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再压实 “创文”再升温 梅县区对“创文”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举全区之力打好翻身仗

南方日报 2019-09-23 06:39

交警对交通违法人员进行劝导。李广锋摄

社区内破旧的墙面披上“绿装”,摇身一变成了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文化墙;交通违法者变身交通协管员,通过亲身参与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针对“牛皮癣”顽疾,500块便民广告栏被安装到城区居民区域内,从源头上整治乱贴乱画现象……

从镇街到社区,从街头到巷尾,从公共区域到每家每户,自梅县区“创文”工作启动以来,其所取得的成效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群众的日常生活。

作为梅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继4月28日梅州市“创文”誓师大会后,梅县区多次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议,总结“创文”成效和不足。9月4日,2019年梅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迅速传达落实省、市文明委全体会议精神,对梅县区“创文”工作进行再升温、再部署、再推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竞争强。距“创文”迎检只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梅县区“创文”工作持续爬坡上坎,全力冲刺。

●何苑妮刘洪桥陈金叶李美桂

亮点纷呈

以奖补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助力“创文”

走进程江镇车上村,一块写着“柰下叶屋”的崭新标示牌竖立在路边,顺着指示方向来到该村叶氏祖屋门前,只见四周外墙粉刷一新,“创文”元素点缀其间。祖屋门前刚改造完成的停车场上,车辆停放得整整齐齐。

在车上村,像这样的祖屋共有大大小小15个,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墙面斑驳,与城市发展的新貌格格不入。

“祖屋不可能拆掉,只能对它进行提升,让它跟上时代的步伐。”车上村柰下村民小组组长叶志昌告诉笔者,“创文”工作启动之后,镇党委、政府对村里的祖屋进行了环境卫生、墙面、基础设施的多方面提升改造,让这一承载着客家人乡愁的建筑得以继续保留在城市中。

在此基础上,利用闲置土地改造而成的停车场,也让村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这里属于城中村,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一直很影响大家出行,放得乱糟糟的也不好看。“叶志昌说,自从规划了停车场之后,不仅停车问题解决了,村里还将闲置的停车位出租,所得租金用于村民小组的日常开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群众得实惠后,内生动力被激发,对后续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程江镇党委副书记谢英强告诉笔者,以车上村祖屋翻修改造为例,镇党委、政府统一给各个祖屋所在的村民小组发放了五千元的“创文”资金,在改造过程中,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便被激发了出来,就会自发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参与“创文”。

同时,为全面推进“创文”工作,提高“创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程江镇特别制订了《程江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各村(居)委“创文”项目资金自筹资金实行三分之一奖补措施,从而发挥“创文”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更多社会资金。

《办法》的制定使得程江镇各村掀起了一波“创文”小高潮,收效明显。

以车上村为例,该村通过向乡贤、群众募资等多种渠道,共计筹得350万元社会资金,用于全村基础设施提升和完善。目前,该村已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全村祖屋祠堂翻修改造、农贸市场升级、村道铺设沥青工程等。接下来,该村还将对全村臭水沟和路灯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助力“创文”工作开展。

力补短板

根治顽疾全面整治城市环境

开展“创文”整治,要敢于碰硬。零容忍、铁腕整治不文明行为,是一直以来梅县区开展“创文”工作的一大原则。

过去,“老梅城”大都对梅县区程江社区的伯公下李屋市场印象深刻。十几年来,市场周边人山人海,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场面不亚于农村圩日。因商贩和居民长期将残余的菜渣、肉渣倾倒进社区内的池塘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散发出阵阵恶臭,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为根治这一“顽疾”,今年6月起,梅县区委办统筹牵头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交警大队、区应急大队、新城办6个单位,成立130人的整治领导小组,对伯公下李屋的乱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重点解决该路段及周边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自来水改造、沥青路面铺设,安装健身器材和规划公共停车线等工作,优化提升周边环境。

通过整改提升,如今,步入伯公下李屋可以看到店铺经营秩序井然,路面平整干净,电线网络整洁有序。昔日所谓的“垃圾市场”完成了华丽“变身”。

而针对另一样城市“顽疾”——“牛皮癣”,梅县区更是创新“创文”举措,频频出招,切实消除城市之“痒”。

在程江镇桃源小镇小区内,一块便民广告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广告栏上详细划分了开锁、疏通、快递、家政等多个区域,下面张贴着不同的小广告。“自从小区里装上了这个便民广告栏后,楼道里、公共场所的墙上都没什么小广告了,大家需要找这些广告的时候来这里一查看就知道了,非常方便。”居民王阿姨说道。

“"牛皮癣"要堵更要疏,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制作了500块"便民广告栏",并把它们安装到各村(居)委居民区的显眼位置,从源头上整治乱贴乱画现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程江镇党委委员张爱民说道。

肯定成效,正视问题。针对“创文”过程中发现的短板,今年以来,梅县区委、区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资金,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四网”整合试点工作、市场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城区室外公共厕所完善、无物业管理小区建设完善、城区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切实改善城市面貌,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

新招频出

将“创文”理念渗透到各个执法领域

在梅州大桥路口,一位着急送货的快递员杨某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便骑着摩托车上路了。正在路口执勤的民警见状,赶紧将其拦下,在对其进行教育的同时,要求他挥动小红旗,充当交通协管员,协助查处交通违法者。

交通违法者“变身”交通协管员,这是“创文”期间,梅县区警方为查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想出的一道新招。

“对于不戴头盔的摩托车驾驶员,除了按例进行劝导外,我们还专门给他一面印着"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字样的小红旗,要求他们站在路口查处交通违法人员,只有抓到下一名交通违法者,转交红旗才可以离去。”梅县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余军向笔者介绍。

与过去劝导、纠正、口头警告等处理方式不同,让交通违法人员参与到交通执法过程中来,更能亲身体会到执法民警的辛劳,达到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目的。

“此次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不佩戴安全头盔、行人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采取这种方式并不是为了罚款,更希望通过亲身参与,提升交通违法者的安全意识,带动更多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环境。”余军说。

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更有温度。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敞开大门,让梅县区群众成为"创文"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梅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雄安表示,接下来,梅县区将继续按照前期“创文”工作部署,对标创建、查漏补缺,强化督查问责、责任落实,发挥优势,打造亮点,争取实现日日有变化、周周有成绩,为梅州市打好打赢创文翻身仗贡献“梅县力量”。

新闻推荐

终身报效祖国 倾情反哺家乡

2018年12月29日,庆祝曾宪梓博士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大会在梅县宪梓中学举行。(首席记者高讯摄)曾宪梓博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