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丰顺县立足生态功能区发展定位,主动融湾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机遇开启新征程 担当新使命实现新跨越
丰顺县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茶农增收、茶企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中国传统古村落新楼村古香古色。胡金辉摄
美丽如画的鹿湖温泉度假村有力推动了丰顺县旅游业的发展。胡金辉摄
投资3.1亿元兴建的丰顺县实验中学校园美丽如画。胡金辉摄
宜居宜业宜游的丰顺县城干净整洁美丽。胡金辉摄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海珠(丰顺)产业园一角。胡金辉摄
丰顺县茶产业成为生态富民产业。谭楚湘摄
榕江北河绿水绕城,温泉之城活力四射。
秋分时节,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在丰顺县成功举行。硕果累累,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打开山门迎客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的丰顺县主动加快政策落地见效,以功能区建设引领新发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在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中推动丰顺改革开放再出发,用心用情推动丰顺老区红色土地绿色发展,融入大湾区建设。
今日,75万丰顺人民正朝着“美丽发展·财丰人顺”的目标凝聚合力,不断再出发,如同高铁建设一样,各项事业蓄力加速。“丰顺不仅山水秀美、资源独特,客潮交融的文化更是让这片热土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进入新时代,丰顺苏区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中国共产党丰顺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如是说。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实习生林燕燕通讯员胡金辉郑坤叶思琪
城乡气象新提质扩容绘蓝图
清晨的丰顺坚真公园,颇为热闹。潮州大锣鼓、广场舞、山歌对唱等具有客潮文化特色的节目陆续上演,赢得阵阵掌声。年近八旬的卢广甜,是其中一位表演者,也是丰顺县坚真老干部(老年)大学的校长。“每天都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让我们这群老人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1967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丰顺的卢广甜,是丰顺城乡建设的见证者。对于丰顺的城乡变化,他如数家珍。“在过去,哪有什么活动场所,连公园都没有几个,现在出门就是公园,整个城区就是一个大公园,住得舒心安心。”卢广甜说,现在的丰顺县如同一个花园城市。“我儿子叫我出广州居住,我都不愿意,就喜欢在丰顺生活。”
时代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丰顺县不断实现跨越,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的城乡新貌:城市提质扩容正当时,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丰顺县第一所大学嘉应学院紫琳学院建设有序推进;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推进县城提质扩容、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品味……
“丰顺县城乡变化太大了,要不是有导航,估计回家都会迷路。”近日,阔别家乡已久的刘女士带着家人回到了丰顺,看到家乡的发展后不禁感慨,边走边和家人讲述丰顺之变。
俯瞰丰顺,一批城建项目加快建设,御景花园周边市政道路、城区路灯亮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先后竣工;电声产品国际采购中心、进华路、实验中学周边市政道路等项目顺利推进;丰顺首个宜商宜住宜投资的酒店式公寓罗孚·御泉壹品火热销售中……
夜幕降临,网红“奔驰桥”和顺桥成为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临近的温泉酒店,来自广州、深圳的自驾游客陆续到达。“从广州过来的,不到四个小时,非常方便,感受一下丰顺的温泉。”刚办完入住手续的刘先生表示,从高速路口下来就感受到了丰顺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
近年来,围绕着“六城”同创,“外提颜值,内养气质”的建设方向,丰顺县着重规划一批城建项目,建设一批精品惠民项目,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变化,享受到城市的美好。与此同时,丰顺县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资源,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力求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同步推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村村通自来水等一批水利、供电、信息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埔寨镇横坑村的休闲广场上,数位老人正在闲聊家常。得益于乡村振兴,原本脏乱差的横坑村摇身一变,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我们在广州花都区的对口帮扶下,更加有信心建设好乡村,发展好乡村产业。”横坑村党支部书记何锦霞说,目前村里正在大力发展肉鸽养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城区美乡村也要美,丰顺县当前正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升覆盖所有自然村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力争今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丰顺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计划今年年底,全县村庄完成环境基础整治任务,70%以上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县61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16个省定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打造幸福丰顺。”丰顺县县长廖茂忠指着城乡建设规划图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丰顺县始终把“扩容”和“提质”两者统一起来,科学推进。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月开学之际,汤坑镇启智小学更名为丰顺县实验小学,以扩容带动教育优质化。丰顺县实验小学校长陈丽萍说,“之前我们学校的学位只有1300多个,现在达到2000个,是原来的1.5倍,师生和家长们不再为"大班额"苦恼。”
