足球俱乐部和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相继成立;梅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城市“梅州·足球之乡”……被广东省体育局誉为广东一面旗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全市足球场地数量达814块,平均每万人拥有场地数达1.85块,位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梅州市获得15个国家、省足球赛事冠军,包括1个职业足球赛冠军,2个群众足球赛冠军,12个青少年足球赛冠军。
全力创建“中国足球特区”
每个周末,从五华县奥体中心、梅县曾宪梓体育场内都会传来热烈响亮的欢呼声。拥有“一甲两超”的梅州,每个周末都成了球迷们的“节日”,职业球赛也成为无数球乡少年走上足球道路的“启蒙老师”。从空中俯瞰五华县奥体中心,“天使之翼”正在振翅腾飞;完成升级改造的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原“东较场”)里,各年龄段的孩子们三五成群,正在这块曾走出曾雪麟、池明华、黄德保等国脚的球场上,完成着球乡的“传承”……
进入新时代,梅州体育事业发展正在以创建“中国足球特区”为抓手,在足球之乡的辉煌画卷上谱写灿烂新篇章。2018年,梅州辉骏(现已更名为“梅州五华”)女足冲超成功,加之在中甲联赛中奋战多年的梅州客家、广东华南虎俱乐部,梅州由此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甲一超”职业球队的城市;今年9月,中国足协召开第十一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委会,其中,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爱军当选执委,成了35位执委中唯一一位地级市市长。
在创建足球特区方面,梅州市将探索制定并实施足球人才、产业、资金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把梅州足球打造成全国足球发展的先进典型,打造成中国南派足球技术高地、足球人才丰产田、制度创新试验田、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田的“一地三田”,推动足球运动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擦亮球乡品牌,同时通过推动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新兴产业发展,把体育产业建设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全国和广东足球发展贡献梅州力量。
小故事
“三杯晋京”
作为足球之乡往日辉煌的见证者,梅州知名足球评论员温威光跟记者介绍道,早在1983年,丙村小学足球队、梅州中学足球队和梅县(地区)足球队分别闯入全国校园足球锦标赛“萌芽杯”(小学组)、“幼苗杯”(中学组)和“希望杯”(高中组)三个组别的总决赛,并前往北京参赛,这在当时的全国足坛创造了“三杯晋京”的神话。虽然最终并未获得冠军,但一个地区有三支队伍分别打入国家级比赛三个组别决赛的“壮举”,放眼全国也绝无仅有。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更是以《梅县的启示》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肯定了梅州足球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由此巩固了梅州“足球之乡”的地位。
撰文:刘野赖锋
摄影:连志城 曾永颂
新闻推荐
图为该局工作人员进村指导群众用微信缴交医疗保险费。(李超芹摄)本报讯“往年都要抽空到银行去交家里人的医保费,现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