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自杀 做好应激处置
今年第1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自杀,共同行动”。上期本报健康周刊科普“揭秘诱发自杀的常见原因”,本期我们科普“如何早期识别自杀及做好应激处置”。
警惕自杀前的“蛛丝马迹”
1、情绪低落或极度悲伤;2、感觉万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无目的,对任何事情无兴趣;3、格外关注死亡或者暴力等话题,经常“想一死了之”;4、寻求服毒、刀枪或者其它方式自杀;5、情绪剧烈波动,喜怒极度无常;6、饮食睡眠习惯改变,外表、行为及性格反常;7、出现危险或自毁行为,如疯狂驾驶、吸毒等;8、突然少言寡语,很平静;9、生活遭遇危机或挫折,包括学校、工作、人际关系问题、失业、离婚、亲人过世、经济困难、绝症诊断等;10、整理物品,包括把所有东西送出或扔掉,对家人朋友进行诀别访问,写遗嘱或绝笔信等。
遇到他人自杀,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有人威胁要自杀,千万别大意,定要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措施:1、不要让当事人单独一个人呆着;2、不让其接触刀、药等“自杀之物”;3、寻求医院及其它专门机构的帮助;4、等待帮助时,定要对当事人“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5、对当事人问话,以了解其自杀方式以及是否真的是“有计划自杀”;6、如果当事人一旦实施自杀,应当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可能实施现场急救。
当你发现有人透露出了自己的自杀念头时,一定要认真考虑他(她)的话,这很有可能是其发出的求救信号,并随时有可能付诸于行动。此时不要冷漠,应使用正确的接触方式和更好的情感表达,聆听其痛苦,让其感受到有支持的力量会来帮助他(她)。如果是重度抑郁症、精神病、心理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自杀,自杀行为制止后应尽快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多一份关心可能就会挽救回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
(王海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
新闻推荐
梅城许多小学校门口家长志愿者主动充当“校园卫士” 暖心荧光绿 守护放学路
龙坪小学家长志愿者护送学生过马路。(张爱飞摄)作新小学家长志愿者斑马线前护送学生过马路。(张爱飞摄)每当上下午放学时段...