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县围绕“456”工作思路,挖掘世界长寿乡资源,抢抓融湾和振兴老区苏区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南方日报 2019-09-27 06:25

俯瞰大埔县城。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大埔西河镇黄堂村建立的荷花基地。刘招迎摄

柚农在自家柚园摘柚子,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2014年,梅大高速全线贯通,自此大埔有了高速公路,到梅州市区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内。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位于世界长寿乡大埔县洲瑞镇的广东瑞山森林康养基地。

大埔县中医医院。杨开城摄

大埔县三河镇旧寨村是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示范点。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1995年,大埔县百侯镇兴建了南山大桥,汽车终于可以跨过梅潭河驶入南山村。村口的路通了,此时回老家红光村民小组探亲的党员干部张维山仍很忧愁。从家里到村口仍受环山阻隔,村民吃尽苦头。两年时间,他以愚公之志带领村民打破翻山越岭通往外界的困境,解决了3000多人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原本形如孤岛的小山村重焕生机。

党群上下一心,演绎了大埔人70年的奋斗史。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改革开放激荡芳华。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山中山”大埔发展日新月异。

大埔是原中央苏区县,贫困面仍较大。如何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抢抓机遇实现换道超车?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埔已绘制了发展路线图和施工图。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围绕补齐“四个短板”,发展“五大产业”,聚焦“六项争先”,大埔结合“世界长寿乡”资源,全力打造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民生答卷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苏区脱贫不掉队

“前年村里通了路,柚子运输问题解决后,增加了销量。自来水也通到家门口,全家人搬进了新房子,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58岁的钟瑞昌笑着说,他是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的贫困户,去年在政府及广州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生活改善了,收入也增加了,成功脱掉了“贫困帽”。

在村里,钟瑞昌主动发挥脱贫示范户引领作用,引导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种植。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致富能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750元增长到2018年的20025元,他在用勤劳告诉其他村民,通过努力,生活必将越来越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埔绝不掉队。通过实施产业扶贫稳增收、实施就业扶贫上水平、落实“三保障”政策全覆盖、开展“回头看”巩固脱贫成效,至目前,大埔57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36户,贫困人口10886人。2016年至2018年,实现脱贫4714户10094人,贫困人口脱贫率92.8%。

“房间空间比较大,卫生环境也比较好,衣柜设备比较齐全,特别是厕所很干净,住得挺舒服,空气流通各个方面都好很多。”大埔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患者丘伯说。近年来,大埔县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积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持续改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2013年以来,连续七年有县内学校就读学生考取清华、北大、人大和浙大等名校。尊师重教、崇文兴学在大埔蔚然成风。在大埔著名乡贤和慈善家田家炳博士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外出乡贤和热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资助学造福桑梓。大埔现已成立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共筹集资金2.2亿多元。

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县人民医院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扎实推进,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县慢病院门诊楼工程和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楼建设已进入装修阶段;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成为全市首家县级二甲妇幼保健院;青溪镇等11个镇通过“卫生两基示范镇”验收。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70年风雨兼程,辉煌巨变。目前,大埔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05元增加到2018年的22002元,是1978年的107.32倍。2018年大埔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1.87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84.69亿元,是1986年的45.23倍。大埔县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1986年的43.45∶24.85∶31.7调整到2018年的24.8:26.9:4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成果显著,经济社会逐步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城乡富美

擦亮“客家香格里拉”名片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梅潭河两岸的霓虹灯,将大埔山城点缀得如同人间仙境。茶余饭后,市民三五成群,边散步边享受着身边美丽的夜景,有的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健身自娱自乐。“如今街道变宽变美了,路灯更靓更亮了,楼房更高更多了。”这是居住在大埔县城湖寮多年的群众最直观的感受。

大埔是群山环绕的小县城,翻开70年代大埔县城的老相片,映入眼帘的大部分是农田和滩涂,低矮的房子,街上鲜有车辆。随着环城大道、大埔大道、北环大道、过境公路的推进建设”,增加一个“北环大道,对老城区的市政道路、综合管线、自来水管网、绿化景观和灯光照明的提升改造,几十年时间,县城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的3.88平方公里拓展到7平方公里,人口增长到了10万人。

