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 沃野平畴织锦绣 山乡巨变展新颜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金秋九月,诗人陶渊明笔下悠然闲适的美丽乡村画卷在上举镇徐徐展开;秋收冬藏,在石正镇安南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谢美英等22户贫困户家的石正苏区红薯迎来第三年丰收;傍晚时分,大柘镇清河村传出悦耳的吹拉弹唱、密匝的乒乓球声,村民爱上文体生活,处处呈现出一片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70年的风云变幻,70年的沧海桑田;70年的斗转星移,70年的乡村巨变。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远县持续聚焦“三农”问题,近年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重点突破,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实践,迈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坚定步伐,谱写出新时代“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宏伟新篇。
强党建激活力绘振兴蓝图
记者驱车离开县城,驶入蜿蜒山路,窗外满目苍翠,沿途青山绿水风景秀丽,40分钟后抵达上举镇八社村。这个有八个自然村的省定贫困村,曾经残破杂房遍处,环境卫生脏乱。现如今,村子却换了新颜,一栋栋颇具客家特色的农家洋楼依山而立,白墙靛瓦焕然一新,村口池塘碧水微澜,绿树繁花环绕村庄,村民劳作间谈笑风生,村庄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里变化这么大,新农村建设能推进这么快,主要是群众非常支持。”谢传颂说。去年来,八社村先后出现外出乡贤邱春仁捐资20万元为村庄捐建人工湿地,贫困户邱志奎带头拆除自家杂房捐地等壮举。至2018年10月,八社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外立面改造完成率均达100%,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令人惊叹。
新农村建设群情踊跃,群众内生动力激发,背后是平远县实施“头雁”工程打造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和“新乡贤”,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我们镇村干部每天驻扎村里跟村民宣传"三清三拆"政策,党员和有威望的乡贤组建党群理事会,通过"户长会"和"包片联户"制度,不断发动群众。”谢传颂说。
这两年,平远在全县12个镇,136个行政村新成立1111个党群理事会,建立“县级统领、部门联动、镇级实施、村村创建”的分级负责工作机制,有效引导广大群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河头镇铺开“垃圾兑换超市”,群众用烟头、瓶罐、废旧电池等生活垃圾兑换盐等生活用品,自治共享意识逐渐形成;长田镇石赖坑利用党群理事会广泛发动乡贤力量募资400余万元建设新农村;八尺镇老党员肖小建率先垂范拆除杂房,并主动游说周边近30户乡邻支持村道拓建……
砥砺奋进,众志成城。近年来,平远县还积极谋划乡村振兴蓝图,完成了《平远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在“20+10”先行示范村建成干净整洁村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基础,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积极发挥好“全面整洁、沿线美丽、村村出彩”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点、线、面相结合,以点带面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当前,以水乡风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河头镇“十里花海·梦里水乡”;以康养产业、人文石正为主题的 石正镇“烟雨南台·石泉石美”;以古香古韵、绿色农业为主题的东石镇“钟灵毓秀·田园农庄”;以酒乡古镇为主题的八尺镇 “酒茶果香·红色故乡”;以探寻红色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产品融合发展路径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差干镇 “五指相思·游客向往”……一处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如雨后春笋,成为“平远乡愁”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实践。
壮产业富农民建美丽乡村
仲夏,走进平远县脐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片脐橙树苗吐出新绿,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去年至今,平远县抓住脐橙、南药相继被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大力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步迈出广袤农村产业振兴的步伐。
在仁居镇历史家庭农场,果农李金平向记者展示了他新购入的架空固定式雾喷水肥一体化设备。“这些智能种植设备节省了劳动力,增强了效率,以前喷药要20多人喷2天,如今6个人半天即可。”他坦言,这些设备总价达200万元,造价昂贵,但依托产业园建设契机,政府提供近半费用补贴,惠及广大果农。