围绕“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好的资源给师生,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丰顺县补齐“县城挤,乡镇弱”的教育短板,举全县之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启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与梅州农业学校、嘉应学院校地结对合作,中小学校公办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序开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够切实感受到丰顺县对教育的投入,重视教育的发展。”丰顺中学校长徐文丰说,与之对应的是丰顺县教育成绩的不断提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擦亮长寿之乡品牌,丰顺县建设了一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助力“健康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与梅州市人民医院签订托管协议,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县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全县254间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值得一提的是,丰顺县16个镇创建“两基服务示范镇”全部通过市验收。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测评综合得分位列全省第二名。
创新动能足百亿产业再出发
9月16日7时06分,随着一列CRH1A型动车组驶出潮汕站开往梅州西站,梅汕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意味着梅州人的高铁梦即将实现,走在梅汕高铁前沿的丰顺积极发挥好“高铁效应”。
“路通财通,我们围绕着高铁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的交通建设,形成内外连通的交通网络。”丰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罗灿雄表示,目前,共完成交通投资9.85亿元,投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9%,国道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铁开通之际,丰顺将举行5亿元国际声谷总部大厦等10个项目的投产、动工、签约活动,高铁"经济效应"逐渐显现。”曾永祥表示,丰顺县始终坚持"产业兴县、项目为王、企业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发展和产业建设瓶颈问题,真正做到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全力推动丰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基础良好,营商环境优化,交通内外联通,成为众多企业落户丰顺的重要原因。“梅汕高铁开通,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个机遇,客户能够走进来,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走出去,也便于我们留住人才,对接大湾区项目。”广东华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立华说,企业正在根据丰顺县的区位优势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更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华灯初上,百台无人机缓缓升空,在空中摆出了“丰顺”“美好”等字样,点亮丰顺夜空。在汇威集团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汇威·兰溪谷之夜”中秋文艺晚会上,一首首赞歌唱出了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表达出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作为乡贤回乡投资创业的企业代表之一,广东汇威高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20亩,从2016年生产线试运行至今,年产值实现每年持续翻倍增长,去年年产值达10亿元。“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响应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做好产业对接。”公司运营总监丁选海说,依托丰顺的工业基础,尤其是电声行业,公司正着力打造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链。
“到目前为止,园区成功引进36个工业项目,已投产企业9家,在建企业10家。”丰顺县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陈春晓表示,依托广州海珠区对口帮扶丰顺的平台共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资源优势,丰顺县在广东丰顺经济开发区原有的产业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机遇再创业,依法履职谋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园区建设为重点,发展电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绿色饲料、自行车等高新技术产业。
数据显示,1-6月份,丰顺县63项重点项目正式完成投资32.0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42.05%。其中,35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75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0.1%;3项重点正式项目完成投资1.7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6.13%。