五虎山、双髻山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西湖公园、梅河公园、书法公园、长寿公园等建成,为市民增添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绿色户外空间,呈现出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大埔县城市扩容提质的动作不断,县城“九街一场”、环城大道等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其他街道改造提升正在推进;奥园广场城市综合体、城东三旧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颜值不断刷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美丽的变化,从县城延伸到广褒农村。“现在村里到处都有路灯,晚上很明亮,村民都会出来散步,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房子,农闲时村民们还会组织出去旅游。”今年75岁的杨佐君见证了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的巨大变化,这里原是省定贫困村,破旧的屋舍脏乱失修、狭窄的村道泥泞不堪、年轻人不愿回来是该村的真实写照,几年时间,黄堂村实现了从落后村向新农村示范村的蝶变。

一切得益于乡村振兴中西河镇启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产生的联动效应。

“为让示范村带动更多贫困村发展,西河镇提出以漳溪河为主轴,紧抓"绿道联村、文旅联村、产业联村"的发展模式,打造"一带三区十村"。”西河镇党委书记丘武秋说,以北塘乡村旅游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为依托,西河镇将北塘、东塘、大靖、黄堂、车龙、漳溪、东方、漳北、下黄砂、上黄砂10个村划分为乡村艺术部落片区、乡村人文旅游片区、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片区,串珠成链打造漳溪河绿色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带。

一河联十村,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一批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民宿产业项目不断引进,“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十村联动发展蓝图也将实现。“示范带动,共同发展,我们将全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新样板,推动西河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全省全列。”丘武秋说。

当前,大埔迎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叠加的机遇,该县把乡村振兴列为“六项争先”工作之一,亮点纷呈。

——创立了一套资金竞争机制。通过PK的方式选取10个村作为创建示范先行村、每个村奖励380万元,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培育了一批龙头。全县14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5.1万户群众奔康致富。

——创建了一批可推广模式。如西河北塘村“以艺活村”、黄堂村“以宿带村”模式等。

——激发了一批乡贤。如全国人大代表邓振龙先生捐资750万元助力“厕所革命”,捐资7000万元支持家乡桃源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陈衡礼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成立大埔县残疾人联合会发展基金会。

——打造了一批示范工程。如“十村绕漳河·五香飘十里”(即“稻香、果香、酒香、墨香、花香”)的西河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大麻镇“六村联动”建设美丽乡村、大麻镇小留村获得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等。

交通变迁

融入厦漳泉“2小时”、珠三角“4小时”经济生活圈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70年披荆斩棘,群众感受最深切的当属大埔县出行的变化。

“30多年前,大埔到梅州的公路很难走,弯弯曲曲,客车要走5个多小时才能到,从大埔到广州、深圳更是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车。”30年前在车队做过司机的张司机说。1990年后,“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大埔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发展山区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主攻项目之一。

1998年,梅坎铁路广东段开工,两年后梅坎铁路全线铺通,打破大埔县无铁路的历史;至2000年底,县城到20个乡镇的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2014年12月,梅大高速全线贯通,自此大埔有了高速公路,到梅州市区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内,到广州、深圳时间也缩短到六个小时内,大埔人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

交通基础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近年来,大埔围绕“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的总体思路,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加快融入厦漳泉“两小时”、珠三角“四小时”的经济生活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改变大埔的交通区位劣势。

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确保2020年建成通车,争取大丰华高速公路大埔至丰顺段早日动工,争取平蕉大高速公路等项目列入规划并动工建设,打通更多的出省出海通道;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推进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梅坎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规划建设,积极谋划梅漳高铁项目,让大埔人民早日实现“高铁梦”;县内路网建设方面,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放射状交通路网,全力抓好东向湖寮至枫朗、南向湖寮至高陂、西向三河至大麻、北向湖寮至茶阳等四大出口公路建设;推进大麻至高陂、高陂至丰顺等干线公路提档升级。

同时,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这盘大棋,大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和社会活力,补齐发展环境短板,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动对接服务湾区“大市场”。

主动融入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大平台”,加紧建设县城工业小区和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二期工程,主动承接湾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协同项目;做精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好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致力打造湾区“大农场”;做实大健康产业,打响“世界长寿乡”品牌,加快建设中医健康养生产业园、大埔长寿食品产业园、蜜柚康养小镇、万川健康宜居等项目,致力打造湾区“最佳康养地”;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龙头景区和精品路线,加快建设三河坝干部学院和高陂青花瓷小镇、三河红色小城镇、百侯历史文化小城镇,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游、红色经典游和生态休闲游、乡村休闲体验游、农业观光体验游等,致力打造湾区“最佳体验场”。