记者还了解到,紧抓脐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契机,平远通过种苗补贴、扶持农业设施建设等措施,今年扩大脐橙种植面积6000多亩,投产一套NFC鲜榨橙汁与灭菌灌装设备。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等经营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同小农户的联结机制,目前吸引11家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脐橙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入园,辐射带动9804户农民增收……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依托乡村“美景”,平远县还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实践,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与农业深度融合。
今年4月,2019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一站·梅州平远)暨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之旅走进八尺镇角坑村。村民肖明欣发现,红色游、乡村游热门起来。“大赛举办后,游客每月都来十几批,我的番薯干、萝卜干等土特产很受欢迎。侄子肖海承也在村子开起农家乐了。”而在泗水镇梅畲村,客天下梅畲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项目红红火火,今年春节引客3万人次,400多户村民变为员工、股东,累计增收超150万元。
大地律动是春声,乡村振兴正当时。在砥砺奋进中,平远县以一幅“村美产旺民笑”的美丽乡村画卷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看得见风景,摸得到幸福,载得动梦想,记得住乡愁”的诗意在这片红色热土徐徐染绘。
留乡愁美乡村 新农村有特色
泗水镇梅畲村是传统古村落,目前外立面改造进度过半。记者日前走进该村,但见改造后的民居白墙灰瓦、围龙结构依旧,田间绿荷盈塘,环路溪流叮咛,处处透露古朴自然之美;不远处,千年龙颈梯田复垦、古驿道修缮复原,引不少游客到此一览古村魅力。镇干部韩荣辉告诉记者:“我们因地制宜,统一采用百子瓦和白墙的外立面改造标准,并对河溪、主体完好的古屋及古驿道进行修复,一切尽可能保留梅畲村的特色。”
记者了解到,平远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留乡村特色。据平远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股股长刘基正说,平远目前共投入资金6572万元,完成客家特色民居外立面改造2530户、83.8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全村客家民居集群,如在上举镇上举村旧屋、旧楼改造率达99%,青山绿水间,古民居群美若山水泼墨图;在石正镇中东村、东石镇汶水村等地,祖屋老屋修缮一新,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村民活动中心……
今年来,平远县还紧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良机,依托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一园一路两村”(即一个红军纪念园,一条中央红色交通线,两个红色村),将红色基因注入乡村振兴历程,掀起一幕幕美丽乡村“红色蝶变”。
行走仁居镇仁居村巷陌,记者看到黛檐米墙的特色民居栉比鳞次,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跃然墙面,红军司令部旧址等一批革命遗迹修缮一新;每逢周末,新改造后的平远县红军纪念园人流熙攘,《红四军进平远》等历史吸引不少游人驻足阅览;八尺镇角坑村“八十八塅”等古驿道路段修复如旧,粤赣交界处的古茶亭修缮一新,红色教育展馆拔地而起……
角坑村村民肖明欣今年91岁,谈及70年村庄蝶变历程,老人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所有屋子都很破烂,我父母靠上山"捡茶漏"(在山上捡拾他人采摘后弃余的山茶籽)为生,穷困潦倒。改革开放以后,水泥路通了,自来水通了,我开始做生意。直到近几年,村庄许多房子都粉刷白了,村庄越来越漂亮,游客多了,返乡村民也多了,这里重新热闹起来……我还盼望着有生之年看到更好的变化哩。”肖明欣笑着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以乡村特色元素为依托,平远县185户“美丽庭院”的创建也全面铺开。通过出台奖励政策,平远连续三年每年投入200万元,以每户补助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标准,鼓励农户创建“美丽庭院”,以“小家”之美带动“大家”变美。
现如今,上举镇上举村打造出“甜蜜小院”“山里人家”等富有乡村特色的农家庭院;八尺镇角坑村村民改造“美丽庭院”开起红色主题的“农家乐”;在河头镇田心村,旧坛罐化身花盆,旧砖残瓦垒砌成菜园,树干树蔸变成板凳,犁耙镐头成为景观……拼凑出“美丽庭院”的乡愁美景。“这些微景观,是政府引导我们搜集清拆废料,集中再利用自主设计的。如今房前屋后这么靓,我们全家都回农村来度假。”村民张淼泉高兴地说。
至2019年底,平远县将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70%的行政村建成干净整洁村。
●本版撰文
朱双玲
林立康
朱维佳
●版式
余志刚
新闻推荐
第十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梅州·平远站 月 日开走 来曼佗,燃烧你的卡路里
吴坑里、罗坑里等自然村落生态环境优美。第九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平远站盛况:以“苏区橙乡·平步致远”为主题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