基固根深叶方茂。7月31日,梅州·丰顺国际声谷项目建设指挥部在丰顺县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规划占地约3平方公里,以五年为整体开发建设周期,分五期开发小镇,总投资规模为100亿元的梅州·丰顺国际声谷小镇不断传来利好消息。
“我们将依托丰顺电声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以立讯精密工业为大背景,全力以赴打造好梅州·丰顺国际声谷项目,以科技连接未来,为丰顺电声产业的全产业链构建提供支撑,带动电声行业向智能“质”造发展,把产品做到精致、极致,助力提升丰顺产业发展档次。”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说,公司将会形成立足梅州、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声动世界,引领国内电声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
2019年3月,丰顺县围绕“三个一批”工业实体经济项目,即签约落地一批项目、动工建设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重点推进29个大项目总投资102.3亿元。丰顺县依托创建电声科技小镇,大力培育电声电子、绿色饲料、康养旅游三大百亿产业,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200亿元的目标,打造“中国电声之都”和“国际声谷”。
当前的丰顺,正加大“放管服”力度,落实政务服务“马上办”,积极做好服务窗口和网上办理行政审批工作,全心全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69户。“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传统的电声行业正在升级,紧抓发展机遇,加大科研力量。”丰顺县电声行业商会会长谢文胜说。
发展合力强干群同心为家乡
“作为一个县,能拥有一所大学,我为家乡感到自豪。”“相信学校能够为丰顺培育出更多人才,推动丰顺的发展。”6月28日,嘉应学院紫琳学院举行奠基仪式,再次为丰顺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通过捐建大学,让家乡学子有更多更好的学习成长机会,既能培养人才,又能促进产业发展,以此更好地推动家乡全面小康、振兴发展。”在捐赠仪式,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向梅州市捐赠10亿元紫琳学院建设资金,项目计划今年底正式动工,力争2021年9月实现首批招生。
曾永祥表示,丰顺不但外出乡贤众多,而且爱国爱乡,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浓厚的家乡情结,特别热爱家乡,特别热心公益。丰顺县高度重视做好外出乡贤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乡情联络、引导服务和交流合作,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加深了情谊,凝聚了共识,促进了发展。
在丰顺乡贤朱孟依的支持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丰顺县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现代化实验区,计划通过三年努力,把丰顺建设成为粤东西北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资金支持上不封顶、一包到底!”全额捐资5.5亿元以上建设丰顺县坚真文体中心项目,这只不过是丰顺乡贤许应裘捐资家乡的一个缩影。“丰顺县委、县政府对我们外出的乡贤很关心,丰顺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我们没有理由不关心家乡发展。”许应裘说,希望自己成为抛砖引玉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梅州的发展,关注丰顺的发展。
2019年的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全县累计募集(含认捐)资金15.9亿元,占全市募集(含认捐)资金24.7亿元的64.4%,其中大部分来自乡贤捐赠。
外出乡贤来助力,本地干群聚合力。
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下,今年,丰顺按照分期分批开展县直机关党员“定期返乡、反哺家乡”工作的计划,丰顺全县综合筛选出61个村作为开展“定期返乡、反哺家乡”活动联系点。
“这些村都是经过筛选,综合方面比较落后的,我们就选派土生土长的干部下去反哺家乡,让他们带去新的发展理念,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丰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黎新辉介绍说,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干部组成相应的61个返乡工作队,原则上会安排到本县出生地所在村或所在镇的村,每村安排2人以上,领导带头联村,其中一名担任工作队队长。
丰顺县公路局局长徐名阁,是首批“定期返乡、反哺家乡”活动的一员。“其实还是很开心的,回到自己的家乡,感觉很熟悉。”徐名阁笑着说,现在回老家也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潭江镇胜溪村,返乡干部黄济荣回到家乡后积极出谋划策,协助修补村委门口道路、帮助编制修建党建宣传栏方案及预算,筹划该村引水工程和汤沙村文化活动中心修缮工程;在汤坑镇石联村,县司法局局长徐淑斌结合工作,普及“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成功调解了系列矛盾纠纷,在保障高铁征地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要让返乡干部成为群众身边的"四员",即是党建工作指导员、惠民政策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村振兴助力员。”丰顺县直机关工委书记谢悦练表示,这也是丰顺县扎实推进“我为乡村振兴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大罗村岳潭拆旧复垦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确定项目选址、首宗完成项目验收、首宗指标成功交易,既为大罗村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筹集近2000万元的资金,也为全省拆旧复垦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广东省乡村振兴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干群同心,把力量聚集起来,劲往一处使,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我觉得这就是丰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拥有70年党龄的丰顺县老革命战士联谊会会长冯团说。