长寿产业

从“游、养、娱”上下功夫发展长寿经济

丽日蓝天下的瑞山,群山连绵满眼翠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夹杂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这是位于世界长寿乡大埔县洲瑞镇的广东瑞山森林康养基地,今年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

监测显示,瑞山景区几乎每天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都在2.7万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此外,瑞山景区内不仅有原始山林,还有很多溪谷甚至是瀑布,并已勘测出温泉、富硒水等稀缺性自然资源。

好山好水给予了大埔人养生健体的良好生态环境。据2018年底统计,大埔县人均寿命达79.55岁,高出全国4.72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都涌现了众多耄耋高龄的长寿老人,四代乃至五代同堂的幸福家庭屡见不鲜。长寿之乡名副其实。

今年6月,大埔县被认定为“世界长寿乡”称号,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八个“世界长寿乡”。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世界长寿乡调查团团长、科学认证委员会主席、医学博士森下敬一认为,大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型长寿乡。要利用好当地的绿水青山、富硒土壤和纯天然绿色食材,发展独特的长寿产业,真正让绿水青山造福大埔人民。

以被认定为“世界长寿乡”为契机,大埔正加快谋划发展长寿经济。针对蜜柚、茶叶、金针菜、农家大米、花生、腐竹、大埔娘酒、豆腐干、蜂蜜、矿泉水等大埔十大长寿食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的现状,大埔正在高标准编制一个全县老龄事业和长寿产业的发展规划。

为扎实推动大埔世界长寿乡事业发展,今年8月,大埔县就长寿乡事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营销推广战略策划等相关事宜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商讨,并策划启动《大埔世界长寿乡事业融合旅游业发展(2019-2021年)营销推广战略策划》编制工作。

“大埔县作为世界第八个长寿之乡,必须要高起点、高定位,打造一个核心品牌,目标要将大埔打造成联合国世界长寿组织和旅游组织的县级示范作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在交流中认为,实现目标要做好三个“支撑”。一是长寿产品的支撑,要将大埔矿泉水、食材、食法、食俗、食器等与长寿有关联的全部融合包装起来对外宣传;二是长寿产业的支撑,要将大埔“衣、食、住、行、用、医”六大要素与长寿旅游产业发展联系起来,重点在“游、养、娱”上下功夫;三是高新科技的支撑,着重在引进“特色医疗”上做文章,合作引进特色医疗公司。

一线实践

当好“火车头”

凝聚苏区振兴强大动力

“记得村里第一次开党员大会,参会人员或跷腿、或闲聊,整体精神面貌较差。”三河镇旧寨村第一书记、市委组织部驻村干部汪东东坦言,经过几年努力,我们做到党员带头做好政策宣传、带头示范优秀家风、带头为民服务办事等“六个带头”,32名党员认领了岗位,亮出党员身份、践行党员职责。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旧寨村是“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建设点,也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紧紧依靠“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等重要红色资源,打造“三四三”强党建、兴产业、富农民的基层党建示范点,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美民富之路。

为了给新农村建设腾出空间,旧寨村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主动拆除自家的闲置鸡舍,带动了更多村民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同时,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旧寨村党总支部下设灵芝产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党员示范带领作用,通过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党员带头发展种植,一年时间实现产值50多万元,带动了89名村民就业,入股村民年底还有500元分红。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基层党组织遍布于社会各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为大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大埔县把省、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头号工程”,印制《大埔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规范化指引参考》,按照要求,突出“党味”,规范设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此同时,组织开展“6+X”主题党日活动,完成包括瞻仰一次旧址、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重读一段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加一场宣讲报告会等六项规定动作和若干自选动作。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近300次教育活动,受教育党员达20000多人次。

组织力提升,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基层党组织当好“火车头”,必将成为大埔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生态引领

厚植绿色优势点绿成金成现实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四季时光轮转,带不走大埔的绿意盎然。

“大埔县内江河交错、溪流纵横,故古时曾以"万川"作县名。”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光明说,因大埔地处亚热带靠近温带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近8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Ⅰ级标准,城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境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丰富。