生态底色好苏区振兴谋新篇
绿满丰顺,幸福丰顺。拥有绿水青山的丰顺,要如何守住底色,走在发展的前列,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的成功举办便是最好的注释。
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的丰顺县,全域到处都留下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文化印记,土地革命时期,八乡山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东江特委的机关所在地。按照梅州市委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丰顺县“自我加压”,立足梅州、面向潮汕,借力海西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绿色产品,承接优质项目。
“采茶不忘朱军长,当年带军过山洼;赠给井冈茶种子,井冈精神播万家。井冈山茶细播下,绿色茶苗遍山野;红军哥哥回来吧,敬您一杯马图茶……”一曲《敬您一杯马图茶》在马图村村民口中传唱,唤起马图红色革命记忆,也为“马图茶”增添了传奇色彩。作为此次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会场的分会场之一的马图村,更以“茶”庆丰收。
红色土地绿色崛起。2008年,马图村由村委会参股、村民自由入股,成立了龙头茶企“马山茶业”。公司成立后,整合了全村8000多亩茶园,在有机种植的基础上,打造现代化生产基地。“别人是耕山致富,我是致富耕山,就是希望做好家乡的山水文章,在青山绿水中种出金山银山。”广东龙岗马山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富强说,当前丰顺正大力建设茶叶产业园,是一个重要的绿色发展机遇。
高山云雾和富硒的自然环境,是丰顺县做优茶叶品质的有力基础。“丰顺县的茶叶种植基本都在高山云雾缭绕的地方,有利于茶叶的生长。”丰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永亮说,在丰顺茶产业优势产区的硒含量达到0.79-1mg/公斤土,高出国家中等富硒标准(0.4mg/公斤土)1倍多,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区重要的富硒茶叶产地。
2018年11月,丰顺县印发了《梅州市丰顺县茶叶产业园三年建设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了坚持生态安全、科技创新、龙头带动、多方参与的发展原则,把茶叶产业的发展基础打好打劳,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截至目前,丰顺县拥有高山优质茶叶面积10.8万亩,占全省茶叶面积八分之一,茶叶企业多达百家,形成以高山茶为特色,茶旅相融的茶叶产业链,让苏区振兴有了新的抓手。
今年以来,2019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第三站在梅州丰顺开赛、第二届梅州丰顺高山茶文化节斗茶大赛等一批重要赛事相继在丰顺举行,第七届中国·梅州丰顺“喜德盛杯”国际自行车邀请赛、首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梅州·留隍)国际峰会也正筹备中……温泉之城散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多元化的格局,是打造成高水平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承载平台,能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围绕“三进一出”,丰顺县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绿色生态要经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夜晚,留隍镇的温泉酒店门口,停放着不少粤A、粤B、粤D的外地车辆。丰富的温泉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厚重的人文历史,是丰顺县文旅、农旅、养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乘势而上,丰顺充分发挥“温泉、漂流、瀑布、登高”特色优势,丰顺加快韩山、八乡山、大宝山、马山、九龙嶂等景区景点建设,以留隍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推进梅江韩江(丰顺)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和生态旅游区建设,全面擦亮“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长寿之乡”旅游核心品牌,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力争用两年时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超过一千万人次,通过四至五年时间,旅游收入突破百亿。”曾永祥表示,丰顺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美体验场、最佳康养地、最美后花园”,走好走实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努力实现“美丽发展·财丰人顺”。
一线实践
丰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8月12日至1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梅州丰顺分会场)活动陆续在丰顺县的各乡镇开展。自去年7月以来,丰顺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先行先试,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出“一二三八”的“丰顺样式”,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一个理念”:打通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群众工作落地落实。
丰顺县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明确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于去年8月3日构建起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82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1+17+282”的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体。三级书记带头当好“第一宣讲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央最新决策部署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全方位覆盖,达到全域、全程、全员学习的目的,初步探索出加强老区苏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径、新方式。