大埔拥有广东大埔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素有“绿色明珠”之称。还有蜜柚飘香的双髻山森林公园和古木参天的阴那山森林公园,处处都是闻名遐迩的生态自然景观。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埔县曾先后两次入选中国最美丽县,获得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

2016年,大埔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至目前,大埔拥有林地面积297.6万亩,占全县辖区面积的81.2%;森林公园33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自然保护区5个。

绿色,是大埔最亮丽的颜色,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大埔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大埔的重大责任,也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广东省森林小镇大埔县青溪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当地的“绿色宝藏”。在这片肥沃土地上,该镇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打造品牌效益,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打造了“斯红羊肉、青溪飞鸡、青溪蜜柚、虎市蜂蜜、青溪家米、优质烤烟”六大特色农业品牌。

一颗柚子能让村民年均增收逾5万元,一枚小巧的“飞机蛋”卖到珠三角供不应求……这些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为青溪镇森林小镇建设筑牢了“地基”,有效推动了当地绿色经济落地开花。在青溪镇,这种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林荫优势和林下空间发展的森林衍生产业,为青溪实业富镇打开了一扇窗口,“点绿成金”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生态立县”始终被放在大埔县发展思路中的首位,该县不断厚植绿色优势,毫不动摇地做到环境先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研究谋划发挥区域功能和发展生态富民强县产业上,按照“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的工作要求,把大埔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县。

时光印记

大埔县黄堂村:从贫困村蝶变成为旅游景区

“感觉现在农村也渐渐赶上城市的步伐了,村里四处像花园一样,来看过的朋友都很羡慕我的生活。”返乡就业的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村民丘会会说。

每年七八月份,是大埔县西河镇黄堂村荷花飘香的季节,连片70亩的莲子种植基地上,总能吸引不少自驾游客前来,从荷花丛中走过,还有集休闲娱乐、人文活动、自然观光于一体的张弼士故居旅游景区,让人流连忘返。

几十年来,借“乡村振兴”东风,黄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省定贫困村到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的重点行政村之一,如今的黄堂村,拥有莲子种植基地和依托张弼士故居打造的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发展。

今年76岁的村民杨佐君见证了黄堂村的巨大变化。“以前村里没有产业,家家户户的青壮年都得外出打工,村道是泥土小路,摩托车都走不了。”老人记忆中的穷困村落,如今变成了一栋栋新房和一条条水泥路,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房子,农闲时村民们还会组织出去旅游。

自2016年启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项目以来,大埔县西河镇以漳溪河为主轴线,科学串联整合北塘、东塘、黄堂、漳溪、东方5个主体村的资源、产业、设施,主要突出黄堂村,让“农业+旅游”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双引擎”。

“茅舍被整合成农家乐,泥泞耕地被"一田两用",种着百亩荷花景观的同时,还建设为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的莲子产业基地,赏景、农产一举两得。”杨佐君说。

“因为村里生态环境好,又有张弼士故居这个文化名片,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有前景。”梅州市龙发生态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其粧说,2015年该企业便入驻黄堂村,承包了张弼士故居旅游景区,近年来又不断完善了景区附近民宿、农家乐等配套设施,现在景区每年游客达10万人次。

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王其粧集约了黄堂村约70亩田地,打造了荷花观光、莲子采摘产业,村里发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成立了大埔县黄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该产业基地的种植管理。

“一年时间,黄堂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销售莲子收入20万元,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年底有分红和土地租金收入。”黄堂村村支书张武曾说,目前该合作社共计带动村里贫困户25户97人稳定增收,每户贫困户年均可增收7000多元。

乡村的蝶变,让村里外出务工的有志青年马上看到创业先机。2017年,29岁的张玄亮回到家乡黄堂村开起了农家乐,成为新农村建设后回乡的第一批人。

“现在家乡环境变化很大,发展旅游后游客越来越多,开农家乐有盼头。”张玄亮说。一年时间,农家乐就已回本,生意越做越好。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黄堂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游客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近20名离开家乡的村民返乡发展。

新闻推荐

帽山耸翠 曲水流芳

千年古檀散发着古朴的幽香,树枝叶摇曳着潺潺溪流,摇曳着一座小桥,小桥栏杆中间写着“和生桥”三个大字。在村中心和四处山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