激活“两大群体”:以党员和教师志愿者为先锋,推动文明实践实现群众全覆盖。
丰顺坚持把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建立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30支县直和镇(场)分队和N支特色志愿服务小队的“1+30+N”志愿服务体系,以“固定+流动、室内+户外、线上+线下、专业+特约、配菜+点菜、实践+惠民、服务+交心”“七个融合”为主要形式,将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纳入实践中心平台统一管理,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整合在基层、下沉在基层、互动在基层。同时,建立流动实践“大篷车”,用好省“七个一百”精品项目和市“文艺轻骑兵”等资源,推动省市县优质资源服务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实践阵地。
突出“三个导向”:内容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
在机制建设上,丰顺县突出内容、需求和效果“三个导向”,在实现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既“建好”,更“管好”“用活”,着力破解“运行难”“下沉难”问题。试点工作一年来,全县共开展350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吸引46多万人次参与,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彰显了“聚、兴、旺、育、助、乐”六字效果。
做精“八个特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丰顺“新八景”。
丰顺县结合本地历史底蕴、特色文化、先进人物和产业经济等特色,突出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圩日、金句小喇叭、文明承诺墙、志愿大茶园、便民暖心屋、百年新古围、文明工匠队、文鼎教授村等丰顺“新八景”,推动群众由“赏风景”向“赏文明”提升,做精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新平台。
奋斗者说
全国优秀教师张玉:
把握机遇在变革中成长
从教20年来始终扎根一线,她虚心耕耘,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把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逐步打造成了山区小学的一个亮点和品牌。在采访中,全国优秀教师张玉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必须要做的。
张玉说,自己身处的丰顺县这个城市,随处可见新事物、新机遇。国际友人来丰顺参加世界山地自行车赛,丰顺即将有第一所大学,高铁就要通到小山城了……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正是丰顺县在新时代的政策变革中,积极寻找机遇,促生全新的发展局面。丰顺,这座城市在发展、经济在变革,而教育也没有停止过变革与攀登的脚步。
张玉回忆说,2000年是她教育生涯的开始,也是她亲身经历的第一次教育变革。那一年,丰顺县首次实施教师上岗考试制度。她考上了,但却被分配到潭江镇。当时从汤坑出发途经丰良等乡镇,坐了足足三个多小时的中巴,还得坐上渡船才能到达学校。但在两年光阴中,她难忘许多扎根山区的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用平凡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安贫乐教。于是,她暗暗下定了决心,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的精神,做一名好老师,为丰顺的教育事业砥励前行。
当问到教育道路上有哪些难忘的事,她没有思考便回答了。张玉告诉记者,她教的第一届孩子在毕业那晚,集体梳妆齐整,戴上整洁的红领巾为她载歌载舞,然后在溶溶的月光下抱团痛哭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在教书的近二十年岁月中,孩子们带给她的感动不断,惊喜不断。
张玉第二次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变革,是在2003年。她在教育人生中第一次的公开课,撞上了“新课程”改革的浪尖。2005年调入汤坑镇,她开始在张武珍校长的带领下,在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积极向上的大环境里,不断地学习、总结,不断地实践、创新。
2015年,张玉迎来教育生涯的第三个变革。校长张武珍开始带领他们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在探索“如何在县城小学开展对接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上,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办法。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丰顺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智库的支援。将近两年的时间,经过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调查,他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一个“点亮心传播爱”办学理念体系;和一套适用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STAEM综合实践活动教程》。他们构建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国际视野的“STEAM”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和教材,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回顾来路,张玉表示,蓦然发现变革与机遇同在。能随时代的发展,适应教育教学的变革,寻求变革中的机遇,便会在转变与创新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新闻推荐
蕉岭县新铺镇黄坑村茶田丰顺县马图村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展茶叶产业,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